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安徽省反饋"回頭看"及督察情況

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安徽省反馈

5月11日下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省開展“回頭看”情況反饋會在合肥召開。 本報記者 徐國康 攝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長江及巢湖水汙染治理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9年5月11日向安徽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吳新雄通報督察意見,省委書記李錦斌作表態講話,省長李國英主持反饋會。省政協主席張昌爾,省委副書記信長星,督察組副組長翟青,督察組有關人員,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其他在職省級領導幹部和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紮實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

第一輪督察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指示和講話精神,明確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的奮鬥目標;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赴長江沿線明查暗訪,調研部署長江(安徽)全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實施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線分級管控措施,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安徽省實施省級領導同志包保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制度,實現包保全覆蓋。印發《安徽省環境保護“五個一”專項行動方案》,並組織推動落實見效。針對巢湖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明確“治理西北,保護西南,防治東北,聯通東南,修復環湖”的綜合治理思路,清退湖面4.5萬平方米,恢復岸線1.3公里,修復損毀溼地43.1萬平方米;啟動巢湖半島等5個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工作,大力推進27.6平方公里的十八聯圩溼地建設。

安徽省還印發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突出環境問題整改核查考核辦法、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以及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等多項規章、規劃和方案,不斷壓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明生態文明建設制度約束和工作要求。探索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和河(湖)長組織體系,建立健全多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安徽省高度重視此次“回頭看”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19年3月,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1073家,立案處罰278家,罰款1751萬元;立案偵查6件,拘留16人,約談188人,問責82人。

督察指出,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係時態度仍不夠堅決,一些重要任務沒有整改到位,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的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尚不到位。一些部門和地方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解不夠深刻,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樹立不夠牢固,在處理發展和保護關係時仍然存在偏差,在一些棘手問題的處理上擔當不夠,履職不力。安徽省林業部門未汲取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教訓,未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一直隱瞞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侵佔及違規調整問題,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巢湖市及合肥市巢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漠視整改要求,對整改期間風景名勝區高速雲水灣項目違反國家《風景名勝區條例》規定頂風建設14棟別墅等房地產開發行為未予制止,邊改邊建,違法建築至“回頭看”時已基本建成。

蕪湖市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問題重視不夠,對有關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研究部署不夠,整改工作責任未壓緊壓實。宿州市整改工作不深入、不紮實,汴北汙水處理廠和城東汙水處理廠長期“清水進、清水出”,對下游沱河水質造成不良影響。亳州市政府及環境保護部門“好人主義”盛行,在全市2017年空氣質量同比大幅惡化的情況下,各縣區當年大氣汙染防治考核結果均為滿分,大氣汙染治理考核流於形式。

合肥市及高新區對會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廢氣擾民問題整改重視不夠,標準不高,群眾投訴不斷,卻上報已完成整改;淮北市政府及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部門對淮北市宇能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焚燒生活垃圾造成周邊環境汙染信訪問題查處不力,把關不嚴,問題沒有解決卻聲稱已完成整改;宿州市蕭縣循環經濟工業園管委會及有關部門對工業園內虹光紙業等企業汙染信訪問題重視不夠,導致相關違法行為一直得不到查處。

二是敷衍整改情況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整改工作中攻堅克難的決心不夠,敷衍應對,導致一些歷史遺留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進度滯後。合肥市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對汙水收集管網問題排查整治不力,截至“回頭看”時,排查出的4919個雨汙混接點僅整治完成1255個,大量生活汙水通過雨水泵站進入河道,影響河流水質。此外,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長期汙染嚴重,是巢湖汙染的主要來源,但其水體達標方案明確的多個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綜合治理項目未按期完成。

馬鞍山、安慶等地環境保護、水利等部門對市級飲用水水源地內違法項目排查“走過場”,整改“留尾巴”,多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仍存在碼頭等設施;東至縣對園區河溝水質超標問題整改放鬆要求,明知地下水汙染是導致水質超標的重要原因,需持續治理,仍於2018年7月上報銷號。

馬鞍山市慈湖高新區黑臭水體整治推進緩慢,園區通向長江一級支流慈湖河的兩條主要排澇溝渠尖擔溝和昭明溝水汙染問題依然突出;淮南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嚴重滯後,截至“回頭看”時,全市6條黑臭水體無一完成整治;阜陽、滁州等地生活垃圾汙染嚴重,長期將滲濾液違規運至汙水處理廠處理,阜陽市部分填埋區將屬於危險廢物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與生活垃圾混合填埋,存在嚴重環境隱患;滁州市定遠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配套滲濾液處理設施無法正常運行,環境風險突出。

三是表面整改問題多見。一些地方和部門落實整改不嚴不實,驗收銷號流於形式,整改工作未落到實處。蕪湖市及無為縣對境內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排查清理不徹底,僅對第一輪督察指出的違建項目進行取締,而對侵佔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約1000畝的五洲農業生態園沒有清理;督察還發現,緩衝區無為縣境內長江夾江鳳凰頸段建成過江水泥路,阻斷豚類遊動,無為縣一直未進行清理整治。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淮南市以及壽縣未按要求嚴厲查處八公山風景名勝區違法風電項目,反而縱容放任違法行為。

