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

连续30年GDP领先全国的广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本刊记者结合两次现场采访情况,对广东实施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予以梳理,以飨读者。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广东实践



站位高,放眼江浙找差距

广东省人口1.12亿、去年GDP9.73万亿元,GDP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广东看到的不仅是成绩,更是差距。

“广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非常突出!”叶贞琴直言,全省20个地市中,9个地市在珠三角地区,它们的GDP占了全省的80%,财政收入占了全省90%以上,城乡差距很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达到17168元,比浙江少1万多元,比江苏省少3000多元。

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0月份在考察广东时深刻地指出“城乡区域发展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同时他还指出广东必须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他要求广东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充分发挥粤东、粤西发展新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将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工业一起抓,城市乡村一起抓,市民农民一起抓,在落实四个优先当中出实招、出硬招。加快构建城乡融合的发展体系和政策体系,下大气力从根本上改变广东城乡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初步形成了“横向到村,纵向到点”的引导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该省及时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书记李希和省长马兴瑞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其他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全部作为副组长和成员。省委领导小组下设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城乡融合、脱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金融等9个专项小组,组长由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副组长担任。

全省各级都做了参照调整,按照省部总负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机制,省市两级抓统筹、规划和政策研究,县镇村三级主要抓实施、操作和落实,大大强化了乡村振兴的领导力量。此外,该省还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整合党委农办、农业、扶贫、海洋渔业、农田建设等涉农部门职能,组建农业农村部门,并打破处室界限,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农村改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5个工作专班。



部署细,枝枝叶叶脉络清

广东正在重点实施两大战略,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一个是乡村振兴战略,两个都是国家战略。前者是发挥优势谋宏图,后者是补齐短板攒后劲,在认识和用力上,是否会相对弱化后者?

“省委十二届四次、六次全会当中都做出专门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省的‘1+1+9’的工作部署,要求把推动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推进。”叶贞琴说。

该省层层传导部署,去年4月、今年3月,两次展开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希作全面部署,省长马兴瑞主持会议。两次会议均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去年开至镇级,1.8万人参会;今年开到村一级,5万人参会,参会人数和覆盖面为历史之最。

会上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反复强调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特别是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责任人,一抓到底。李希还明确,每年都要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一年一年抓,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效。

为压实县级主体责任,省级将责任、权力、资金、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并将全省20个市分成五个片区,实行片区“打擂台”大比武机制,推动片区内市县间比学赶超,先后召开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片区推进会、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8次,推动各地互评互学。

为帮助各级干部了解什么叫乡村振兴,怎么抓乡村振兴。该省举办全省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各地普遍建立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讲习所等平台,全员培训市县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村“两委”相关干部,累计培训超过2万人次。

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纷纷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以上率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市县镇各级普遍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各地三农工作力量得到加强,有的地市选派3000名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所有乡镇和行政村。



拿干货

出台政策实打实

去年上半年,广东省制定印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形成乡村振兴的“施工图”,提出“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乡村根本改变面貌”的宏伟目标。

叶贞琴介绍,在施工图指引下,该省制定出台了6项重大规划、23个配套文件、44项重点任务,并细化实化转化为100多个具体措施。去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资金统筹安排616.8亿元,同比增长125.9%,规模历年最大、增幅历年最高。今年又对标广东三年应取得重大进展的硬任务,提出了7大类57项重点工作任务,确保每一项工作任务都有目标、有路径、有保障条件、有责任单位。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为平台,推动富民兴村产业振兴,这是乡村振兴基础。2018至2020年,省里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创建1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每个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全面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3年行动方案,计划到2020年建成200个以上特色专业镇、1000个专业村。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到2022年免费培训粤菜师傅过5万人次。

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省级财政10年时间将投入1600亿元全面推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短板。全域开展“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十百千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程,率先将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以省内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协作为主战场,推动脱贫攻坚,这是乡村振兴首要任务。目前全省已有2168个相对贫困村培育发展特色农业扶贫产业,带动相对贫困户13.4万户、贫困劳动力27.3万人,全省累计提供就业帮扶642万人次。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目前已有2292家企业自愿结对帮扶2653个村,投入31.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此外,高质量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各项任务。

