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捷克CK小鎮,歐洲最色彩斑斕的波西米亞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戴望舒的《雨巷》,很好地詮釋了CK小鎮陰雨中的味道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雨巷》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嬌嫩的鮮花,在雨水的沖刷下分外妖嬈

我們選擇了歐洲最波西米亞的小鎮——克魯姆洛夫又名:CK小鎮,作為對於波西米亞風情的認知。按說在巴掌大的小鎮裡逡巡,一天兩夜的行程,時間留的確實有點多了。可能,正是因為這充裕的時間,再加上由於因為天公作美,讓細細的波西米亞的眼淚清晰的灑在克魯姆洛夫小鎮的臉上,讓花愈發嬌豔、讓紅頂愈發濃豔、讓河水的中倒影越發搖曳。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陰天時,白色的房子與天空融為一體

雨夜,伸手不見五指街道上只有星星點點的路燈,勉強能照見前方十幾米開外的地方。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的淅淅瀝瀝的雨線,讓我們的心情開始有點沉重;明天將是怎樣的一個天氣,這樣的陰雨綿綿會不會影響明天的觀賞;伴著這樣的憂思,一夜昏沉沉的睡去。

清晨,窗外的小雨依然沒有停的意思,一手舉著傘、一手拿著相機;今天的拍攝估計就是這樣的模式了......

傾斜的雨線將紅頂白牆的色彩調得愈發的濃烈,甚至將有些灰白的牆與昏暗的天空融為一體,幾乎已經辨別不清牆線的位置。

好消息是,陰雨除了給我們增添一把雨傘的累贅之外,反倒是沒有了炫目陽光的打擾,一切的色彩在雨水的沁浸下變得格外的清晰明亮:紅色的屋頂、亮黑的石板地、色彩多樣的牆面、窗口的鮮花、店門口的玩偶,在雨中反倒是還原了最地道的原本色調。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被“U”形的伏爾塔瓦河一分為二的CK小鎮

克魯姆洛夫(Cesky Krumlov,取其英文名字的兩個字母,故稱CK小鎮)字面上的意義是“河灣中的淺灘”,這生動地描述了小鎮的環境。這個小鎮被U形的伏爾塔瓦河分隔成兩部分:,一邊是位於北邊山丘上的城堡區,另一邊是在河套中央被河流包圍的舊城區。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克魯姆洛夫城堡的整個色調與整個小鎮不很搭調

小鎮最高的建築,是一座氣勢恢宏的中世紀城堡——克魯姆洛夫城堡。這座城堡建在有岩石的山上,由南波希米亞當地的豪族維特克家族始建於1240 年,城堡成為了美麗的克魯姆洛夫小鎮的始建。由於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曾是戰略要塞,後來成為維特克家族的下榻之地。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斜頂房、房頂視窗、遠處尖尖的教堂在捷克比比皆是

城堡的規模非常宏大,在波西米亞地區僅次於布拉格城堡。而小鎮上的大部分的紅頂房子則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之間,多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風格。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斜頂紅瓦色彩豔麗的房子,在CK小鎮比比皆是

如今,我們看到的色彩豐富完美秀麗CK小鎮橫跨了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的後期、以及色彩斑斕、思想活躍文藝復興的初期,因此建築風格有很多細微的差異:如果你仔細的克魯姆洛夫城堡與克魯姆洛夫鎮上的房子你會發現,色彩上有非常大的差異。畢竟中世紀的黑暗,也會完完整整表現在文化上。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小鎮的石板地,在陰雨下色彩相當濃郁

跨越1000多年的中世紀是政教合一的社會政治體制,宗教完全深入到世俗社會中,成為凌駕於君王和人民之上的最高權利。在這種體制下,人性受到極大的壓抑,文化、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房東家的飛行員眼鏡,掛在窗口很有趣

在CK小鎮上,灰暗與明麗的色彩是並存的;這也恰恰反映了中世紀的灰暗多災,與後來的文藝復興,以及再後來的工業革命與現代文明的色彩斑斕之間的極度反差。

雨中游捷克CK小镇,欧洲最色彩斑斓的波西米亚

在整個中世紀的歷史在小小的克魯姆洛夫小鎮得到了完美的展示

或許,雨中游波西米亞風情的小鎮才是最正宗的選擇,只有被細細的雨線充分的沖刷之後,波西米亞的瑰寶CK小鎮的雨巷才更加悠遠......。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CK小鎮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3-10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好攝的老賀 更新:2019.05.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