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交出漂亮“答卷”

黑惡不除社會難穩,黑惡不掃民心難安。

去年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我市擎利劍、出重拳,建機制、抓長效,以強大攻勢席捲黑惡勢力。特別是中央督導組進駐山東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識再提升,打擊再精準,深挖再發力,合力書寫出一份掃黑除惡的漂亮“答卷”:共偵辦涉黑案件3起,偵辦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6起,其他涉惡共同犯罪案件18起,破獲刑事案件337起,全市審結並公開宣判惡勢力犯罪團伙案件10件43人……

這組數字背後,離不開四級書記齊抓的強力領導和上下齊動手的合力攻堅。我市各級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調研謀劃、部署調度、研究重大問題,共同督促落實。組織成立8個專項督導組,下沉力量、一線督導、推動落實。

這組數字背後,凝結著全市政法幹警的使命擔當和不懈努力,讓每一個生活在威海的人,都真切感受到了發展的溫度、平安的質感。

如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迎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水區、攻堅期,掃黑除惡戰正酣,威海正以強力行動、斐然戰果回應百姓期待。

精準發力 掃黑除惡的利劍始終高懸

環翠區溫泉鎮叢某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車在1個月內先後3次被砸。

接到報警後,看似簡單的治安案件,卻引起了溫泉派出所民警的警覺,偵查員從治安案件串並偵辦入手,通過視頻監控展開偵查、綜合研判,迅速梳理得出這是一起惡勢力犯罪集團性質案件。

如此速度、如此力度,靠的是什麼?“六個入手”線索排查機制,正是我市的創新之舉。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我市政法幹警不僅有掃除黑惡的“洪荒之力”,也有創新機制的“繡花功夫”。“兵團式作戰”大要案攻堅、“3+3+3”部門協作配合等一系列工作機制,全面提升了打擊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不僅有“創造”,還有“利器”。新形勢下的黑惡勢力更具隱蔽性,如何對黑惡勢力實施精準打擊?我市用大數據平臺這一“最強大腦”做出了完美回答。

“接到報警後,我們會把涉案人員信息輸入平臺,進行大數據比對,可以進行迅速定位、精準分析。”辦案人員介紹,我市通過科技手段,根據黑惡勢力案件的特點、犯罪規律等,內外整合資源、健全互通機制、打通平臺壁壘,研發了大數據平臺,通過各類數據的交叉比對,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提供了新的“法寶”。

黑惡勢力囂張的地方,就是群眾安全感薄弱的地方。我市狠抓線索收集核查,做到案件清零、線索清零。在此基礎上,緊盯重點案件查辦,強化辦案力量建設,通過統籌執法司法力量,選優配強專業辦案團隊,為最硬的“骨頭”配上最鋒利的“牙齒”。

不僅打得準,還要打得狠。我市找準涉黑涉惡團伙的“穴位”,把掃黑除惡與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結合起來,打財斷血,打繳同步,凡黑惡案件必須深入調查黑惡組織及其成員財產狀況,清查涉案資產、深挖利益鏈條,及時查封涉案的非法經營場所、凍結非法資金、沒收非法所得,及時封堵非法資產轉移藏匿的渠道途徑,決不讓黑惡勢力有任何生“血”能力和一絲死灰復燃的機會。

除惡務盡 深挖徹查黑惡背後“保護傘”

3月29日,伴隨著榮成法院主審法官莊嚴敲響法槌,榮成公安局石島分局副局長張錫林受賄一案宣判完畢。

時間回溯到2010年,張錫林結交了黑社會性質組織的首要分子曹軍。幾年間,張錫林利用本人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累計受賄人民幣30多萬元。

為幫助黑惡勢力逃避打擊,張錫林在明知曹軍被實名舉報以及被公安機關偵辦的情況下,為曹軍出謀劃策,向其洩露案件偵辦信息,並千方百計阻撓查處……不過,這些伎倆都沒有躲過政法幹警的深挖徹查和紀檢監察機關的鷹眼如炬,被繩之以法是“保護傘”的註定下場。

