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作者| 唐小仙兒

有業內人評論當下什麼類型劇最受歡迎時,提到了痛、虐、爽三點必佔其一,痛要狠心毀滅美好,讓人痛徹心扉,虐要做到虐戀情深,相愛相殺而求不得,爽自然是要反擊復仇,痛快淋漓。沒有這三點,怎能讓人印象深刻,抓住受眾的痛點?

那麼國人一向鍾愛的大團圓故事是否在當代失去了魅力呢?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昨天剛剛在騰訊視頻VIP收官的青春劇《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就打破了這個規律。乍看之下,《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以下簡稱《小時光》)有著不少青春劇的共性,學霸型高冷男神,元氣十足的女主,一段歡喜冤家式的開場,以及傳統愛情故事架構下的多角關係。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越往後看,越能感受到切實的生活氣息,捕捉到許多青春劇所沒有的一絲煙火氣。

男親女愛,一起嗦粉,卸下高冷和甜寵,這不就是我們嚮往的生活麼?

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和劇集開局時一樣,昨日的收官之夜,《小時光》原著作者趙乾乾按慣例寫了一篇短文,爆料了一些劇中沒有展現的片段。比如女主司徒末初入職場時的不知所措,顧未易的一些童年記憶和兩人日久生情的細枝末節。這些脫離了傳統的偶像氣質和浪漫屬性的情節,也令粉絲回味無窮,因為足夠真實。

一部劇的調性與劇本直接相關,即使刪掉一些情節仍不能阻擋其整體氣質的呈現。而從劇作層面,《小時光》給到的獨特驚喜,是對輕喜劇元素的運用。如同在甜中撒上一點可樂,帶著氣泡的味道中和一味地甜膩,這讓平常的“撒狗糧”情節也添加了點別樣的風味。畢竟,味道“自成一派”的螺螄粉都成了偶像劇主角的“定情信物”,就連該劇出品人之一匪我思存也多次玩笑稱這個劇越往後看越“沙雕”,讓人追劇追得欲罷不能。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作為一部“根正苗紅”的青春甜寵劇,《小時光》的喜劇元素不是擺在明面上的,而是藏頭露尾的體現在各種接地氣的細節當中的,不時地來個驚喜調節一下氣氛,小崩一下人設,再鞏固一下情節。在觀眾猝不及防之下,喜劇情節可能是無意當中做了塑造真實感,成了傳遞人物真性情的那一塊磚。

關於《小時光》的“破梗”,可舉得示例有許多,比如物理學霸顧未易在理論和實踐這兩件事當中多次失去平衡,造成的尷尬笑料,破了高冷學霸的人設;比如呆萌教授和宿管阿姨這對充滿奇妙感的CP,破了人民教師一定嚴肅刻板的形象,再比如顧未易和顧父言行合一的科研技術控表現,讓“物理天才”有了出處。到了最後男女主結婚的大團圓結局,又無意當中破了“青春期戀情只能是用來懷念的”熟悉梗。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顧未易搞浪漫時的弄巧成拙,讓雪人化成了水,但實在起來,就是一個遞拖鞋的動作,和收起討厭的螺螄粉時的的那份自然而然。老夫老妻的默契感,讓彼此成了“對的人”。於是甜代替了虐,樂代替了痛,酸澀初戀不知不覺中成了現實主義的家常,一切是那麼順理成章。

那還懷念什麼呢?直接結婚就是最好的結局。

《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成就了這份圓滿,圓了粉絲的夢。一切都對了。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其實,看到中間,我們已經嗅出了一些反套路的味道,看到結尾,就只能會心一笑了。撒糖撒得如此徹底又清新脫俗,《小時光》在傳統“童話式”偶像劇外衣之下,藏著一顆接地氣的心,但這兩者之間達到平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80後導演祝東寧表示,這部劇雖然以愛情故事貫穿始終,但劇情中並沒有狗血的橋段,主角性格不同,但積極陽光的態度是統一的,而“煙火氣”更是這個IP本身吸引人的最重要因素。

“一部好的作品會盡可能讓敘述者觀點、鏡頭視點、觀眾視點三者合一。敘述者視點是首當其衝的,一定要知道敘述者想要傳達什麼樣的理念,並同時想到在觀眾視點的角度能不能接受。”

當創作者和製作者達成理念的統一,勁兒往一處使,就是造福粉絲的時候了。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流量、IP的相互助力也可以很高級

