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投資50萬,如今喜提25億!優步上市,這群人笑了,但…

飛馳十年,Uber(優步)終於駛入紐交所。

美東時間5月10日,“網約車鼻祖”Uber成功敲鐘上市,股票代碼為“UBER”,開盤價42美元,較發行價45美元下跌約6.7%。儘管上市即遭破發,Uber也依然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IPO。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截至收盤,Uber股價下跌7.62%,報41.57美元/股,市值約697億美元。

2010年,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初創公司UberCap獲得約160萬美元投資。這家公司的目標是,讓人們僅通過手機app就能輕易叫到一輛豪車。

如今,靠著獨到的眼光(當然也帶點運氣),UberCap的一些早期投資者收穫了鉅額的投資回報。

早期投資者回報率接近5000倍

“我們最近經常聚會,大家已經開始慶祝了。”

5月10日,原Uber中國的一名前員工向媒體表示,已經在3月31日收到了公司發來的郵件,“您被認定為Uber前員工,並持有未兌現的RSU(限制權益股票),股票期權,或者(SAR)股票增值分紅。Uber將根據您歷史工作檔案中的信息,給發送與您的未償還資產相關的信息。”

比前員工更開心的,是優步的早期投資者。

《華爾街日報》稱,現在看來,即使是與谷歌、Facebook和本世紀初互聯網熱潮時的知名初創公司比,在2010年選擇優步,也算得上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風投之一。舉例來講:

領英(LinkedIn)在2004年和2008年獲得的總計達900萬美元(來自Greylock)的首輪投資,如今這部分股權估值為13億美元;

Snap在2012年和2013年獲得的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總計81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如今這部分股權估值為15億美元;

同為網約車公司的Lyft在2010年獲得Floodgate75萬美元融資,如今這筆股份的估值為2.4億美元;

圖片社交媒體Pinterest在2010年獲得FirstMark Capital25萬美元的首輪融資,如今估值近4億美元;

在優步面前,以上這些獨角獸的投資回報率仍不免相形見絀。

文件顯示,2010年8月,18家基金和個人對優步的估值僅為540萬美元。經拆股調整後,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資者,當時平均買入價僅為0.009美元/股——與週五41.57美元/股的收盤價相比,他們的回報率達到了4618倍。這些幸運兒包括:

First Round Capital的羅布·海耶斯(Rob Hayes)種子輪投資了51萬美元,如今估值為25億美元;

Lowercase Ventures的克里斯·薩卡(Chris Sacca)種子輪投資了30萬美元,如今估值為11億美元;

Bullet Time Ventures的大衛·科亨(David Cohen)種子輪投資了5萬美元,如今估值為2.482億美元;

華裔Alfred Lin種子輪投資了3萬美元,如今估值為1.49億美元;

環球音樂種子輪投資了10.7萬元,如今估值為5.32億美元……

當然,這些全部都是基於這些早期投資者在沒有減持的情況下。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那麼,他們又是如何“搭上”優步這輛豪車的?事情要追溯到2008年。

當時,知名科技創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和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正在巴黎參加一個會議,但沒能叫到出租車。此後,坎普就開始尋思一種讓個人交通更加實惠的方法。

當時的坎普還是社交網站StumbleUpon首席執行官,即便如此,他還是在舊金山開始創辦UberCap,並聘用了卡蘭尼克。

而得益於卡蘭尼克的一條推特,在芝加哥通用電氣上班的瑞安·格雷夫斯(Ryan Graves)當時便離職,與優步簽了合同成為其總經理,後來又當上優步的首任CEO。

當時卡蘭尼克在推特上這樣寫道:

“正在為一個LBS項目尋找4個創業型產品經理/商業發展大手子,還未融到資,股本很大,還涉及大人物——有哪位老哥能提點下嗎?”