掃黑,必須緊盯黑惡勢力背後的“關係網”“保護傘”。

對此,我市紀檢監察機關與政法機關、組織部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挖攻堅行動,將查處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涉黑涉惡腐敗、充當“保護傘”和工作推動不力等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黨員幹部涉黑涉惡腐敗及充當“保護傘”問題36起6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0人。

我市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不僅有氣吞山河的凌厲攻勢,也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感化。

在市黨性教育基地,200多名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聚在一起,從各個角度聆聽初心的故事;在市反腐倡廉教育展廳,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重溫入黨誓詞;“廉潔威海”公眾號對16起黨員幹部涉黑惡典型問題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不同的活動,持續發揮教育作用和警示效應,以觸動靈魂的黨性錘鍊喚起共產黨人的初心。

治本之策 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支部能做些什麼?黨員能幹些什麼?群眾能得到什麼?這是擺在每一個基層黨支部面前的必答題。

如何讓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越來越強,自覺發現抵制黑惡勢力滋生、侵蝕?去年,我市組織部門完成對124個軟弱渙散村居黨組織的整頓,從今年起,每兩年一個週期,連續開展兩輪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集中整頓。目前,已摸排軟弱渙散村和城市社區黨組織127個,通過動態管理,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同時,我市還結合村和城市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回頭看”,對全市1萬多名“兩委”成員進行3輪拉網式排查,將受過刑事處罰、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惡等問題的人員,從村幹部隊伍中清理出去。結合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將涉嫌涉黑涉惡村幹部所在村,全部納入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範圍,定期進行一線會商,對涉及的6名村幹部,第一時間做出組織調整或處理。

為了從根本上鞏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我市深入剖析涉黑涉惡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研究制定了行業亂象綜合治理的有效制度規範,增強對涉黑涉惡問題的“免疫力”。

圍繞套路貸、海洋漁業、基層政權、市場監管、建築工程等容易滋生黑惡勢力的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打早打小,防患未然。

紀委監委機關和政法機關還不斷延伸辦案職能,積極向相關部門提出紀檢監察建議、司法建議,規範行業行為,促進源頭治理。

依靠人民 打好掃黑除惡“陣地戰”

近日,一段掃黑除惡公益廣告《不要怕》刷爆了市民的朋友圈,該視頻在各類媒體上的瀏覽量超過萬次。

“我們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再宣傳再發動工作確定為‘一把手工程’,目標就是讓群眾看得到、聽得見、搞得明,確保社會全面知曉覆蓋、無死角。”乳山市掃黑辦工作人員介紹說。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很多市民自發將這段宣傳片剪輯成多段適合微信朋友圈轉發的短視頻,配上各種點贊評論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並呼籲大家積極轉發,讓黑惡勢力無處藏身。

除了發佈宣傳視頻外,我市在全省率先組織通信部門每週2次向全市手機用戶滾動發送公益短信,組織網格員進村入戶“上門宣傳”,在全市累計張貼發放“兩高兩部”《通知》、明白紙、公開信400多萬份,設置長期固定宣傳標語2萬多條,利用法治宣傳大篷車、公交車等電子廣告屏不間斷播放宣傳標語……

一系列“見縫插針”的宣傳,使廣大群眾不再是掃黑除惡的“旁觀者”,他們的熱情被激發出來,讓涉黑涉惡人員無處遁形。

針對中央督導組對我省反饋的6大方面、28條問題,我市主動認領26條問題。對這些問題,全部實行臺賬式管理,列單銷號、督辦落實,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目前,我市主動認領問題已全部按時限要求整改完成。

眼下,我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戰果,能不能喘口氣、歇一歇?

不能!對此,全市掃黑除惡戰線已經用實際行動作出響亮的回答。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持續深入開展,全市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將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