從概念誕生之初,IP與流量就彷彿是雙生子一般的存在,在一開始的確收穫了無數鮮花掌聲和實打實的戰績。然而,在政策與資本雙雙收緊,形式趨於冷靜的當下,簡單的唯數據論的組合方式已經行不通,這個時期頭頂“流量”光環並非是絕對的優勢,雖然與趙乾乾的另一部作品《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2017年播出)並非同一班底製作,但被拿來比較似乎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小時光》的主創們正是頂著這樣的壓力之下創作出來的。

目前,更多的人們開始正視了業內“IP亂象”所造成的麻煩,積極反思,IP並沒有錯,而怎麼更加合理化的開發IP才是當務之急。

這從偶像的更新換代上就有明顯表現,85後流量型生花“顏值即正義”的評判標準一度使熒幕上的電視形象跳脫不出模式化的“傻白甜”和“高冷男神”窠臼,相比之下,95後新生代的綜合實力有所回升,觀眾對他們的要求也相應去濾鏡化,迴歸客觀,例如《小美好》推出了胡一天和沈月這樣的新一代偶像,《小時光》也同樣推出了與劇中人物更相符的新人林一與邢菲。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邢菲演技的清新自然,林一的“初戀氣質”都曾登上過熱搜,而破除固定形象之後,演員用細節的堆疊讓角色有了層次,豐富了其內在性格,高冷外表之下是科研怪咖,細心暖男,女主初入職場的積極進取和果敢的執行力也增加了現代女性的魅力。可以說,更接地氣的人設、更真實的生活細節、更真誠自然的表演都是助力高水準製作的重要環節,從而有了不斷推陳出新的,升級版的青春劇。

細分內容如何做到精準輸送?值得沉思

隨著互聯網觸發的多屏時代到來,用戶需求也隨之細化,用戶被切割得更加細緻,性別、年齡、區域的劃分可以推導出許多過去未曾想過的結論。題材細分是勢在必行的趨勢,從青春劇、甜寵劇在這兩年的數量極具增多就可以得見一隅。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但怎樣才能點對點的將對的內容直接輸送給對的人呢?類型劇的泛濫是否會導致審美疲勞?內容與大數據是否可以完美融合形成勢能,圈住真正的核心受眾?這些疑問是平臺以及製作方共同的難題。《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是企鵝影視與雙羯影業共同出品的,對創作類型的定位清晰是此次二者配合默契的關鍵。

相比其他類型劇,近年來國產校園青春劇的成長顯而易見,具體體現在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青春劇越來越多,以及同時收穫網友支持與點擊率的劇也增多。據云合數據顯示,從播出開始,《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的綜合影響力在不斷攀升,到昨天大結局播出時,已經在網播劇中排名第一,這在輕製作的獨播劇當中表現出色,也把它推上了4月-5月份網劇中堅力量的位置。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而《小時光》的受眾平均年齡在22歲,也就是更受到大學生的喜愛,在劇研君訪問雙羯影業出品人沈浛穎時得知,這個年齡段與主創一開始設定的目標受眾極為相似,也就是說,《小時光》受眾分析上拿得準,精準輸送到位。

據劇研君分析,這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

從內容角度出發,追求推理快感的懸疑劇和追求復仇快感的爽劇的優勢是感官的刺激和燒腦,要“快”,如《小時光》這類在現實主義與甜寵中得以平衡的青春劇,則以溫馨甜蜜的情節動人,屬於治癒系故事,要“慢”。把握住劇集相對應的理念和節奏感很重要。《小時光》的影視化過程經歷了三年時間,抓對了節奏感,將治癒系暖文最核心的本質呈現出來了,觀眾也感受到得到。

從製作角度出發,企鵝影視此前嘗試過各個類型劇的定製,懸疑探險劇如《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沙海》,甜寵劇如《雙世寵妃》《如果蝸牛有愛情》,警匪探案類劇《使徒行者2》 等,積累了製作類型劇的經驗。而第一次製作劇集的雙羯影業CEO沈浛穎曾是資深出版人,出版過包括匪我思存作品在內的諸多女性向小說,熟知女性向IP的核心看點與風格定位,以及從0 到1再到N的變化,這對於掌舵一部青春劇來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小時光》加了濾鏡外表和接地氣的內核可以共存


掙脫了虐戀、IP、流量和人設等種種牢籠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對青春劇與甜寵劇的啟示是,在時下女性受眾佔據制高點的網劇市場,僅憑類型化簡單概括和呈現劇集特點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的是更專業的團隊和穩紮穩打的製作。至於什麼類型最受年輕人歡迎?答案永遠只有高質量這一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