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攝影·用心發現世界

【行攝江湖第十二期】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用鏡頭寫生世相百態

人物簡介:招力行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

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佛山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北京攝影函授學院2018年度優秀學員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緣起:為孩子留下成長印記

80後出生的招力行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從事貿易行業的他在2009年才擁有自己的第一臺單反相機,初衷是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把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拍攝下來。

隨著孩子們長大,招力行拍攝的照片越來越多,影集做了好幾本。為了嘗試新的東西,招力行在2016年購置了第一臺無人機,玩起了航拍。他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試飛是自家屋頂,無人機在他操控下,不斷轉換高度和角度,最終拍下了第一張航拍照片。看著這張處女作,招力行彷彿找到了新大陸,內心無比激動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多彩亞藝)

初嘗航拍魅力的招力行意猶未盡,並制定了一個計劃,要去新城公園航拍一次,看看自己能否拍下美景。招力行的這個計劃,也為他日後的攝影埋下了伏筆。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組照:古建築的時尚)

機遇:偶然機會拍攝作品獲獎

2016年11月27日,天氣預報冷空氣南下影響佛山,並吹走了連續多日的霧霾天氣。招力行一早起床,帶上無人機裝備來到了新城公園。準備工作做好後,無人機在新城公園上空不斷盤旋。

時間來到8點15分,無人機的第三塊電池即將用完,招力行已經操控無人機返航。此時,太陽光透過雲層,一束束地散射下來,剛好跟三龍灣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眼看電池馬上耗光,招力行當即操控無人機急速攀升,調整角度飛向三龍灣,剛好按下快門不過5秒,無人機因低電量報告返航了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組照:遠到近,看明珠)

招力行在監控屏中看著無人機拍攝的三龍灣,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把照片命名為《日出三龍灣》。後來這張圖片被媒體發現,用作反映地方發展成效彙報刊登在頭版頭條。自此,招力行信心大增。“沒想到攝影除了能娛樂自己,還能為地方服務。”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晨曦照耀東平水道)

轉折:既有外在美也有豐富內涵

為了系統地學習攝影,招力行在2018年報讀了北京攝影函授學院,而這一次學習,讓招力行的攝影理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師上課講解70年代技術工人的照片,我當時覺得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後來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招力行表示,這一趟學習之旅,最大的收穫是自己的觀念改變了。攝影除了拍好看的東西,還要記錄珍貴的東西,反映一個時代的真實情況,不僅要有形式美,而且還要有內涵美,能夠引發人們思考、共鳴,而他此前卻一直沉浸於形式之上。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攝影課結束之後,招力行帶著新的理念去攝影,而他的新作品也得到了認可。作品《共享單車之路》、《安得廣廈千萬家》分別在廣東省第27屆攝影展覽中獲得記錄攝影類銀獎和藝術攝影類銅獎。這兩件作品都是形式和內涵兼具的作品,不僅畫面獨特,而且引人思考。

“《共享單車之路》既是畫面的蜿蜒之路,也是行業發展的曲折之路。”招力行說,共享經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這幅在共享單車墳場裡拍攝的作品讓他思考,共享單車發展的道路如此曲折,它的未來發展會怎樣?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共享單車之路)

另一幅作品《安得廣廈千萬家》拍攝的是港澳的高樓大廈,畫面中的大廈極度密集,視覺衝擊力十分強烈。招力行說,他想表達的是香港人的生活壓力十分巨大,生活空間有限,我們其實不必羨慕香港,應該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今,招力行聯同佛山攝影師劉世輝和王維家,先後拍攝了普君市場和南提市場的拆遷,通過鏡頭,記錄佛山的城市發展。他說,或許幾十年後,人們看回這些照片的時候,能勾起一些珍貴的回憶。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安得廣廈千萬家)

獲獎情況:

《共享單車之路》在廣東省第27屆攝影展覽記錄攝影類評選中被評為銀獎。

《安得廣廈千萬家》在廣東省第27屆攝影展覽藝術攝影類評選中被評為銅獎。

《古建築的時尚》榮獲“尋跡禪桂,鏡鑑精彩”攝影大賽銀質收藏獎。

《仙霧荷塘》入選佛山市第六屆攝影藝術作品展覽藝術類作品。

《波斯貓的雙眼》入選佛山市第六屆攝影藝術作品展覽記錄類作品。

《多彩亞藝》榮獲2017年“匠心綠韻,森動禪城”攝影大賽一等獎。

《遠到近,看明珠》榮獲“首善之區幸福家園”禪城微影像攝影大賽航拍類銀獎。


END

招力行: 用鏡頭寫生佛山世相百態

聲明 | 我們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來源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