瑞安·格雷夫斯轉了這條推文,並給了卡蘭尼克他的郵箱地址。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風投領域獲得驚人成功,除了嗅覺敏銳和商業關係外,有時還要看時機和運氣。例如,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也曾獲得優步的早期股份,但可惜清倉得實在太早。

除了環球音樂,也有其他一些種子輪投資者在此期間出售了股份——2018年初,軟銀集團以每股約33美元的價格從種子輪投資者中購買了價值約65億美元的優步股票。

在過去9年裡,優步的估值一直在上升,按照45美元定價對應820億美元估值,得益於優步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一個網約車的帝國。從下圖可以看出,在過去的9年時間裡,卡塔爾投資管理局、微軟、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以及日本的軟銀和豐田汽車等陸續成為優步的股東。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Uber想成為下一個亞馬遜?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週五開始交易的優步,一定程度上面臨著艱難的市場環境——過去一週,美股三大指數均震盪下行。

優步的CFO納爾遜·柴(Nelson Chai)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這是美股“艱難的一天”。有人問他高管們是否考慮過推遲IPO時,納爾表示:“我認為我們不夠聰明,無法判斷市場……我們並沒有刻意去挑選一個最佳的開盤價或者最佳的上市日期。我們真正關注的是股票在一段時間內的表現,這才是我們的目標。”

繼“網約車第一股”Lyft今年3月在美IPO連續大跌後,優步目前也是第二家在美上市的網約車公司。這兩家公司都因出現鉅額的虧損而受到市場的密切關注,但許多投資者仍對這個新行業的IPO感到好奇,週五Lyft收跌7.41%。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Lyft在美股的糟糕表現(IPO以來股價已暴跌20%),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對優步IPO的預期。優步CEO達拉·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Lyft的表現“讓我們變得更加保守”。

霍斯勞沙希表示,和Lyft一樣,2019年應該是優步虧損的高峰期。在向投資者推介時,優步則一直將自己比作亞馬遜,因為後者在IPO時也沒有盈利。

“這是一個在錯誤的時間進行的公平比較,”霍斯勞沙希說道。“因此,許多私營公司現在在上市前拖延的時間要長得多。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的規模更大,也更成熟,如果你看看增長率,我們的受眾同比增長33%,交易增長36%。能夠在500億美元的基礎上實現36%的交易增長是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我們希望能保持下去。”

而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國際知名券商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認為,“亞馬遜只有一個”,倘若Uber後續無法證明其擁有相匹配的潛力,這種類比無疑將對自身造成傷害。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霍斯勞沙希指出,優步擁有很多複雜的業務,包括許多潛在的增長領域,如優步外賣(Uber Eats)、卡車運輸(Uber Freight)以及未來可能的自動駕駛汽車,甚至是飛行汽車。不過上個季度,叫車服務佔優步總訂單量的81%,剩下的18%來自優步外賣。

從優步提交的S-1文件中可以明顯看出,雖然優步這些業務的用戶數量在增長,但盈利能力卻在下降。

首先是優步每月活躍的平臺用戶,穩步增長。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優步每個季度的整體出行數量也穩步增長,其中包括叫車服務、優步外賣和自行車出行。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同時,Uber的總訂單數也在增長。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但下面這張圖,就沒那麼光鮮了: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這是優步經過調整的淨收入,即優步在支付司機獎勵、餐廳和從乘客身上賺取的金額之和。優步在這份文件中寫道:“從歷史上來看,核心平臺調整後的淨收入增長速度要快於核心平臺的總訂單量。“

但這張圖片顯示的卻恰恰相反——儘管總訂單量持續增長,但經調整後的營收一直在萎縮。

優步將此歸咎於幾個因素。首先,優步外賣的增長速度快於核心網約車服務,在這個業務上,優步必須向司機和餐廳雙方都支付費用,而非叫車服務中的司機一方。這意味著與訂單總量相比,增長將會放緩。

9年前投资50万,如今喜提25亿!优步上市,这群人笑了,但…

最後這張圖則顯示了優步從其核心平臺業務中賺取的利潤(除以收入)。2018年,這個數字變成了負值。也就是說,隨著獲得更多的客戶和更多的總收入,優步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

要看好優步,市場必須相信優步能找到扭轉這一趨勢的方法,要麼通過向新市場擴張,消除競爭,要麼採取一些其他不可預見的策略。

也有觀點稱,這表明優步的商業模式面臨著一個根本性的挑戰:公司必須將價格保持在足夠低的水平才能吸引乘客,同時還要向司機支付足夠多的費用,才能讓他們繼續開車。

目前優步還沒有想出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業務的擴張,優步已經虧損了數十億美元。管理這個雙邊市場尤其困難,而且優步還面臨來自Lyft的國內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