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目標詞:春風拂面,夏河滾珠;秋月臨閣,冬雪裹素。

散譯:春天的風,輕輕拂面;夏天的河,滾滾淘珠;秋月款款地照在樓閣上;冬雪皚皚,如紈如素。

講解:無論什麼地方的春天都是很愜意的,尤其是北方,當草尖兒泛綠,樹皮發青,空氣裡寒冷不再肆虐,掠過原野的風像馴順的馬匹,不再是四蹄騰飛,而像是疲倦了長途馳騁後,徐徐走過。這風劃過臉,像一方絹絲帕,輕輕貼過,些許涼味在臉,無限暖意在心。

宋朝志南和尚有一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意思是:我把小篷船系在古樹的濃陰裡,拄著藜杖,向東,走過小橋。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彷彿是故意要沾溼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拂面的暖風帶著楊柳的清新氣息,令人心曠神怡。

一水一橋一船,杏花細雨僧禪。山抹青雲,柳擺綠絛,藜杖嘚嘚,老僧在橋。這是一張自帶禪意的圖畫。中國古人把應花期來的風,稱為花信風,從小寒到穀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這時的風就叫柳花風,或稱楊柳風。志南和尚的這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引用了它來寫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溼的空氣裡醞釀。

我們描寫春風的時候,還可以用:柳風款款,東風撲面,惠風和暢,暄風送暖,風曛日暖等等。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青春淡退,朱夏君臨。最能為夏季代言的應該是水,從暄風解凍,春水初生始,歷時仨月,到了夏天,億億涓滴從泥土中、石罅裡滲出,集聚成萬千溪唱,穿過草莖,沒平窪坎,衝出重山復林,匯湧於江河,流向遙遠浩瀚的湖泊大海。這時候,你如果注意觀察那些流水,真是水奔滔滔,浪花如雪,你就會從心底迸發出一個詞:“夏河滾雪”。用“雪”來比喻“浪花”,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李煜的《漁歌子》就有:“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以“雪”喻“浪”,真是形神俱佳,雪是浪的前生,浪是雪的今世。冬天與寒冷禁錮了水的自由,讓它變成雪,變成冰,卻沒法改變它的聖潔,到了春夏秋三季,它依然會自然的歡唱,四處流浪,不管前程崎嶇與坦蕩,從不彷徨。所以,欣賞與傾慕水的人說:上善若水。那些兒女情長的人還常常以之形容自己心中的女神,說:柔情似水,冰雪聰明。

夏河,滾滾波浪如雪,即使是看一看,也覺得清涼啊!

“滾雪”的締造者,應該是曹操。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駐兵漢中褒谷口,運籌國事心神疲累,他就出門散步,但見褒河流水洶湧而下,撞石飛花,曹操一時興起,揮翰潑墨,寫下了“袞雪”兩個字,他隨從提醒說:“‘袞’字缺水三點。”曹操聞後,撫掌大笑:“一河流水,豈缺水乎!”一個“滾”字,曹操借河而省卻了一個偏旁,後人因為賞慕的才幹,於是這個偷懶的寫法也成千古美談。當然,曹操的書法肯定是了得的,他的字如果沒有書法嗜好者的推重,美談便會成為笑談。

有人這麼評價曹操“袞雪”:這兩個字近篆而非,屬隸又違,行筆縱放不羈,確有波濤澎湃之勢,表現出曹操的風采神韻與魏武精神。“袞”,氣勢磅礴,充滿剛毅,好似一個象形字,上邊三點一口似水花,下邊,一撇一捺一豎鉤,三鉤均朝上翹起,像湍急的水流,給人以張揚、不羈、活潑、沸騰、激盪、舞動的陽剛之氣。“雪”字平和、內秀、收斂、平靜、樸實、飄飄灑灑,柔情萬種,合二為一,陽剛而不失柔美。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春月太羞澀,夏月不矜持,而冬月又過於寒苦,讓人望之心生淒涼;只有秋月,不張不揚,不卑不亢,皎潔明亮,剔透清爽。有這樣的秋夜,天光澄碧如洗,無風聲,無蟲鳴,一輪皎月臨窗而照,像鄰家女孩,輕點腳尖,探出頭來,靜靜地望著你的梳妝檯。這時,你如果高興,她也心悅;你如果惆悵,她也跟著寂寞。

臨閣而照的月亮都是有靈性的,秋空浩蕩,有時也憂傷,她想找個陪伴的人呢。人生代代,秋月年年,此月在無數個夜晚照亮過過無數個人:它映照過唐朝張若虛,於是有了“孤章一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映照過王建,於是有了秋思漲滿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映照過宋朝的張孝祥,於是有了《念奴嬌•過洞庭》:“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據說宋朝有一個茶陵鬱禪師,有一天他迷心開悟,作一個小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茶陵鬱禪師以明珠喻悟心,這裡的明珠如明月。洞明瞭“我執我見”的人,心亮如月,紅塵不染。然而心靜如一鑑明月,心闊似浩浩長天,這樣的開悟,娑婆世界,幾人能為?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冬雪裹素:裹:包裹;覆蓋。素:白色的絲絹。這裡指覆蓋著銀白的雪。所以,“冬雪裹素”,即冬天大雪覆蓋,世界銀裝素裹。

春天不可無繁花,夏月不可無盛水,秋季不可無皎月,冬歲不可無白雪。冬天的雪,就像一件厚厚的白色棉衣,緊裹萬物,雪被下是無數個夢想在醞釀,它們積攢著噴薄的能量,等待著春天歡宴一場。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用法及示例:

第一,直接照搬,一字不動。

讀書會使人心馳神飛,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你可朝謁赳赳大帝秦皇漢武,可暮訪翩翩文魁孔丘太白;夏觀十里荷花亭亭淨植,秋賞三秋桂子淡淡飄香;北可馳騁於塞外草原,看長河落日倍感生命的壯麗;南可躑躅於水村山郭,聽雨打芭蕉品味造化的旖旎。春風拂面,夏河滾珠,秋月臨閣,冬雪裹素。四季變換著風采,卻詩心未改。只要你稍有閒暇,就請打開書籍,仔細閱讀,你一定會感嘆:縑緗黃卷乾坤大,字裡行間風景多啊。

第二,變換位置,稍作改動。

那輕輕拂面的春風是美,喧譁弄珠的夏河是美,款款臨閣的秋月是美,純潔裹素的冬雪是美。只要對生活充滿熱愛,我們就會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第四,解析四字詞運用之,或者變整為散,用散句表現整句的意境。

老師,您的提醒,是蓬勃的春風,讓我更有學習的動力;您的鼓勵,是浩蕩的夏河,讓我心中多了拼搏的膽量;您的叮嚀,是明亮的秋月,讓我更清楚學習的方向;您的批評,是冷冽的冬雪,讓我沉靜,更讓我懂得生活的對與錯。春風暖心,夏河蕩心,秋月靜心,冬雪清心。老師,感謝您,我永遠不會忘記您。(or:老師,我的心裡,永遠有您。)

我是語文有道,教學一線教師,語文教學類文章原創作者。願意與大家交流分享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教學經驗或教訓。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垂詢或探討。

作文如何提升語言的表達力(4):背誦不死,活學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