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人物名片

餘德強,漢族,陝西省禮泉縣人,2000年12月入伍,2002年2月入黨,三級軍士長,現任第79集團軍某防化旅支援保障營修理連技師,先後被原瀋陽軍區評為“裝備技術保障能手”“優秀四會教練員標兵”“百名技術能手標兵”,錄入“裝備技術人才庫”;被北部戰區陸軍表彰為“強軍先鋒人物”,獲全軍優秀士官人才三等獎1次,榮立三等功2次。

突發故障難不倒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作為基層一線裝備技術骨幹,要著眼打贏需要,牢固立‘精一、通二、懂三’的專業目標,練就一專多能的維修本領。”這句話常被餘德強掛在嘴邊。

2017年12月,在野外放射性物質監測現場,一臺空氣取樣設備出現故障,餘德強領命前往維修,“電子集成原件損壞,需從廠家郵購更換”,結論一出,怕耽擱過多時間影響任務完成的官兵,瞬間被澆了個“透心涼”。

“大家別慌,今天我一定想法解決。”經過深入分析研究,他一頭扎進了電子市場,逐個對比參數,自行組裝替代部件,連夜恢復了裝備性能。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2016年冬,野外駐訓點,一臺營連指揮車的某系統 “失靈”,穩壓電源“癱瘓”,影響了訓練開展。搶修現場,雖然餘德強沒多久就判明瞭故障,但是容不下半個身子的維修空間,讓這個“兵專家”無從下手。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先拆下里面一些設備,我鑽進去試試。”倔強的他邊下達任務邊脫掉上衣,赤膊擠進了狹小的機架框內,用牙咬住手電筒勉強照明,雙手蜷縮著艱難佈線,從下午兩點一直忙到晚上九點,身體多處劃傷,最終將故障徹底解決。

轉型路上當先鋒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2018年11月,隨著新裝備陸續配發部隊,習慣了“望聞切問”的老技師們,開始連連遭遇“翻車”的尷尬。旅新裝備訓練場上,一臺新式移動應急裝備無法開機,“快去找餘德強!”組訓負責人想到了餘德強。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憑著以往的維修經驗,他足足折騰了一下午,才勉強排除故障。“難道屬於自己的時代結束了?”強烈的本領恐慌感讓餘德強坐立不安。對照新裝備教材,認真分析原理研究故障,經過一番夜以繼日的“折騰”,他又成了新裝備修理的行家裡手。

比武場上敢亮劍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2007年5月,離參加上級比武的日子越來越近,“種子選手”餘德強狀態卻有些反常。幾天前,他在訓練中用力過猛導致右臂嚴重扭傷。看著粗了兩圈的肘關節,軍醫當場責令他停止作業,下場休養。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自己的身體是小事,耽誤了比武可是大事,戰場上誰還不受點傷。”假裝康復的餘德強,沒多久便出現在訓練場上,訓練中胳膊伸不直,疼得額頭直冒汗,他一直咬牙堅持。最終,他在那次集團軍組織的裝備作戰能力比武中,一舉斬獲兩塊金牌。

科研創新有作為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參與的革新項目雖小,照樣能閃亮裝備保障大舞臺。近幾年,餘德強的小發明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出。2018年初春的夜晚,野外核化偵察訓練如火如荼,手電筒、頭燈、應急燈……門類繁多的照明設備引起了餘德強的注意。“能不能發明一種專用的照明裝置,既能滿足訓練需要,又便於隱蔽偽裝?”說幹就幹,在充分考察燈具配件市場、反覆實驗過程中,他接連淘汰了幾種耗電量較大的燈管,設計改裝了三種燈具模型。2018年4月份,試用成功的某型偵毒設備夜間照明裝置、某型輻射偵察儀器夜間照明裝置,在該旅防化分隊推廣使用。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3臺、4臺、5臺……”2018年7月,餘德強在裝備巡迴修理中發現,因新駕駛員操作不當,造成車輛故障的情況屢見不鮮。

在設計成果反覆試驗論證中,他結合車輛在野外陰雨潮溼天氣條件下易發生誤報等情況,接連淘汰了三代設計成果,最終“汽車電瓶反接報警保護裝置”正式定型,目前批量生產的83部儀器已安裝使用。

了不起!這個三級軍士長成為部隊特殊裝備維修的“兵專家”


近幾年來,他參與設計出的“噴灑車模擬訓練裝置”“單兵作業降溫裝置”兩項科研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研製革新的“某新型淋浴車防凍技術研究”項目,已通過軍隊有關部門的鑑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