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嗎?!

照慣例,先說結論。你可以這樣「嚴肅地」回答他:

「你這種認知方式屬於明顯的聚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換句話說,你不擅於辨別沒有明顯區分的信息,這在現在的社會上是處於不利地位的,Naive!」

……好了,開個玩笑。

不過這確實是我要說的內容。

排除故意抬槓的情況,題主提到的這種現象,其實涉及到所謂的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

生活中,這樣的人其實很常見。有些人在接觸到新鮮事物時,喜歡找出那些熟悉的、與已知事物相似的特點,把它跟已知事物歸類到一起,用熟悉的方式去解釋它。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稱為聚合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

比如題主提到的:

「披薩不就是燒餅上面放了點肉?」

「壽司不就是生魚加米飯?」

「Apple Watch不就是一個電子錶加了微信和支付寶?」

等等。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我們熟悉的發散思維

(Divergent thinking)。這樣的人,當面對新鮮事物時,傾向於注意到那些新奇的、相異的特點,並將思維沿著這些新的路徑延伸下去。

比如:

「米飯上放生魚片!居然還可以這樣吃!o( =•ω•= )o是什麼味道我要試試!o( =•ω•= )o除了生魚片還能加點別的嗎?o( =•ω•= )o這個米飯跟普通的米飯有什麼區別嗎喵?o( =•ω•= )o」

……啊,剛才好像我家的貓跳上來打了段字?算了不管它,我們繼續。

這個觀點最早是Guilford(1967)提出的。雖然我們一般會覺得,發散思維有利於創造力,是智力比較高的表現。但事實上這兩者跟智力並不具備很明顯的相關性。發散思維的人在創造性方面的確要優秀一些,但聚合思維的優勢在於:

在整理、歸類、歸納、推理方面表現更佳;

更善於解答有給定選項的問題(因此IQ測試的成績更高);

邏輯性和嚴謹性更強;

……

後來,Riding和Cheema將這個模型納入他們的認知風格結構中,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現代認知風格結構體系。主要包括兩個維度:

整體——分析(Wholist - Analytic)維度:衡量認知事物時傾向於整體的、綜合的,還是部分的、分析的。

言語——表象(Versal - Imagery)維度:衡量認知時傾向於使用詞彙還是使用圖象。

其中,「整體——分析」維度又包括這幾種主要模型:

場依賴 - 場獨立

前者傾向於依附給定的環境信息,後者傾向克服、重構給定的環境信息。

水平化 - 尖銳化

前者記憶事物時傾向於混淆對象差異,後者傾向於誇大差異。

聚合 - 發散

見前文。

整體 - 序列

前者傾向於縱觀整體,後者傾向於聚焦步驟。

衝動 - 熟慮

前者傾向於迅速決策,後者傾向於深思熟慮。

有意思的是,研究表明,「聚合 - 發散」與「場依賴 - 場獨立」有一定的相關性。Bloomber(1971)的研究認為,聚合性思維的人,也傾向於場依賴類型——換言之,他們更注重順應環境,維持系統整體的穩定性與和諧性,而發散思維的人更順應自己的內心。

多說幾句:

認知風格是一個人習慣性的模式,但並不是必然的。一個習慣發散思維的人,有時也可以表現出聚合思維,通常在這兩種情況下比較多:

一是不感興趣的時候;二是感到威脅的時候。

前者很好理解。聚合思維需要調動的認知資源,大多是比較熟悉和了解的,因此消耗的時間和精力較少。反映到認知對象上,一般就是對其缺乏進一步瞭解的興趣,採取這種方式,以減少注意力的佔用。

其實就是在隱晦地表示:「我不知道,也不怎麼感興趣。」

後者比如老人。我們知道,老人通常會比較固執,不願意接受新事物。這是因為,一來,接受新事物會消耗許多認知資源,超出了老人的負荷;二來,老人的觀念系統已經非常固定,接受新事物,就意味著對固有觀念的打破和重構,而這會給他們一種「危險」的信號。因此,他們會本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新事物,藉以保持世界觀的完整。

包括從小被灌輸某種理念的人、生長在比較閉塞的環境的人,都比較容易這樣。

披薩不就是個大餅鋪點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