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當發覺同齡人比自己優秀很多時,你作何感想?

知乎上無數個高讚的答案是:

就感覺,有些人活了30年,跟活了1年似的,有些人活了1年,活的跟30年似的。

說好的青春一路同行,你卻買了車、買了房、娶了媳婦。

一二線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可恨,人與人之間,以為都是平等的線,卻發現都是始終不平等線。這個世界,有起點這回事,真令人內心無奈。你以為都是上班族,他卻在北京買了房;你以為都是互聯網民工,結果他突然創了業。

精神抖擻,鬥志昂首,為了夢想,實現人生價值,說要去一線城市打拼,規劃著未來的藍圖,卻發現容不下肉身;轉身退居三四線,結果放不下靈魂。

天天被人催婚,可是看到永遠沒有漲的工資和居高不降的房價,真的覺得單身是一種幸福,起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為什麼結婚,難道是電視不好看,遊戲不好玩嗎?

一二線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本來就是買不起房,還那麼多同齡人把你甩在身後的恐慌製造。社會的發展,真的覺得是不打擊你,就不能證明自己就是殘酷的社會了。你是願意在自家土地上住著別墅,還是願意擁擠住在地下室。一個是歲月靜好的安逸鄉鎮,一個是繁華燈紅的躁動城市,你怎麼選?是不是覺得怎麼選,感覺都是鄉里鄉城,即放不下肉身也放不下靈魂。

城市裡熱鬧非凡,但是覺得存在更多的不安;鄉里安靜平凡,但是覺得存在更多的不幹。就這樣,我們年輕人,就是肉身與靈魂變得無處安放。回不去的故鄉,融不進去的尷尬城市。城外人是不是都這樣的尷尬,裡外不好當。

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可是,自己活了二十多年,依然還苟且的活著。既然告訴我有詩的生活,卻沒有告訴我這條路要走多久。你說的遠方,是不是也是最終變成了苟且?

一二線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說社會的殘酷,撫慰內心的躁動不安。以為這樣,社會,會對我憐憫,額外施展援手,可是發現一覺睡醒,依然還是要起床洗漱,穿好衣服,趕公交車,擠地鐵,工作。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到旅遊廣告,想著不顧一切出去放空靈魂吧,結果左思右想,還是說等以後吧。

我們把很多事情,都丟給以後。覺得以後的自己真的會變得不一樣,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抱怨了那麼多,可一直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寧願用外部因素,解釋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也不想承認自己沒有比別人優秀多一點。雖然生活的方式可以自己選擇,但是我們卻存在那麼多的不甘心。

我想,肉身和靈魂,會一直找不到安放吧。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還不都是慘淡經營。

一二線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