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開篇】

杏林春暖,大醫精誠。

《東方杏林之子》對準那些中華民族優秀中醫藥企業家及中醫世家、民族中醫、民間醫。他們或是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突出貢獻,或是在人生道路上展現了非凡人格,或是對人生、對生命有獨特理解和追求。通過對他們的生存狀態、人生信念及性格特點的集中展示,再現他們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將他們的光芒傳達給觀眾。

本欄目由東方本草(北京)中醫藥研究院、杏林曲藝門、小正TV、松濤直播聯合創辦。

《致敬王佑三先生: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他,曾在1962年,世間普遍視抗生素為“神藥”的年代,就敏銳地提出依靠抗生素治療疾病是一條“死衚衕”;

他,曾在半個世紀以前,就前瞻性地提出免疫醫學和依靠人體自身康復的方法治療疾病;

他,曾在研究醫藥的過程中,通過6500多次的殘酷自身破壞性試驗來尋找提升身體免疫力的方法;

他,曾行醫數十載,身在民間,不忘廟堂之上醫藥發展,無數次建言國內及世界的醫學發展,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平衡醫學”……

他,就是王佑三先生,一位造福了無數患者、一位平凡而偉大的鄉村醫生!

2016年10月19、20日,在王佑三先生的故鄉——安徽蒙城舉辦了“大愛傳承,生生不息——深切緬懷王佑三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活動”。

王佑三先生的長子、平衡醫學傳承人、中社佑三兒童健康教育基金秘書長王科驗,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趙蓬奇,王佑三先生生前摯友原中央警衛局秘書、毛主席故居管理負責人劉忠勉,中國加入WTO技術貿易壁壘首席談判專家韓青等,以及蒙城縣相關部門領導,王佑三先生家屬,受益於平衡醫學的各界人士共80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一)鄉村醫生處境尷尬 民間醫學面臨斷層

按照現在的價值觀和結果論來看,王佑三先生無疑是成功的,潛心醫學數十載,他的發明不僅通過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審批,取得了藥品生產批准文號,其傳承者還成立了製藥企業,依靠其醫學理論升級開發新產品,繼續造福著廣大患者。王佑三先生為人類造福的心願得到部分實現。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而就王佑三先生個人所期望的醫學觀念推廣、民間醫學開發,和以其為代表的鄉村醫生群體生存現狀改善,卻未能出現明顯改觀。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在農村邊遠地區,我國至少有15萬名民間中醫,他們長期處在有用、有益卻“非法”的狀態。《執業醫師法》像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制約著民間中醫的發展,讓民間中醫不得不“無證行醫”、研發製售“假藥”。

自古以來,中醫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師傅帶徒弟,口傳身授。民間中醫能夠生存下來,大多是因為有一技之長。隨著《執業醫師法》的實施,當醫生的門檻越來越高。民間中醫雖然看得了病,卻未必能考得上證,一紙執業證書擋住了他們的行醫路。於是,有的被迫放棄行醫,有的無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醫技法年久失傳。國醫大師鄧鐵濤曾痛心地說:“中醫幾千年來的寶貝丟失的太多了。”

“中醫藥源自民間,中醫藥的許多理論和知識是在民間積累起來的,然後才從民間逐步走向殿堂、走向課堂、走向院所。所以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到民間去搜集這些即將失傳的民間醫藥知識和技術,然後加以總結和利用。”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所民間傳統醫藥研究室主任劉劍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呼籲。

(二)研發成果多蒙塵 藥好也怕巷子深

而王佑三先生生前一直憂心如焚、痛心疾首的人類生存的外環境和人體內環境——人體生態平衡的雙重危機仍絲毫沒有改變。其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提出警示的“抗生素濫用”也僅僅在數年前,剛剛在國內達成共識;人們對超級細菌的無助,正印證了當年其論斷。

王佑三先生基於此現象推出的“平衡醫學”,就目前而言,也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這對於其數十年來的辛苦、卓越的科研可謂是不小的遺憾,而這樣的境況,也正如實反映出我國民間醫學科研的尷尬。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據王佑三先生的長子、平衡醫學傳承人、中社佑三兒童健康教育基金秘書長王科驗介紹,王佑三先生幼年接受私塾教育,酷愛學習,勤奮無比,博覽中外群書,涵蓋天文、地理、醫學、哲學、自然科學等多個領域,甚至包括六七十年代的禁書和內部發行書籍。他善於思考和想象,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不墨守成規,敢於挑戰權威,思維活躍,靈感頗多。更善於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慎密的工作風格,通過試驗把豐富的想象變成現實。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王佑三先生認為:原始本無醫,傳宗億萬年。但現代醫學由於過於忽視了人體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復的主動性,在治療中幾乎完全依賴藥物直接作用於致病因子與對症治療,使人體本身機能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導致了人體抗病能力的退化和素質的下降。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同時,抗生素及其他化學藥物在消滅病源物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日益嚴重的毒副作用,以及病源微生物逐漸增強的抗藥性和醫源性、藥源性的相繼發生,不僅對人體防衛機能和人體內環境的平衡造成進一步的破壞,還導致了疾病的複雜化和治療的複雜化,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又一因素。