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持续推进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村改革试点,在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牵住“牛鼻子”,以点带面,通过改革解决根本性问题。

以头雁工程为重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组织、人才、文化振兴,这是乡村振兴根本保障。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加强激励保障,全省轮训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制定实施专项招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乡镇(街道)事业编制、进入公务员队伍和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办法。



抓落实

刚性考核硬碰硬

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关键在落实。叶贞琴说,为抓落实,广东省委制定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用指挥棒来引导各级党政主管领导带头。

省委书记李希带头示范,亲自部署全省上下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对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和论述,都专门召开会议传达精神,凡是下基层必调研乡村振兴,必进村落户,必看农村厕所。亲自部署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打造一批粤菜名厨、名菜、厨师村,拓展和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上行下效,市县乡村各级书记纷纷以身作则,做到具体项目亲自部署、详细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全面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他举例说,揭阳市委书记叶盛华下乡调研了解农村厨房污水灌溉情况以后,亲自组织专家、工匠和村民研究厨房污水的处理技术。潮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每个月至少主持召开一次专题汇报会,每两周至少下乡调研一次,不定期不打招呼进村入户,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问题。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率党政代表团到浙江学习乡村振兴经验,亲自给乡村振兴村支部书记培训班讲课,亲自给18个相对滞后的镇委书记打电话约谈。清远市阳山县党委书记余国平亲自组织推动承包土地整治,整合了全县80.5%的承包土地,农户由原来的几块地整合成一块地。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党委书记叶涌华,推动党组织向村民小组延伸,强化基层党的领导。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党支部书记潘安娜,带着村民开民宿、酒坊,两年下来,村民收入翻了两番。

抓落实,还得防走偏。叶贞琴表示,省委书记李希多次在省委常委会上强调,一方面要推进工作落实,另一方面要防止走偏,不能把乡村振兴方向搞错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不得半点虚,要始终以人民为重点,杜绝弄虚作假,要守住红线底线,防止颠覆性错误,要久久为功,扎扎实实,防止急功近利,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防止政府干农民看。

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广东优选了一批干部,同时也调整了一批干部。截至2018年底,全省撤换调整政治上不合格、经济上不廉洁、能力上不胜任、工作上不尽职的“四不”书记659名。



效果好

持续发展动力足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使广东三农工作由部门推动为主转变为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把脉督办、条块合理作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叶贞琴说,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广东各地从动起来、干起来到全面热起来,疑难瓶颈问题得到了全面解决,乡村振兴初见成效。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去年,重点对2217个省定贫困村进行投资建设,省里给每个村投资1500万元,使后队变前队,使贫困村成为美丽乡村。同时加强农村环境建设,逐步避免了农村私搭乱建的陋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过去的自由行动变成常态化行动,示范化水平开始提升。

二是现代农业发展动能增强。去年投入25亿元,新建了50个现代产业园,每一个产业园由一个龙头企业牵头,带动若干个企业,把资金直接给企业,政府进行监督,出台三个清单。第一个叫负面清单,你不能干什么;第二个是允许清单,你可以干什么;第三个鼓励清单,鼓励你干什么,比如拿来贷款可以贴息,撬动社会资源等。

三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始巩固。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1万多个,全面修订完善了村民意见,村民自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是优秀人才向乡村综合流动。每年推动1万名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服务基层,4.4万名乡村教师享受退休政策。

五是村企共建助力脱贫力度明显加大。全省下乡企业累计1.3万家,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一大批企业通过结对帮扶形式,投入30多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六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通过实践,基层党支部书记更优更强了,全省轮训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19840人,从上级单位选派第一书记3857名。

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基层组织的巩固,最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叶贞琴用一组数据予以证明,2018年,广东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加了42%,同比增加了0.7个百分点,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8元,同比增加了8.8%。城乡GDP收入比进一步缩小。

本刊记者 方桐 胡胜芳 董园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