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巴黎聖母院?

“重建”巴黎圣母院?

對於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的那場大火,我不知道“全世界”有沒有哭泣,但我真的沒有,我只是感覺有點不可思議。

這都9102年了,人類文明的結晶——博物館居然還會毀於偷竊和大火?

2016年4月印度自然歷史博物館、2017年12月的法國盧浮宮、2018年9月的巴西國家博物館、2019年3月美國卡佩爾斯手稿圖書館都被大火舔舐過……

而這之後關於巴黎聖母院全球募捐、鉅額捐款、5年重建、多地撤捐、建築競賽,千人請願等話題就一直“居高不下”;我們當然希望巴黎聖母院能夠儘快重建,撫平烈火傷痕;但馬克龍說他需要5年,一些專家更是聲稱就算在那數億歐元到位之後重建工作也仍需幾十年。

很顯然,在這裡馬克龍口中的重建和專家們預測的重建定義是不同的。

不然,也不會有1169名專家簽字向政府請願。

但其實,從馬克龍的緊迫——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之前完成重建工作,以及專家們的擔憂——對該建築能修復到什麼程度表示懷疑;我們大致能夠判斷出此時此刻的巴黎聖母院面臨著三種抉擇:是翻新、做舊還是修復。

翻新——激進

“重建”巴黎圣母院?
“重建”巴黎圣母院?

上圖是法國建築公司Studio NAB為巴黎聖母院的屋頂設計的新方案:溫室屋頂&尖頂養蜂場,讓整個屋頂成為一個綠色的教育和社會活動空間。

下圖是Drift工作室提出的一種可持續修復方案:利用回收的海洋塑料(具有很強的防火性),重建巴黎聖母院的屋頂。

這種做法往往帶著全新的空間詮釋方式、人文精神、思辨主義和環保理念進入大眾的視線;雖然它兼顧了人文和環境,有著極強的“正確性”;但它在某種程度上依舊是視覺性設計,它沿襲了過往聖母院屋頂的形式特徵,卻丟掉了它所象徵的文明內核。

更重要的是用新材料、新設計打造出來的聖母院屋頂幾乎是和聖母院的主體部分是割裂的,它們顧忌到了聖母院的地標性、安全性和社會屬性,卻忽視了歷史的厚重性;缺少了那種渾然一體的感覺。

翻新,是一種在既定框架下的即興發揮;只要造型驚豔、理念健康,功能沒有刪減往往能收穫不錯的效果,但是在博物館這種“歷史物種”面前可能沒那麼好用。

做舊——取巧

“重建”巴黎圣母院?
“重建”巴黎圣母院?

上圖是Concr3de建議:通過利用火災後的碎石頭和灰燼進行3D打印的方法來完成教堂的重建工作。

下圖是法國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建議:以一種捕捉災難的方式來設計尖頂,把災難變成美麗的,把短暫變成永恆。

用災後的碎石和灰燼重建聖母院,固然是從分子層面還原,連聖母院大火這件事也復刻進了聖母院屋頂的每一顆分子中;但是它或許沒有考慮到:既然要還原,我們需要的就是大火之前最燦爛奪目的聖母院。

至於第二種把災難粉飾成為美麗,這種想法有點想當然。

或許,設計師真的有能力化腐朽為神奇,但我們沒辦法把聖母院大火那天圍觀群眾腦海中的火舌捕捉定格。

做舊,可以從材料、外觀入手,也可以退回到時間線前的某一個狀態;它是在既定印象之下的按部就班,確實,它有可能在形態外觀上趨近於原型,讓外行人看不出區別,但它的內核已經“偷天換柱”。

修復——保守

“重建”巴黎圣母院?

圖示俄羅斯建築師 Alexander Nerovnya建議:將全玻璃屋頂與傳統的尖頂結構相結合;這樣在人們參觀教堂時能夠感受到古代和現代部分強大的歷史聯繫。

既然我們不可能異想天開,也沒辦法100%還原;那麼,選擇修復,修復多少就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修舊如舊還原聖母院過往的榮光很重要,煥然一新帶給人們全新的感受也是一種方法,而新舊結合也能讓人銘記榮耀和苦難的同時更具有思辨性。

但其實“重建”巴黎聖母院我們更應該考慮的不是這座建築的本身,而是它所象徵的精神信仰。

翻新、又或者是做舊固然都能滿足巴黎聖母院作為地標建築的觀賞性;但是它們卻無法彌平法國人的精神坍塌;所以,換一個角度,“重建”巴黎聖母院的本質是一個關於治癒、修復、拯救和重塑法國人內心信仰的過程。

大多數人可能無法理解法國人留下的眼淚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所以,在“修復”巴黎聖母院的過程中,他們要的也許不是鋼筋&玻璃這樣的“假肢”,也不是用灰燼之下的材料拼湊出來的“瓷器”;他們要的,也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崛起”,一個新時代下象徵法蘭西文明的建築“奇蹟”。

“重建”巴黎圣母院?

在這裡不管是翻新、還是做舊我們從不缺少想象力,也不缺少承載它的載體;就像育碧遊戲中的巴黎聖母院,其實我們大可在網絡世界又或者AR中復刻出一座虛擬的巴黎聖母院;不同時間線、不同設計理念,不同穿搭風格(模塊化,像樂高一樣可以自由拼接),然後讓法蘭西人民通過某種儀式決定。

我們始終要記得巴黎聖母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歷史意義,它必須厚重,才有可能撐起它幾十、上百年後在法蘭西人民眼中的精神象徵。

PS:

頭圖來自於@好奇心日報

部分素材來自於@數英網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玩意東西工業設計(wanyidongx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