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10年,我還是初級醫生,不是我不努力,而是……

導讀

回答越有才,上牆越有戲。

从医10年,我还是初级医生,不是我不努力,而是…… | 医周话题

哈嘍,脈友們週末好!

歡迎大家來到《醫周話題》欄目

週一話題致敬:醫生最崇敬的醫學人物

在醫學這條歷史長河中

有數不清的前輩們

為了學科的創建與發展

默默地做著重大貢獻

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

是一個向榜樣致敬的日子

令人高山仰止的專家大咖

或是近在眼前的師長前輩

都有可能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作為一名青年醫生

你最崇敬的醫學人物是哪位呢?

脈友發言時間

@wen183:陳靜瑜院長是我最敬佩的醫生,陳院長是唯一一個從小醫院白手起家,以一己之力在最高難度的臨床領域,將中國帶入世界頂尖的醫生。

@3803193:我最崇敬我們的院長!人過中年,從自己做起,一手傳教推動全院中醫發展,為本地區中醫事業表率!

@1991512:陳灝珠,中國心血管專業的奠基人,96歲高齡還在繼續付出。

@1523875256_936:白求恩,自己是從白醫大畢業的。當時就很崇拜他,覺得一個外國人可以對任何不同國籍的患者都擁有同樣醫德。沒有個人情緒,即使這個人是敵對國家的人員,大醫精誠!

@要飯的阿福:真的很敬佩林巧稚先生!一輩子行醫,接生了幾萬個生命,自己卻無兒無女,真的是放下了自己,放下了小家,為了醫學奮鬥了終身。我沒有林巧稚的境界,只是一介小學生,也希望有自己圓滿的家庭,但是她的境界實在值得我們崇拜,把自己熱愛的事業做到極致。或許我不能放下太多,但希望在每日的工作中,都能做到“盡力”二字,無愧於心!

週二話題從醫十年,你想過放棄嗎?

科研就像頭上懸著的劍

白天臨床,晚上論文

醫療服務價格低

陽光收入少的可憐

回扣、紅包成永遠的痛

醫患關係複雜,心力交瘁

……

這些壓力,每一個都可能成為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醫10年,你有想過放棄嗎?

脈友發言時間

@LISTEN512314:剛剛畢業一年,和女友一起考過執業醫師,而她卻因為面對生命的責任和巨大的壓力想要辭職(有責任心卻成了軟肋),即使去幹服務生,也不想每天精神緊張,熬夜、掉頭髮、皮膚差,我該怎麼勸她,是走是留?長輩們請給我們方向!

@muyisheng:能走就走,不能走就踏踏實實地幹,做了二十多年的醫生,仍然想改行。沒有一天節假日,有的是看不完的病人,雖有治癒病人的喜悅,同時也有對親人的歉疚。

@魅力麒麟:同樣從醫十年,我還是初級醫師。考試對我來說不算什麼,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因為一紙“五年制專科”畢業證,多少次被拒絕考試,讓我連一份穩定的工作都難找到。這十年來,為了所謂的“理想和追求”,我只能在私人診所無證行醫。前年,陳ZHU下臺了,我終於可以報考執業醫師了,本以為有了執業證就可以找個穩定點的工作,還特意在2014年選擇去進修。現在進修結束了,找工作才發現,現實根本不是骨感,而是骷髏!5K的工資,在深圳。我不知道怎麼養家餬口,我還在猶豫中……

週三話題除了“盡力了”,我還能做什麼?

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人

有可以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

醫生可能是別人羨慕的職業

但也有他人理解不了的苦惱

在醫療科技進步如此之快的今天

面對那些讓我們無能為力的疾病

當看到一箇中年男子衝自己哭泣時

當盡力了卻依然改變不了什麼時

除了當一名傾聽者還能做些什麼呢?

在臨床工作中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脈友發言時間

@快樂兔子:現實中當醫療科技無法讓醫者對一些疾病做出有效措施時,做個傾聽者,對其加以精神撫慰也不失為一種善舉!

@kuyu_228:每當遇到此類事情,只是做一名傾聽者也是好的,但就怕有的人失去理智,讓你創造奇蹟,讓你把她醫好,那就悲催了。

@yssddd:相比患者,醫生可能需要更加理智、冷靜。

週四話題求職季:分享醫生的避坑指南

又到一年畢業季

每逢春暖花開都是找工作的熱潮

當應屆生拿著畢業證書

懷揣著對未來的熱情和期許

真正走進社會後

才發現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模樣

對於醫生來說

提高醫術自然很重要

但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平臺

更是關鍵中的一步

你在求職中遇到過哪些坑?

又有哪些「避坑指南」呢?

在線等,挺急的!

脈友發言時間

@3810557:入職前,醫院跟你說本醫院有什麼福利、待遇,怎麼怎麼好,比如說住房的問題。入職後發現什麼都沒有,他們就說在建設中,然而一建就是好幾年,遙遙無期。

@1545550809_511:入職前可以適當側面瞭解一下工資,發展錢(前)途,還有人際關係,大醫院很多時候還要面臨站隊。上海剛入職可以申請公租房,離單位近,租金也便宜。

@shmily1103:我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選專業就被坑,當時什麼都不懂,想幹婦產科,可是醫院給出的崗位是兒科、眼科、影像、急診,都是些小科,沒有大內大外,我們一行九人都被分在了邊邊角角的科室。到現在醫院也只重視大內大外、婦產科,從來沒有為我們兒科考慮過,工資獎金少,院長一句話你們不掙錢嗎?無話可說回來了。

通過國家職稱考試

3篇論文,1個市級課題

學分連續5年不能間斷

每年花50元上政治課

英語與計算機考試及格

並且還要下鄉1年

以上為某省主治升副高的必備條件

你沒有聽錯,缺一不可

對臨床真正有用的可能只有第一條

大家一起來盡情吐槽

脈友發言時間

@pinpin200520:我們縣主治升副高的條件:1.通過國家考試;2.3篇論文;3.學分連續5年,不能間斷;4.英語及計算機。最重要的是論資排輩輪到你有沒有資格。

@baibofeng:什麼都是形式主義,為了晉職稱而考試,說白了就是為多拿點生活費,讓醫生這麼累,哪裡還有心思搞科研啊。

本週話題這裡就結束了

還有想要說出自己觀點的脈友們

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下週的話題

依舊會推送在每日頭條尾部

歡迎大家在傳送門處留言

我們將會選取精彩的留言一同分享

回答越有才,上牆越有戲

我們下週再見!

从医10年,我还是初级医生,不是我不努力,而是…… | 医周话题

精彩回顧

➤ 基層醫療費用迅猛增長,都到哪兒去了?

➤ 無國界醫生自述:和我並肩工作的阿富汗同事,被美軍炸死了

➤ 德雲社演員眾籌100萬背後:50元包寫催淚文案,假病例隨便買……

➤ 過河拆橋還是依法維權?醫生外院會診,事後卻被患方舉報……

戳這裡,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