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男人為什麼戴錶

首先是態度

男人的手錶

不僅僅是來看時間的!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一個人佩戴手錶,通常意味著時間觀念強、作風嚴謹。而不戴手錶的人,或動輒向他人詢問時間,這多表明這個人的時間觀念不強,而用手錶看時間是表示對客戶的尊重。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一塊好的手錶,對絕大部分人來說,算件奢侈品,奢侈品不是給消費者基本的產品功能需要。它本意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計時、顯示時間的實用工具。而今隨著計時工具的普遍化,腕錶的作用不在注重計時功能,這種大大超出其本身功能價值的小物件,更多的是一種飾物,象徵著體現出配飾者的品味。

今天就來各位介紹一下,手上的這一隻表。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首先,當你需要一塊手錶的時候,說明你重視你的時間,年輕的時候或許你的時間可以隨便浪費,消磨,那你年老肯必將一事無成,有成就的人什麼都不缺,只缺時間,這個大家都明白。

時間不夠用,越是忙的人,越感覺時間走的快,因為他的時間都用在他的理想和夢想上,他能沒有成就嗎,所以我們要看重,重視好自己的時間,規劃好自己的時間以及理念。這樣我們辦事情才有效率。更重視我們的態度。

在西方政治哲學中,評價一個社會的進步,是要看它是否拋棄了功能主義而實現了精神主義。到今天為止,仍然有人不能理解有了手機還為何戴手錶的行為,可見,這部分人對手錶的概念還停留在功能主義上。一個男人難得的好品味首先是他穿著搭配合體適應場合,而在服裝與手錶的關係也微妙

而不同年齡段的男生也應該有著不同風格的選擇。

不同年齡段的選擇


二十歲的男生,充滿個性與活力,腕錶佩戴追求時尚。這個時候選表可以講究個性與隨意,機芯的選擇以石英、電子為主,這樣的搭配既能保證計時的精準又能節省開支,斯沃琪這樣的品牌對於沒有太多收入的年輕群體就最合適不過了。

當然,G-SHOCK如今也是許多青少年喜歡的時尚個性腕錶;如果你偏向於成熟的,你也可以選擇一些入門級的瑞士品牌,例如天梭和美度、迪沃斯等。甚至,你不用考慮預算的話,你的選擇就更為寬泛了,可以選擇浪琴或愛寶時的運動型腕錶彰顯活力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選擇。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三十歲的男生則變的開始走向社交、成熟、品位、穩健等等定位。這個階段的男士褪去了稚氣,開始為事業打拼,社交頻繁,注重公共禮儀以及形象投資。而腕錶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形象投資,腕錶佩戴追求的是品位與氣場,正裝表就可以體現精英男士的成熟,例如卡地亞、勞力士、庫爾沃、萬國的一些錶款就十分符合這個年齡階段的群體。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四十歲則是注重穩重、身份、兩地時間、時區的特點。男人四十的階段應該是事業蓬勃發展的階段,這時候的你一定很忙,外出頻繁,所以在腕錶的選擇上要考慮到效率。因此選擇一款實用與美觀並存、質量與品位上佳的腕錶尤為重要。例如朗格、愛彼、江詩丹頓的一些時區表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彰顯出高貴穩重的男士特質

五十歲的中年男子買表更多的是喜好收藏了,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已經有屬於自己的“江山”了,人生閱歷豐富,對腕錶的理解也已經足夠深厚,所以在腕錶的選擇上可以隨著自身的喜好而為,收藏與鑑賞就應該是選擇的範圍,例如百達、翡麗或者一些獨立製表品牌就是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還有好多其他的品牌,隨你所好。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知道了什麼年齡段該選擇的類型之後,接下來就來為各位介紹一下手錶的分類了。

手錶分類


款式

表風格的分類並沒有很嚴格,也沒有特定什麼表戴到什麼場合。除了收藏用的之外。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每類裡面都會有所謂的“經典款”,也就是裝飾符號少,百搭的款式。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休閒類的表一眼就能看出來,以帆布帶作為錶帶的就是。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Dress watch要往正式場合戴的“基本款”當然是乾淨的金屬材質或者規整簡單的皮帶表無疑: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對了,還有上的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Nomos,其實這是我心中真正的“基本款”。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機芯(movement)機械(mechanical movement)

有手動機械錶和自動機械錶。都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推動錶針。

和石英錶比不足之處就是它的誤差是以日記的,瑞士機械錶允許的誤差範圍為±30秒/日。而石英錶的誤差每天不超過0.5秒。

和石英錶比不足之處就是它的誤差是以日記的,瑞士機械錶允許的誤差範圍為±30秒/日。而石英錶的誤差每天不超過0.5秒。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石英(quartz movement)

