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壯大了,員工沒錢買股權!怎麼辦?在餘杭這都不是問題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創新和創業相連一體、共生共存。近年來,我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催生了數量眾多的市場新生力量,有效提高了創新效率、縮短了創新路徑,已成為穩定和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他們,正在成為餘杭經濟行穩致遠的活力之源。

企業壯大了,員工沒錢買股權!怎麼辦?在餘杭這都不是問題

餘杭“雙創”活力不斷激發、創新要素競相集聚、創新主體持續活躍、支撐“雙創”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優化完善。即日起,本報推出解密餘杭“雙創”系列報道,為讀者精彩呈現餘杭“雙創”工作的亮點經驗,持續營造全域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

“在當前這樣一個還需要努力破除堅冰的融資環境下,我們公司能及時拿到這筆錢,說明我們選擇來餘杭發展是真來對了!”說這話的是浙江捷尚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尚凌輝。近日,該公司獲得一筆2000萬元的讓利性股權投資,解了燃眉之急。

企業壯大了,員工沒錢買股權!怎麼辦?在餘杭這都不是問題

“雙創”動人故事在餘杭不斷上演

捷尚視覺科技位於未來科技城海創園,自成立以來,已服務超300家公安機構。“我們想讓技術團隊和骨幹員工也獲得公司發展壯大帶來的股權收益,可大家都是年輕人,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股權。”尚凌輝說,“餘杭區同意國有基金以股權的方式參與企業融資,不僅為我們解決了發展中的資金問題,還允許核心團隊三年內以合理價格購買部分股權,一舉兩得,這是非常實在的優惠政策。”多年來,在餘杭實打實的利好政策助推下,捷尚視覺科技不斷演繹著創新創業的動人故事。當年,十幾個創業者擠在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裡開始追夢,逐步成長為視頻大數據處理與視頻監控智能化領域的“行家裡手”。公司從最初的百萬元註冊資金,經歷五次刷新,增資到如今的3600餘萬元。當前,在智能安保服務、監控系統運維、智能電網、車聯網、互聯網金融等行業領域,捷尚正在創造5個以上的業績爆發點。捷尚這個微觀經濟體所發生的改變,正是餘杭努力在政策層面營造良好“雙創”環境的一個縮影。

眼下,數字經濟在餘杭蓬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產業鏈數字化進程中,相較於“錦上添花”,餘杭更重視給像捷尚這樣的企業“雪中送炭”,用“真金白銀”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今年以來,還有多個年輕而優質的數字化產業項目在政府引導基金扶持下落地餘杭,成為經濟提速換擋的有效動能,其中包括杭州白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履帶機器人”項目、數神科技信息(杭州)有限公司的“智能會務”項目、致力於將三維醫學影像技術和生物力學技術結合用於精準醫療的杭州晟視科技項目等。

企業壯大了,員工沒錢買股權!怎麼辦?在餘杭這都不是問題


以“雙創”作“引擎”推進供給側改革

可以說,“雙創”工作作為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提升餘杭創新供給能力和效率,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餘杭區始終將創新創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作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引擎力量,不斷優化制度供給,“雙創”投資環境得到明顯優化,創客群體逐步壯大,雙創氛圍逐步濃厚,“雙創”對於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的作用正不斷強勢顯現。為營建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雙創”熱潮,打造“A+”級創新創業環境,餘杭相繼出臺了多項針對性扶持政策。統計數據顯示,餘杭區2016年、2017年、2018年在扶持“雙創”方面兌現的財政資金分別達到13.57億元、16.95億元和26.98億元。而2019年,這個資金數字將會繼續上升。

這裡仍可以未來科技城為例。在未來科技城,通過區級評審的海內外人才項目,研發階段可享受三年最高600萬元的研發補助。鼓勵企業購買技術開發等服務,以發放創新券的形式每年給予其實際支出費用的30%、最高20萬元補助。鼓勵企業購買創新創業中介服務,每年度給予最高2萬元/家的服務券補助。“我們的財政政策顯著降低了各類人才在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的創業成本和融資難度。比如說,大學生創業可申請3年最高10萬元的經營場所房租補助。經部門評審通過的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可申請最高20萬元的項目無償資助和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經區級評審通過的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可申請30—80萬元天使夢想基金資助,並且享受連續3年房租補助。”區財政局副局長姜根軍告訴記者。

早在3年前,餘杭區政府就精準針對“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出臺了覆蓋全區的政策意見。政策對眾創空間創建單位提供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按面積給予每平方米100元的補助,年度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補助期限為3年。以發放創新券形式,對企業在省、市、區指定創新載體開展檢驗檢測、技術服務的費用給予補助,單個企業年補助最高10萬元,補助比例是企業實際支出費用的20%。此外,政策還包括稅收獎勵、創業活動資助、融資擔保支持、政策性基金支持、空間支持等方面。餘杭區通過打造特色小鎮、實施“523”計劃等重要舉措,為眾創空間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物理空間,眾創空間得到蓬勃發展。如今,良倉孵化器、灣西加速器、潤灣創客中心、第七空間、蜂巢、縱貫會等一批優秀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眾創空間在餘杭應運而生。

(記者 徐贛鷹 通訊員 冀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