挺過5年又有望備案的網貸平臺,盤點出來幾個?

備案這件事,懸在出借人和平臺心裡兩年,風聲變了幾輪,但是大家繃著的那根弦,始終不敢松。原本行業的預期,是到明年年終的時候,監管會做備案相關的工作。但是最近聽到的消息,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備案相關的工作就會開始。

雖然懸而未決了很久,但是可以看到,監管的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首先網貸在金融體系裡一定會有一席之地,作為服務小微個體的補充。其次按照金融機構的要求,作類牌照制管理。

最近網傳的備案條件,明確要求網貸平臺的資本實力風險保障金等要求,比如實繳資本要在5億元以上。這樣一篩選,能過關的平臺少之又少。要麼增資,要麼退出,或許就是平臺要面臨的選擇。

雖然這些消息還沒官方化,也可能引發新的清退潮。但對出借人來說,是好事。如果按照現在流出的所有備案的條件來框,哪些平臺大概率會出局,已經越來越明朗。比如,完成自律檢查一系列動作的平臺,只有幾百家。同時具備ICP證、銀行存管以及等保三級認證的平臺,截至今年2月底,大約67家。而實繳5億以上的平臺,我們之前統計過,只有17家左右。你會發現,真正能數出來符合各項要求的平臺,顯然不那麼多了。對網貸這個行業來講,備案不是終點,但備案絕對是個極其嚴苛的分水嶺。

所以一個建議就是,投平臺的時候,網子一定要收窄。對著已經出來的要求,仔細篩。要篩哪些方面呢?拿一個合規做得比較全面的平臺愛錢進來對照看。

挺過5年又有望備案的網貸平臺,盤點出來幾個?


先看一些基本動作上,愛錢進從2017年開始,上線了存管銀行。2018年9月份,存管銀行華夏銀行進入到白名單當中。另外也拿到了ICP證、等保三級。這幾條要求是已經明確了很久的備案資質,但實際上能全部達標的平臺並不多。

再看資本實力,愛錢進在很早的時候,就做了增資5億的動作。除此以外,早期就完成了一系列官方監管平臺的對接,包括逃廢債以及名單共享數據機構的對接,也進入到北互金的觀察員名單。

另外,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是自律檢查,愛錢進也提交了包括中互金、地方的自律檢查報告。

這些條條框框,其實打磨的就是一家平臺在合規大趨勢下的硬實力。從數據上看,愛錢進從2014年5月6日上線,到現在為止已經5年了。根據平臺公佈的信息,截至2018年,累計服務了1600萬用戶。撮合了1800億成交金額,帶來超過65億的收益。

在愛錢進剛開的5週年媒體溝通會上,愛錢進總裁楊帆就明確表示,愛錢進對沖擊備案“很有信心”,因為已經嚴格按照監管要求,把合規做到了位。

對於行業前景,楊帆的判斷是,備案勢在必行,但能通過的平臺比此前所有的推斷都更少,或許只有幾十家。這幾十家平臺,可能有10家左右相對較大的綜合型平臺。與此同時,在不同的地區、領域、資產類別,會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平臺,比如說醫美、教育、旅遊領域等。

楊帆堅信,愛錢進會是其中一家。而完成了備案的相關工作,塵埃落地以後,合規平臺最大的挑戰是怎麼去發展,怎麼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去佔領或者獲得更大的市場格局。

實際上,從網傳的備案試點的方案來看,最開始的試點機構也是要具有代表性的,註冊資本金較高的、存量規模較大的平臺、合規檢查過關的網貸平臺,才有機會優先備案。愛錢進目前釋放的信號非常積極,在一些已經明確的硬指標上已經基本達標,也在發力優化用戶體驗、產品結構等一系列軟實力。不過,正如楊帆所說,平臺怎麼發展、怎麼順暢運營,可能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像愛錢進這樣運營5年、規模較大、合規到位的平臺,應該算是首批備案的種子選手了。至於是否能順利通過備案?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