石英錶是靠電池走。石英晶體每秒的振動次數高達32768次,所以當它數到32768次時,電路會傳出訊息,讓秒針往前走一秒,這就是石英錶的工作原理。

石英電池壽命只有一兩年就需要更換,還有就是七年左右石英振盪就會衰退,準確度就下降了。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電子錶和智能手錶

這個不用多說了。長眼睛就知道是什麼。

人工動能表

人工動能表最早是Seiko(精工)發明的,現在還是它的金字招牌。

人工動能表是半機械半電子結構,靠飛陀帶動轉子給微型電機提供能量,將手腕擺動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在運動過程中給發條上弦。

另外,機械錶的厚度在7mm左右,而石英錶則在6mm以下。人工動能表要比手動表更厚一些。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有關手錶的術語


鑽數(Jewels)

機械盤面上,經常可以看到“17鑽”或者“19鑽”的字樣。這些鑽石都是人造紅寶石,是機芯裡支架齒輪的軸承,有多少小鑽,就是它的鑽數。

標準機芯是17鑽:二輪、三輪、秒輪、擒縱輪各2鑽,擺輪上下防震器各2鑽,擒縱叉2鑽,叉瓦2 鑽,圓盤頂1 鑽。條盒輪加二鑽就是19 鑽,自動系統再加四或六鑽,就是21 鑽、23 鑽,自動加日曆系統再加2 鑽,就是25 鑽。

這些都功能性鑽,並無卵用,不是說鑽越多表越好的,又不能卸下來當鑽戒。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擒縱機構(Escapement)

它是整個手錶工作的核心,是一種機械能量傳遞的開關裝置。擒縱輪帶動擒縱叉一擒一縱,完成鎖接、傳衝、釋放的動作,將動力傳輸給擺輪,由擺輪完成時間的分配,達到調速的作用。

你可能聽說過的名詞有:

馬式擒縱(也叫槓桿擒縱)

它在運作時會產生大量滑動摩擦,進而導致磨損。同軸擒縱(co-axial):歐米茄於1999年發明的,彌補了馬式的不足,有效降低了磨損。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卡羅素(Karrusel)

不同軸。它和陀飛輪一樣是為了對抗地心引力的,但是比陀飛輪製造成本低。

陀飛輪(Tourbillon)

有同軸和偏心兩種。這裡主要講一下陀飛輪,因為它可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剛才提到機械錶擒縱機構位置固定會因為重力的原因產生誤差。因為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陀飛輪就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機件造成的誤差的一種旋轉擒縱調速裝置。

陀飛輪代表了機械錶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不是沒有原因的。它的結構非常複雜精細。為了運轉的順暢性,它的重量必須在幾百毫克之內,對於它的製作材料的硬度要求也很高,製作時精確度高達一微米,需要很長時間的經驗和水平才能夠製造出來。

價格方面,陀飛輪表都是百萬起跳的。也有3萬左右的表國產表,當然性能也不會有收藏級的表那麼好。

如何挑選一塊適合自己的手錶?


價位 X 大小 X 款式 X 功能需求 X 個人偏好 = 你的表

價位

白領日配選擇5萬元以下就可以了,強烈提醒糙漢子們沒錢沒耐心就別買5萬元以上的機械錶當日配。

我見過好多買了5w以上機械錶以後喜歡得不得了,然後不保養機芯戴著到處跑,結果沒兩年就壞掉,還要拿去花很多錢修。然後大呼後悔。要麼買了不捨得帶,低檔奢侈也並不怎麼保值,放在櫃子裡自己和自己玩。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大小

外人看起來比較合適的大小是大塊頭戴大表小塊頭戴小表,反之會有種違和的感覺。但如果非要耍個性的話請隨意。

款式

不用拘泥於剛才列出來的那些款式。自愛買軍表戴去正式場合未嘗不可。

別人推薦的表也並不一定適合你,挑表這件事一定要自己去選,不要盲目看推薦單人云亦云的購買。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男人看錶女人看包,其實看得不是價格,而看得是你挑選物品時流露出的性格,和你的服裝、長相氣質搭配在一起很難描述。

總之就是你選的表能告訴別人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小心選擇哦。具體的手錶推薦有很多種,各位可以根據我的介紹對應的去看。

希望各位在多如繁星的手錶中找到最心儀最襯自己的那塊表,用它的特別來說出你的故事。


每個男人都該有一塊自己的手錶


- 完 -

現在的人比起前幾代人更注重自己的外表,男士也不例外。沒有八塊腹肌不是你的錯,但學不會穿衣之道還顧影自憐,想要穿著好看,不但要加強鍛鍊,有一個好身材,還要學會穿衣搭配技巧,那麼穿衣服就有更多的選擇,還可以提高個人形象力與氣質,一舉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