現代醫學的發展暴露出來的弊端和危機,不是藥物的問題,其實質是以人體自身力量抗病為主,還是以外力藥物抗病為主的醫學方法論問題。王佑三先生正是創新地摒棄了這種完全依靠藥物力量抗病的錯誤醫學方法,創立了一種新的醫學——“平衡醫學”。

受植物的“刺激療法”(如春天對棗樹樹幹進行敲打,當年棗樹會生產更多果實)啟發,他在常人無法想像的艱苦條件下,冒險在自己身上搞起了埋藏療法,將鐵絲、植物的莖、葉、根等異物輾成粉末埋在自己皮膚、肌肉內試驗,類似的試驗經過6500多次。

正因其嘔心瀝血地鑽研實踐,才得以創建“平衡醫學”理論——平衡醫學是研究影響人類生存的機體外環境因素變化關係及其利用,以期維護人由生物進化而完善機體素質質量的動態穩態的科學。在平衡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王佑三先生成功地從大自然中篩選出了數十種天然中草藥,研發出“人體細胞潛能激活劑”。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這一成果,曾在1988年8月27日,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用38種語言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王佑三生前曾幾次就美國FDA(食品與藥品管理局)認證新藥的現狀發表意見,認為美國FDA認證的新藥,具有世界通行證的作用,它以主流醫學的代表自居,造成了認識上的自我封閉和對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天然成分物質類藥物的某種偏見,表現在認證這類藥品過程中的“削足適履”,暴露了美國醫藥科學落後的一面。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王世雄博士曾在和王佑三先生的談話中這樣評價他:王佑三先生,你是用一種藥物治療二十幾種疾病,我們是用二十幾種藥物治療一種疾病,你從一開始就進入了醫學的主流,而我們卻走了幾十年的彎路,你是人類的驕傲,更是華人的驕傲!

基於對自己科研成果的充分自信,1985年12月1日王佑三先生向相關部門彙報科研成果,並提交希望參加1986-1987年世界諾貝爾醫學獎或生物學獎的報告。他研發的含有"人體細胞潛能激活劑″的產品,外用後能使吞噬細胞吞噬率增強1.97至2.61倍,血清溶菌酶含量提高2.01至2.88倍,顯著提高機體的防禦功能;其理論基礎“平衡醫學”對維護人類生存、延年益壽和對疾病的治療具有獨特的重要性。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中社佑三兒童教育基金

古語有云:德,不近佛者,不可為醫。

—— 王佑三先生醫德高尚,為搶救喝農藥自殺的鄉親們,他都要數次親口嘗試催吐物,直到嘗不出農藥味,免費救治的64位村民無一死亡;

——他曾為當地3000多人的自然村連續十九年提供免費醫療,還帶頭捐款修建了佑三路;

——1969年珍寶島事件、1981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王佑三先生先後贈送 “華夏一號”給前線,解決了藥物緊張的情況;

——1998年抗洪搶險,王佑三先生再次捐出價值89萬元的佑三軟膏;

——2014年10月、12月,延續王佑三先生支持國防建設的傳統,其長子向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捐贈藥物4.32萬支。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2015年2月,平衡醫學的傳承人王科驗秉承王佑三先生遺願,成立以佑三名字命名的“中社佑三兒童健康教育基金”。同年6月,在全國啟動了“關愛兒童健康,點亮民族希望——免費健康箱入園”項目。第一批就有1千多家幼兒園申請成功,該項目獲得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2015年度優秀公益項目”,王科驗先生榮獲“先進個人”獎。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三)民間醫學多“瑰寶” 造福人類須“開道”

王佑三先生創造的平衡醫學理論,把複雜的醫學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把握了,只要人體自身還存在抗病潛能,那麼利用人體的天然免疫功能防病治病,將是人類健康永恆的主題。這一豐富的實踐也將繼續造福人類免疫系統的研究,併為患者帶去福音。

王佑三先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報國力行、達濟天下的愛國精神和精勤醫術,明德至善的大醫風範也是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遺產,需要傳承、發揚!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中醫是經驗醫學,大量的經典驗方和獨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間。民間中醫的“草根”屬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在當今,隨著以西醫為主導的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中國民族醫藥在廟堂和學術界長期被處在邊緣地帶,民間的醫者和研發碩果也長期被忽視和遺忘。眾多卓有成效的課題和造福地方的大醫也紛紛斷了傳承,偶有被吸納現代醫學體系、傳承不絕的案例則顯得那樣的彌足珍貴,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民族醫藥的巨大悲哀。而即使是這少有的成功案例,觀其發展歷程,亦會讓人扼腕長嘆,敬其不易,倍感心酸。相比之下,王佑三先生及其身後留下的藥品生產企業固然有著幸運的一面,艱辛無比地度過了創業階段,目前正處在高速的發展期,但大局未變。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2012年11月,國家中醫藥局局長王國強在中國醫史文獻所成立30週年大會上曾指出:“一定要重視民間醫藥的調查研究、搶救挖掘。不要因為我們穿上皮鞋就忘記穿草鞋的了,別忘了我們也是穿著草鞋走過來的。”無疑這番話給了困境中的中醫及廣大民間醫藥界同仁一顆定心丸。

我們堅信,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東方杏林之子:給中國民間醫學一個機會,人類必將得到無盡的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