滁州市鳳陽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僅對第一輪督察期間群眾投訴提到的武店鎮周邊石英砂礦山開採、水泥企業、石灰窯和石料加工企業進行整治,對同在該區域的大量非法石英砂加工企業則視而不見。督察發現,該區域內存在273家石英砂加工企業,其中172家違規建設,長期違法生產。

四是假裝整改依然存在。蕪湖、亳州一些地方不在整改中下功夫,而是通過弄虛作假等手段,隱瞞問題。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弄虛作假,於2017年8月上報稱群眾舉報的蕪湖市華誠混凝土公司西南側池塘內有傾倒填埋的飛灰爐渣等工業固體廢物信訪件已整改完成,實際直到2018年8月才啟動整改工作。為應對督察,甚至在督察人員進駐前直接對填埋場覆土掩埋,性質惡劣。

亳州市譙城區少數領導幹部與企業串通一氣,弄虛作假,不僅未對群眾投訴問題認真排查,也未落實“對亳州市亞珠碳素有限公司及周邊地區金剛石企業開展明查暗訪”的相關承諾。督察人員隨機抽查8家人造金剛石生產企業,均存在廢水廢氣直排、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嚴重環境違法問題。為應對督察,譙城區少數領導幹部甚至與企業串通一氣,通過微信群向企業通風報信,並直接指使、授意企業採取偽造危險廢物處置合同、沖洗被汙染的雨水溝、臨時停產等方式敷衍應付,性質惡劣。

專項督察指出,安徽省大力推進長江及巢湖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工作,但一些地區和部門對“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認識還不夠到位,措施還不夠有力。

城市生活汙染治理推進不力。蕪湖等沿江各市對生活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重視不夠,大量生活汙水直接進河入江;馬鞍山市中鐵水務有限公司處理能力不足,2018年以來,平均每天約有1.3萬噸汙水溢流排入長江一級支流雨山河;城市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滯後,安徽省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線25座應於2017年底前完成提標改造的城市汙水處理廠無一按期完成。

港口碼頭水汙染防治設施不完善。全省境內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已投入運營的生產性普貨碼頭203座,其中未建成地面沖洗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的佔比47.3%;化工碼頭40座,未建成地面沖洗水、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的29座,未安裝事故廢水收集處置系統的19座。督察發現,蕪湖融匯化工有限公司液體化工碼頭及散貨碼頭均未建設地面沖洗水及初期雨水收集設施,散貨碼頭積存大量電石渣粉,雨水沖刷後呈強鹼性,直接排入長江;馬鞍山市長江港口有限公司碼頭及散貨堆場均未建設地面沖洗水及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地面積存大量強鹼性淋溶液,直排長江一級支流慈湖河。

長江江豚棲息地保護不力。安慶市對保護區缺乏監督管理,還違反國務院《關於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於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間,3次違規對安慶市江豚自然保護區進行調整,為開發建設讓路,導致江豚棲息地不斷“瘦身”。

侵佔沿江溼地問題多發。安慶、池州等市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對非法侵佔沿江溼地行為監管不嚴、制止不力。2017年3月,安慶市經濟開發區違法填佔湖面建設園區道路,至2018年9月,累計填佔湖面約450畝;池州升化碳酸鈣有限公司自2010年起,將強鹼性廢渣傾倒至廠區附近的江灘溼地,並填土建設原料倉庫,違規填佔江灘溼地約11畝。

另外,馬鞍山市工業固體廢物排查整治不全面、整治不徹底。慈湖高新區原林裡養殖場地塊露天堆存約10萬噸鋼渣,安徽金星鈦白(集團)有限公司在馬鞍山市堆存約40萬噸鈦石膏,環境風險隱患突出;銅陵市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堆存磷石膏約300萬噸,對長江及周邊環境安全造成威脅。

督察要求,安徽省委、省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切實推動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突出問題整改;要切實解決巢湖一級保護區及風景名勝區內違法建設問題,下大氣力清理整治違規侵佔長江岸線及江灘溼地問題;要堅決打擊違法排汙和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要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釐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

督察強調,安徽省委、省政府應根據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安徽省委、省政府處理。

李錦斌在表態講話中指出,中央第三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既是對我省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全面複查”,也是對生態環保領域存在問題的“把脈會診”,更是幫助我們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精準開方”。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是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檢驗,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的重要舉措,是踐行“三嚴三實”、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高度,著力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接單、全面整改,推動中央生態環保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李錦斌強調,要針對“回頭看”發現的4類11個問題和專項督察發現的5個問題,抓緊制定整改方案。省委、省政府決定,將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拓展到全省範圍,以此作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的主抓手,形成上下聯動、集中攻堅、重點突破、全省整改的局面。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著力扛起政治責任,緊扣打好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殲滅戰和長江及巢湖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兩項整改任務,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制定落實問題、任務、責任、標準“四項清單”,確保整改措施落實、不落實到位不放過,確保反饋問題解決、不解決到位不放過,確保追責問責、不追責問責到位不放過,確保長效機制建立、不建立到位不放過。

李錦斌指出,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是我們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立下的軍令狀。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著力嚴明政治規矩,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突出高位推進、舉一反三、改進作風,以最高的標準、最實的措施、最硬的作風,真整改、真負責、真落實,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反饋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各省轄市設分會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