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我們現在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最多的鞋子是什麼?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是五花八門的 AJ1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達,信息的不斷普及,

我們不得不承認:跟風文化正在成為主流。

在這樣一個看臉的時代,我們往往會把球鞋的顏值放在首位。

包括這段時間比較火熱的喬四喬六都是這個道理甚至是去年的air max 97。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Air Jordan 4 Bred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Air Jordan 6 Bred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Nike Air Max 97 Silver Bullent

那麼這些在顏值檔位處於第一Level的球鞋他們的腳感又是如何呢?

是磚,是一塊厚重無比巨硬的磚。

既然是磚我們為什麼還要穿?

因為這幾款鞋子是真的好看,真的潮。

穿出街可以將別人的眼球迅速吸引到自己的腳上。

因此目前的球鞋市場文化,與其說是球鞋文化,不如說是潮流文化。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這也便是李寧在分析出市場需求之後加大力度推行以潮流為主的中國李寧的原因。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李寧的鞋子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李寧 悟道ACE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李寧 烈駿ACE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李寧 重燃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李寧 蝴蝶

那中國李寧的潮鞋磚嗎?

不磚,而且是一點都不磚,腳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奈斯。

中國李寧在潮流與腳感這方面的兩開花個人是相當肯定的。

這一系列潮鞋普遍是基於自己的復古老鞋進行再升級再改造。就好像是王大錘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調調。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反觀Jordan Brand就好像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吃老本,一次又一次的把AJ1當做一個調色盤進行瘋狂的上色,少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感覺。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Air Jordan 1 Chicago

而不是想著是不是可以在一些OG球鞋的基礎上在內部再做一些文章,比如在鞋子里加一個react的鞋墊或者是在中底進行怎樣的填充來給顧客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腳感。

這也就引發出來了今天的主題

一雙球鞋,腳感的重要性

Long,long ago.我們選擇耐克阿迪這類外國品牌,是因為他們鞋子的腳感相比較國內的一些本土品牌要舒適一些,而並不是品牌的逼格會高一些。在那樣一個“遠古時代”耐克在中底緩震科技的研發相當於是有絕對領先優勢的。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1979年

耐克收購了由NASA航天工程師Frank Rudy

發明的air bag 兩者互相成就Nike Air Tailwind誕生了

它所使用的氣墊被命名為air sole

以高壓方式將處理過的氣體灌入一個堅韌的合成橡膠層內

在模具形成氣囊

最後切割成氣墊

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NBA賽場的球星們穿著的還是由橡膠和帆布製成的帆布鞋,鞋底也是僅有薄薄的兩層。當Air Sole在NBA賽場出現時那絕對是爆炸性的。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1982年的Air Force 1在搭載著Air Sole的同時又通過其厚度極為誇張的中底閃耀於NBA的賽場。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1985年Air Jordan 1橫空出世,光鮮的背後也同樣搭載著AirSole氣墊。

在Air Sole的研發之後Nike又不斷的Level Up,發明了Air Max,Zoom Air,Shox ,Lunarlon,React等等。

當下在中底科技相對穩定的這樣一種狀態下耐克更加的著重於在鞋面的科技做文章。

比如fast fit、全自動繫鞋帶系統。

再看看阿迪的中底科技: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一項boost可以說是真的打天下,而且經久不衰。UB的誕生當時是真的可以用驚豔來形容。但擁有著Boost的阿迪達斯貌似也不能一直靠著這款爆米花技術大殺四方,於是就推出了全新的lightstrike。期待著未來阿迪能將這項科技使用的活靈活現。

縱觀國產品牌他們也開始在中底瘋狂做文章。安踏的ashock、flashfoam那真的就是軟的一塌糊塗(除了軟好像是有些一無是處)。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李寧這邊的drivefoam、lightfoam以及相對成熟的全掌雲,前B後C甚至是稍顯滑稽的䨻。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再看看匹克的魔彈、三級梯度緩震還有這段時間爆火的態極那也是相當牛皮。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中底科技的不斷研發意味著每個品牌的每雙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腳感

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們很少會聽到這鞋怎麼這麼舒服,反而聽到的更多是這鞋怎麼這麼潮。

雖說顏值及正義,但每雙鞋子的腳感也是同等重要。

那麼把腳感做到基本均衡的鞋子是什麼鞋呢?我認為是跑鞋,而這些跑鞋基本上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呢?

少有問津折上折

因為跑鞋這種款熱度不高,像Zoom Pegasus 35這種使用了全掌zoom(在籃球鞋裡屬於頂級配置的球鞋)原價卻只需要899的跑鞋,折上折之後在400之內的價格,現在仍能在奧萊裡看到。貨量大是一方面,主要還是熱度不夠。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而在我所認知的球鞋寶庫裡這種稍有顏值兼備著出色腳感的鞋子還是比比皆是。

在未來我也會向大家推薦這類顏值與腳感並存的5雙鞋子。

大家敬請期待

那麼大家認為顏值腳感兩開花的鞋子有哪些呢?

看臉時代,腳感還是不是王道?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