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一场说走就走的摩旅,5月11日中午出西安,过咸阳,渭河河堤路上穿鄠邑,过周至,走眉县,跨渭河,沿麟眉公路直奔麟游县。抵达县城已是傍晚,安顿住宿,转悠夜市,摩友小酌几杯,乃旅途中最快乐的时刻。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前往麟游途中小憩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前往麟游途中小憩

麟游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相传隋义宁元年,因仁寿宫中出现白麒麟四处祥游,因而命名为麟游,一直沿用至今。5月12日云游麟游,武则天沐浴的“玉女潭”闪过,唐皇们避暑行宫“就成功”不进,先去看看麟游老县城—童山古城。

麟游老县城又称为童山老城,因坐落于童山之上而得名。始建于公元632年,直到1969年才因为新县城的建设而退出历史舞台。其间的1337年间,这里一直是麟游数万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商贸中心。在大唐皇帝驾临九成宫的岁月,这里更是担负着保障、驻军等诸多重任。然而,岁月沧桑,如今,这座老城保留下来的遗存已经很少,只有一处城隍庙和断断续续的唐代、明清时期城墙以及两棵千年银杏树让人凭吊怀古。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麟游老县城--童山古城

老县城现在属于九成宫镇城关村城内组,40多户村民居住在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墙之中,高约10米、厚足足有四、五米的土筑城墙成为这个村子最鲜明的印记,其中一些村民依城墙而居,宽厚的老城墙自然成了他们的“院墙”。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残存的土夯筑的城墙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残存的土夯筑的城墙

这是一座建在山顶上的老县城,山顶上的面积虽然不大,却很平坦,站在这里可以居高环视四周的景色,清凉山、九成宫、新县城尽收眼底。

老县城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四周围着土制城墙。老县城只有东、西、北三个门,没有南门。据传言,不能开南门,如果南门开了,人们都去当官了,就没有人当百姓了。现在的老县城土城墙已经没有城门,只有豁口。没有搬迁前这里一直是麟游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场所,解放前也一直是旧县衙的所在地。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麟游县魏县政府办公大楼

沿着东西方向的一条街道,老县政府院子后面就是古城隍庙,坐北向南。庙前有一颗高达30多米银杏树,这就是那棵麟游人引以为自豪、传说可以把天蹭的吱吱作响的千年古银杏树之一,另一颗长在老县城的北边,依然枝繁叶茂,向人们诠释着历史。我们跟随当地村民来到老县城最有名气的城隍庙。当庙门的铁锁被打开的一瞬间,一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画面映入人们的眼帘,残垣断壁破败不堪。

土木结构的城隍庙正殿,其窗户上的花格和青砖上的浮雕雕刻得都非常精细,但因为年代久远墙头剥蚀严重,门窗上的色泽早已褪尽,结构也有些变形或损坏,已经失去了当时的风采。庙宇四周的围墙部分已坍塌,院内野草丛生,破砖烂瓦随处可见。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麟游县魏县政府办公大楼

呵呵,上面的情形都是我十年前来麟游的故景。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今日复修后城隍庙后院里的千年银杏

摩旅小纪——麟游童山古城

今日复修后的城隍庙正门

今日重来,当地政府复修了“城隍庙”,其他景象如故,留影闪人,前去“慈善寺”。(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