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但是你會如何,我也沒有奈何 ,盼你亦賞面安坐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過去在體制內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的生活很無趣,朝九晚五,然後準時下班回到家帶娃,折騰到11點左右,娃消停了,我基本也在娃消停之前昏睡過去了,於是又一天早上,週而復始。

許多過著經常加班到凌晨沒有周末休息生活的人,大概很羨慕我這樣的生活,但我自己對於這種生活的定義是,無趣至極。

因為無論工作還是帶娃,似乎都不是完全為自己而活。

我羨慕著周圍每一個奔忙的人,因為奔忙常常象徵著人生的意義。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於是忙裡偷閒開始寫公眾號碼字,利用一切間隙的時間,會議、差旅途中,排隊等餐,失眠的半夜,早起的清晨……

寫作,本身對我而言,是一種把思維緩慢編織出來的享受;

但因為有定期更新的壓力,很多時候,它帶給我的焦慮更多——

為了追逐閱讀量和粉絲量,常常要追熱點,要在偶爾並沒有表達慾望的時候無論如何也擠出貌似很有邏輯感的篇章。

當然公眾號做出來有了一些小小的影響力,卻遠遠未達到世俗意義上的能成功——能有可觀的變現。

眼瞅著發財無望,揹負著供房養車養小孩(可能還要養老公)的中年婦女怎能坐以待斃,於是在一片驚詫的目光中勇敢辭去體制,跳出來做了IDC行業的銷售。

靠著這麼多年的積累和還不錯的時運,竟然業績做得還不錯。於是寫作這回事,順利卸下了需要“賺錢養家”的重任,反而可以迴歸本來面目;

我終於可以“自由散漫”地來寫作,只在有表達慾望的時候來寫。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整個五一勞動節假期,我卻名副其實地過上了奔忙的勞動生活。

娃爹帶著老人出去旅行,我負責帶娃蹲守廣州。

春夏時節,日日暴雨,基本上也沒有外出,把小孩帶去我弟弟家跟他家的小孩一起玩泥巴,小孩和小孩只要碰到一起,就會進入大人非常省心的auto run模式。

而我,卻整個人進入了非常不適的狀態

假期的郵件沒有什麼更新,基本不會存在平日裡幾十封郵件未處理的狀態,該回復的都已經回覆了;

假期的公眾號,助理提前已經把要發送的內容預設好了,暫時不用更文;

客戶肯定也都放假了,任何事情該約的,都應該到假期之後了。

然後,我開始絞盡腦汁地想,還有什麼事情是一定要處理的?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於是我想到了某個節前剛剛投標完的項目A,是不是該問候一下,順便打探一下評標的結果?我又想起另外一個項目B,因為之前測試結果不太理想,究竟有何種方式能夠扭轉現狀,重新獲得客戶的信任?我還想起了項目C,客戶需要的資源,節後才能落實到位,現在有沒有可能把情況弄得更清楚一點?

於是我很喪心病狂地,開始遣詞造句,開始給若干人發信息……

不知道有多少客戶會真心地感謝我如此為他們操心,還是實際上在屏幕背後對我這個不速之客恨之入骨。

可以確定的是,我自己覺得我有問題——

在被日常的“奔忙”的意義感所填滿所不斷帶來刺激感和快感之中,我已經無法迴歸到真正放空休憩的狀態裡生存了。

我終於成了這個時代下,某個小劇場的一部分。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過去的某些年月我曾經很佛性,從北京南下廣東,有著“洗衣打掃讀書寫作”的生活已經很滿足。

長期被背痛折磨,在辦公桌前坐立不安,於是從來便是準時下班的那一個,被人標籤為“不夠努力進取”也好,反正我問心無愧地在工作時間用效率提交了答卷。

晚飯後會堅持散步或在其他時間保持運動,因為不這麼做我可能會痛到正常工作也無以為繼,即便如此我也未能逃脫年紀輕輕就落入“腰椎間盤突出”的魔爪。

偶爾我會羨慕我那做券商工作的大學室友,雖然我知道她七位數的年薪背後代表的是,長期差旅加班,常常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懷孕的時候還曾經加班到11點開車回家還差點出了車禍,孩子長大的很多時間都不能親力陪伴……

但我也知道,這完全是上天註定的身體狀況,讓我對這樣的生活方式無法望其項背。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但我目所能及的這個城市裡的大多數人,都是奔忙的,他們都在追趕某種可能性,踮起腳尖獲得某種成長,努力靠近體面的生活。

也許並不能到達,但他們一直在嘗試。

更何況,我的內心,明明永遠有著野心與渴望。

你寫字,只是因為你內心想寫字;

你奔忙,只是因為你內心渴望著奔忙。

只不過,三十多歲的老母親在慣了拼殺刺激的重口味日常之後,偶爾也需要調淡口味,學會享受閒適虛無的片刻吧。

一個三十多歲老母親的日常:無趣與奔忙哪個才是人生的選擇

歡迎來到辣媽菲也,讓我和你一起嘮嗑嬰兒屎尿屁和婚姻百味

辣媽菲也(spicymom2014),從神經大條、沒心沒肺的文藝青年,變身三頭六臂、金光閃閃的媽媽;從通信業世界500強海外骨幹,變身回國女性創業者;從科學育兒、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窺婚姻、女性覺醒;願我像一個人格鮮明的閨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