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每天為大家分享三農諮詢,討論農村大小事,更有許多趣味冷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言歸正傳,今天和大家討論的話題是: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當下,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要想日子過得紅火,那麼就要順應並適應時代的發展,而農村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無不時時刻刻的做著改變,比如先前農民都是手拿鐵鏟翻地,一忙活就是一個月,而現在隨著機械化的到來,一月的活三五天就完成了。可以說現在的農村,已經真正的步入了光輝的改革發展之路。

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解放了雙手的農民,不再單單以種田為主要收入,更多的是外出打工,收入方式也多元化起來,在農村,有的人腦子比較活泛,人脈比較廣,更是做起了生意,短短几年的時間,就蓋了小洋樓,買了好車。日子過得甭提多滋潤。

雖說做生意比較賺錢,但不是人人都能幹的,有些農民學別人做生意,不僅沒賺錢,甚至把家底都賠了進去。那麼做生意有什麼講究?該注意什麼呢?對此老祖宗也總結有這樣一句話“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那麼我們就來談談這句俗語的前半句,為啥說生意不做熟人。

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許多人看來,和熟人做生意最好做,畢竟大家都是熟人,知根知底的,相互之間沒有設防的心理,而且價格相對來說還很便宜。畢竟,在農村做生意,坑了熟人的話,不用一天的時間,村裡面的人都會知道,這樣一來你的生意麵臨破產也不遠了。而和生人做生意就比較難了,因為彼此之間不熟悉,為了讓生人下次再來,常常把價格壓得很低。

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其實在之前的人們看來,做最忌諱和熟人之間做生意,近些年誕生了一個新詞彙叫做“殺熟”,其意思就是熟人之間有人情、鄉情、友情,因此信任、瞭解、知根知底。因此許多人認為對方不會騙自己,然而到最後,熟人之間往往會消弭原則,利用熟人對自己的信任,想盡辦法賺熟人的錢。因此俗語也常說“生意不做熟人”。

那麼“幹活不找親戚”又該怎麼解釋呢?在農村有句老話“創業初期找親戚,忠誠度高工資低,有了規模請出去”,這句話就簡潔形象的說出了,給親戚打工的種種難為之處,現實中也確實,筆者二姑開了家早餐店,就找了兩個人來幫忙,其中一個是侄子,一個人到4點到,到了10點左右,管你有活沒活直接走了,如果讓幫著幹,可以,但是另外給加班錢。

俗語“生意不做熟人,幹活不找親戚”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而侄子每天早上3點起床,幫著包包子,打掃衛生,中午忙到12點,又的刷碗洗盤,畢竟作為親戚,不好意思直接走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時,做的稍微有點不好,因為有親戚這層關係,沒有顧及,就會當著眾人的面各種批評。所以與其這麼做,打工的人還不如去找一個合適自己的工作呢!

那麼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