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觀賞魚的身上出現紅血絲,一般的都是與魚缸的水質有關,大體上只有兩個原因,要麼水質過新,要麼水質過老,再一個就是水溫突降。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一位魚友問到了,自己飼養的一缸金魚,其他的觀賞魚明明狀態都很好,魚缸的水質看起來也相當的不錯,為什麼單單就是鶴頂紅金魚的身上出現了大量的紅血絲,而其他的魚兒幾乎都沒有呢?

一、觀賞魚體色的問題,也會佔到很大的原因

1、為什麼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如果我們在魚缸開缸初期,喜歡放置闖缸魚的,我們可以選擇白色系的觀賞魚,比如鶴頂紅、招財、接吻之類的等等來作為闖缸魚。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2、原因就是因為這些魚兒身上只要出現紅血絲,就會立刻顯現,這個是一個視覺差異的問題,我們比方說純黑色的觀賞魚,什麼墨龍睛之類的,即使身上出現了少量的紅血絲,我們也看不見啊。

二、根據大部分觀賞魚的情況來綜合判斷

1、事實上只要是魚缸的水質不達標,稍微有點差池,很多觀賞魚在入缸初期的新水中,多多少少都會有紅血絲的現象出現,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不必去過於驚慌。

2、我們要去根據水質以及整體觀賞魚的狀態來去做綜合的判斷。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我們比如說,魚缸已經養水很長時間,各項指標基本上很好,整缸觀賞魚的狀態也都可以,對於白色系的觀賞魚尾巴上出現點紅血絲,我們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切記:千萬不要去因為一條白色系的觀賞魚,出現了少量的紅血絲,我們就去大做文章,反覆下藥予以治療,一般的來講,除非是我們的水質達到相當完美無暇的地步,才能夠把白色系觀賞魚尾部的紅血絲去除。

4、當我們的魚缸水質沒有調理到空氣缸的水平,白色的魚兒尾巴偶爾有一丁點紅血絲,我們就馬馬虎虎的養著吧,養上十年也沒有問題。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三、個魚個例

1、但是對於這種情況肯定也有特殊,比如說這條鶴頂紅的尾部紅血絲就是過於嚴重,魚兒的狀態也不是很好,甚至於尾部潰爛,魚兒漂浮水面,這個尾巴已經失去了遊動的能力,這個時候我們還是要予以單獨隔離,或者檢查水質予以治療的。

2、如果是飼養了一群鶴頂紅金魚的話,我們就要去依據實際情況做具體分析了。

四、水質過新和水質過老

1、水質過新不但是指的我們沒有經過困水就放魚,這個不困水就放魚,特別是冷水魚或者白色系的金魚之類的,尾巴肯定百分百紅血絲。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2、水質過新還指的是我們魚缸裡的硝化系統沒有養成,這個時候魚兒入缸也會有紅血絲的現象,再就是對於水溫和水質的不適應。

3、然後就是水質過老的問題,魚缸裡的有機物含量過多、氨氮超標,以及水質過於酸化、爆藻等原因導致,其實觀賞魚真正的因為外傷導致的爛尾或者白點、水黴,它們大多數反而不會出現紅血絲的現象。

4、也即是說,觀賞魚的尾部紅血絲現象大多數是來源於各種刺激所致,無外乎水質和水溫。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1、第一點當然是改善水質了,對於在新水中飼養的觀賞魚,其實我們是無計可施的,我們沒有辦法讓水質迅速養成,這個只能是預防為主,靜待水質慢慢的走向好轉。

2、水質過老就比較的容易了,適當換水或者調節水質的酸鹼度,使得水質不過於酸化就可以了,一般的都是遇到爆藻水質酸化,都是使用小蘇打。

3、如果水質過新導致的觀賞魚紅血絲過於嚴重,在養魚老道自己的實踐中,還是複方新諾明較快,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三百斤水十片直接扔缸裡,再就不用管了,正常換水就可以,對於白色系的招財魚,那可是相當管用的。

白色系的觀賞魚身上出現紅血絲,其實是最難治療的!

4、最後一點,既然觀賞魚的紅血絲現象是由於刺激所致,那麼如果情況過於嚴重,一切刺激性的藥物我們就不要去添加了,包括加鹽和升溫過高。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