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寨頭村是全國第二大的苗寨這裡民族節日眾多,規模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民族風味濃郁,獨具特色,氣候宜人,風景獨好。被稱為千里苗寨門戶,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寨頭苗寨,瞭解不一樣的三穗風景!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寨頭村簡介

寨頭苗寨,位於貴州省三穗縣西南部,距縣城20公里。分上下兩個村,即寨頭、上坪村,隸屬三穗縣臺烈鎮管轄,是全國第二大的苗寨。寨內住有12個房族, 1122戶,4689人,素有千家寨之稱。這裡民族節日眾多,規模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民族風味濃郁,獨具特色。兩個村連為一寨,它座落在一個邊坡地帶上,幢幢的吊腳木樓房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寨腳平坦,320國道從北向南穿寨而過,西面半山腰間,一條從北向南的玉凱即65號高速公路從寨前穿山而過,南來北往的車子川流不息。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寨頭村的建築風格

寨頭村上下兩村毗連一寨,座落在一邊坡地帶上,幢幢的吊腳木樓房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吊腳樓基本是三間正房帶一間橫屋面的“偏廈”。正屋樓層一般為三層,底層為牲畜、雜物層,二層是人生活起居室,三層為糧食儲藏庫。生活起居層中間為堂屋,帶吞口,走廊較寬,置連接兩吊腳柱外拓寬一尺左右的座坊,偏廈略低於正屋一截。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寨頭村的區位優勢

一條清清的小河從西面山腳往南順流而去,緩緩地流淌著,這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大自然賜給的美,真可謂山清水秀!寨頭人也因此感到無比自豪。千百年來,苗族人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生息繁衍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寨頭苗寨被稱為“千里苗疆的門戶”。這裡地勢險要,是歷代軍事要地之一。從清咸豐五年(1855年)四月至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苗族英雄張秀眉的重將官寶牛率領10000餘名義軍在此抗清(湘)軍,官寶牛在戰鬥中壯烈犧牲。鎮守了13年的“千里苗疆”東大門才被清軍攻陷。《鹹同軍事史》中曾記敘“寨頭者,苗疆之門戶也”,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寨頭村的來源

寨頭村民據說是從也霧山遷徙過來的。原村民在發現寨頭這個地方山水清秀,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農業生產居住,故而舉寨搬遷。到寨頭居住後,人丁興旺,生活豐裕,發展成了上千戶的苗寨。寨民們覺得也霧山是寨頭的發源地,應該將也霧山龍脈接到寨頭來。但是在寨頭到也霧山之間橫穿一條石坪河,龍氣阻斷,族老們思來想去,決定在石坪河上架一座橋,將寨頭和也霧山接通通,也霧龍就可南下過橋到寨頭了。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架橋就等於將龍接過來,就等於將保護神接過來。這是誰也不甘落後啊,都爭著架橋。全寨12房長老商議,決定修一座12孔橋,代表12房族。這就是俗稱的接龍橋了。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橋是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落成的,這天全寨各房族抬豬、提著雞,到橋上迎接龍神,在橋上血淋、燒香、化紙,以示接龍。此後每年都舉行此接龍活動,緬懷苗族祖先,祈願五穀豐登,一直沿襲至今。

關於二月二

寨頭村苗族同胞重要的傳統民族節日“二月二”“禳橋節”(接龍節), 每年都要隆重舉行,寨頭十二房眾族後人以及省、州、縣新聞記者、攝影愛好者以及從各地趕來參加民族活動的領導群眾近萬餘人相聚納佬溝“接龍橋”,歡度一年一度苗族同胞傳統民族節日“祭橋節”。 當地苗族同胞殺豬宰羊,燒香祭橋,在“接龍橋”上舉行祭祀後,同時開展的鬥牛活動,跳起喜慶的蘆笙舞,用極具地方特色的苗族宴席款待遠方客人。全寨人歡聚一堂,邀請遠方來的客人圍坐在篝火邊上吃團圓飯,緬懷苗族祖先,祈願五穀豐登。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三穗寨頭村“二月二”民族文化藝術節活動內容有---“禳橋”、苗家婚俗、盤古歌、對情歌、吹木葉、苗家傳統工藝品展示等。這一天,當地苗家群眾要祭祀祖先, 向外界公開展示了他們神秘的民風民俗和富有神韻的傳統民族文化。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西江千戶苗寨還沒看夠?三穗寨頭苗寨瞭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