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祕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1963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寶葫蘆的秘密》改編自張天翼的同名長篇童話小說。原著於1958年問世,被認為是中國現代童話的奠基之作,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影響了幾代人,而且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享有很高知名度。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將《寶葫蘆的秘密》搬上銀幕,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表現寶葫蘆。原著裡的寶葫蘆沒有四肢,也沒有五官,只能通過語言和簡單的蹦跳搖晃與王葆交流,如果照搬到銀幕上就會單調,勾不起小觀眾的興趣。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執導該片的老導演楊小仲很有經驗,他參考了許多民間故事裡的葫蘆形象,將擬人化更進了一步。在片中,每當王葆和寶葫蘆對話時,寶葫蘆就會幻化出一個上身穿著長袍、下身為葫蘆的白髮白鬚老頭形象,加上這個角色由京腔京調的老演員茂路扮演,效果自然有趣很多。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是在上海和南京兩地拍攝的。其中,王葆家所在的小區以及他發現寶葫蘆的池塘均在上海寶山區的張廟。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張廟是1959年配合上海市冶金、化工等工業項目落戶吳淞工業區而建設的工人新村。張廟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但主要是附近工廠工人,村內洋溢著工人新村的時代氣息,社會秩序比較穩定。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作為當時上海衛星城鎮建設的樣板,建成初期與閩行一條街一道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上世紀60至80年代之間,這裡曾接待過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貴賓約10萬人次,國家副主席宋慶齡也曾在市委陪同下數次視察了吳淞工業區和張廟一條街。

這裡也是《小足球隊員》的外景地之一。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而王葆的學校以及上學時的沿途場景則是在南京拍攝的。南京是張天翼的出生地,之前,根據張天翼的另一部作品《羅文應的故事》改編的電影《羅小林的決心》是在北京取景的,所以他本人很希望《寶葫蘆的秘密》能回到南京拍攝。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1962年秋,編劇殷子、副導演蔣天流和製片主任陸立之等來到南京尋找“長虹區中心小學”(王葆學校)的外景地,最終選中了南京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這所小學不僅綠化好,環境優美,還有一座帶坡地看臺的小足球場,這樣的硬件在當時的小學校裡是不多見的。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鼓樓第一中心小學創辦於1933年,原名五臺山小學。1937年,南京淪陷,學校被國際委員會劃定為“難民收容所”,1938年6月,學校恢復辦學,由五臺山小學改名為市立第二小學。1947年,學校再次更名為南京市第五區中心國民學校,此時校舍又修整一新,環境和設施為全市公立學校之冠。1952年,南京市教育局命名了全市第一批重點小學,每區一所,並統一命名為“南京市××區第一中心小學”,該校因此被命名為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小學。

《寶葫蘆的秘密》為什麼從上海跑去南京拍?

《寶葫蘆的秘密》的熱映使鼓樓一中心小學一夜之間成為全國千百萬兒童魂牽夢繞的神秘校園,在全國聞名遐邇。如今,雖然校園與當年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校園裡依然矗立著王葆和寶葫蘆的塑像,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寶葫蘆童話節,在這所學校裡,《寶葫蘆的秘密》永遠不會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