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尾箱故事|行李箱裝回幾十斤家鄉特產 再大也裝不完家人的愛

后尾箱故事|行李箱装回几十斤家乡特产 再大也装不完家人的爱

阿杰回莞的行囊裡有媽媽準備的沉甸甸的家鄉特產 記者 覃志傑 攝

返莞上班啦。離家時,你的行李箱被塞了什麼?記者準備返莞的那天,父母一大早便給我備好了早餐,重頭戲是大包小包的家鄉特產,有砂糖桔、甘蔗、糯米餅、花生油等,加起來有好幾十斤重。“都帶上,又不用你出力氣,放在車上就好了。”我一說出門攜帶不便,即被媽媽一口回絕了。

時間過得太快,感覺還沒好好陪伴父母,假期就結束了。這次和父母、親友離別後,下一次團聚,說不定就是來年的春節了。看著眼前父母準備的沉甸甸的家鄉特產,不禁眼眶泛紅。

媽媽一大早起來做早餐

“嗒嗒嗒……”2月11日是我離家回莞的日子,一大早廚房就傳來聲音,一聽這清脆響亮的“廚房晨曲”,便知是媽媽在為我們一家人準備早餐了。我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起床,走進廚房一看,媽媽正在製作自己唸叨過的家鄉特色菜——“釀豆腐”,其實我也只是隨口說說想而已。當天恰逢冷空氣到來,清晨氣溫只有7℃,沒想到一大早媽媽就跑出去買了水豆腐做這個菜,想想也是夠折騰的。

煎釀豆腐是個細活,需要慢慢操作,只見媽媽把鍋洗淨燒紅,放入適量花生油,用鍋鏟把釀豆腐輕輕排列入油鍋中,用細火慢慢煎煮,煎好一面,又要反過來煎另一面,直到兩面豆腐皮變金黃。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媽媽以前也一直告誡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性,就猶如這煎豆腐一般。

天氣寒冷,在廚房裡忙活的媽媽,手指凍得通紅。想想每逢天氣變冷便不願早起的自己,感到相當慚愧,便想讓媽媽多去休息會,自己來做早餐。不料,媽媽連聲拒絕,吐槽我的廚藝,“天冷,你就別動手了。你那廚藝還不及格,趕緊去檢查自己的行李,別落下東西了。”

在媽媽的精心烹飪下,不一會兒,一頓豐富的早餐就出來了,除了我心心念的釀豆腐外,還有自己愛吃的糖醋排骨。對自己飲食喜好最瞭解的人,莫過於父母了。

家鄉特產臨行密密裝

后尾箱故事|行李箱装回几十斤家乡特产 再大也装不完家人的爱

箱子裡裝滿了砂糖桔、糯米餅等家鄉特產

甘蔗、砂糖桔、花生油……加上這些特產,全部行李足足有好幾十斤重。家鄉有著“砂糖桔之鄉”的美譽,砂糖桔是我們當地的特產。我們自家沒有種植,父母早早就託了鄰居給留好十多斤“靚果”讓我帶走,說“無公害,無汙染,味道一定正。”

后尾箱故事|行李箱装回几十斤家乡特产 再大也装不完家人的爱

家鄉的砂糖桔

“自己家鄉的花生油比外面的香多了,我也在外面闖蕩過,外面超市買的油哪有家鄉的好吃,沒什麼味道”

“這些甘蔗,是你四嬸送過來的,甜得很呢。已切好成一段段的了,到時放在車上就好了”

……

我本打算輕裝上陣,剛吃飽早餐,發現父母早已為自己備好了返程的大包裹,看著父母把一件件物品慢慢搬出來,實在不忍心拒絕。連我隨身帶的行李箱,也被媽媽塞滿了糖果、水果,“放在家裡,我們也吃不完。”媽媽說。

東西實在太多了,只好跟爸媽說:“車的後備箱實在裝不了那麼多東西,其他人也要放行李呢。”才制止了父母繼續往行李箱裡塞東西。

3歲小外甥也要送特產

收拾行李時,3歲的小外甥也醒了,或許是她媽媽的提醒,這小傢伙一起床便朝我跑了過來,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薄的T恤,她媽媽攔也攔不住。看著我收拾行李,喊他回去穿衣服,他也不管。“快過來穿好衣服!穿好衣服,再跟舅舅玩。”生怕孩子著涼,我姐連忙拿著衣服趕了過來給穿上。

我正要把桔子裝進箱子裡,小外甥看了趕忙說:“舅舅,我那裡還有一箱,你也帶上吧。”我跟他說:“謝謝小宇!舅舅帶不了這麼多,你自己留著吃吧。”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孩子竟倔強地說,“不,舅舅你都帶上吧。”

回想起前一天收拾行李時,我誆騙他:“舅舅要去上班了,你在家裡要聽話喔。”這個小不點竟連忙拉著我的行李箱,一臉矯情地說:“不,你說明天才走的。”說完,便拉著我的行李箱往外跑,生怕我偷偷走了。與外甥相處的時間不長,一年才見幾次面,卻聽姐姐說:“上次你們一起坐他爸爸的車,你下車後,他還一直跟我念叨:‘我好想舅舅來我家玩喔’,反反覆覆唸叨了好一會兒。”聽了很感動,心裡一股暖流在翻騰。

準備出發時,我一直不敢注視父母與親友們的目光,生怕他們看到我已溼潤的眼眶。在路上,我才發現自己的揹包裡塞了好幾個水果與麵包,打開手機一看,發現爸爸微信留了言:“一路順風!你的揹包裡,有水果、麵包,肚子餓就拿出來吃吧。”一定是他們擔心自己坐車時間長,物品都放在後備箱裡,不便取拿,便偷偷塞了一些食品進我的揹包裡——行李箱再大,也裝不完父母的愛,他們的愛永遠都是不求回報,不遺餘力的。

記者 覃志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