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5月17日,受第十五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藝術節邀請指揮巨擘艾森巴赫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及新銳小提琴家陳銳將來到深圳音樂廳,演繹韋伯《魔彈射手》序曲、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及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強強連手,登峰造極

1946年,西南德廣播巴登-巴登與弗萊堡交響樂團成立。1948年,奧地利指揮家漢斯·羅斯鮑德(HansRosbaud) 成為樂團第一位首席指揮。羅斯鮑德之後,指揮家艾內斯特·布爾(ErnestBour) 出任樂團首席指揮。他指揮樂團完成的作曲家György Ligeti 作品《Atmosphères》,被收錄在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為這部載入世界影壇歷史的經典電影錦上添花。著名指揮家邁克爾·吉倫與西南德廣播巴登-巴登與弗萊堡交響樂團在1986年至1999年之間的長期合作也備受關注。作為首席指揮,他在那一時期帶領樂團大範圍擴展了演奏曲目範疇,獲得了由樂團授予的“桂冠指揮”稱號。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組建於1945年,這其中,指揮家羅傑·諾林頓爵士在樂團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自1998年起擔任首席指揮,為樂團建立鮮明的風格和形象。評論界把他們之間極為有成效的合作讚譽為“斯圖加特之聲”。除此之外,斯圖加特廣播交響樂團也是國際上各大知名音樂節和重要活動的常客。

2016年,兩支交響樂團正式合併成為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它不僅繼承了兩支樂團的傳統,更是將樂團的特色完美融合併發揮出來,成為歐洲廣播交響樂團的翹楚。樂團的演出作品風格廣泛,也擅長對古典音樂史中經典的作品和表演形式進行全新演繹,今年5月將開啟的中國巡演,是“全新西南德”首次亮相在大中華地區。

榮譽等身,當紅樂團

執棒此次巡演的艾森巴赫是當今古典樂壇炙手可熱的鋼琴家和指揮家,曾數次獲得格萊美大獎和西門子音樂大獎等國際獎項。艾森巴赫以曲目廣博、演繹深刻而聞名樂壇。在作品的詮釋上,他完全堅守德國傳統,並有鮮明的屬於自己的風格特色。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指揮: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

1965年,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參加了在琉森舉辦的克拉拉·哈絲姬兒鋼琴大賽並獲得了第一名。自此,他開啟了自己作為鋼琴獨奏家的演奏生涯。他廣受世界知名音樂殿堂和交響樂團的青睞,受邀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指揮家喬治·賽爾、赫伯特·馮·卡拉揚,這兩位是對他音樂事業影響至深。在漢堡音樂學院完成指揮學業後,艾森巴赫於1972年開始了作為指揮家的事業,1

975年首次在北美登臺,與舊金山交響樂團合作;此後他繼續指揮美國的紐約愛樂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克里夫蘭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和歐洲的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他也是薩爾茨堡、唐格爾伍德、拉維尼亞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等國際音樂節定期邀請的指揮家。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小提琴:陳銳

陳銳作為梅紐因小提琴比賽和伊麗莎白女王大賽的雙料冠軍,如今亦是古典樂界的耀眼新銳,還被留聲機雜誌評為“值得關注的音樂家”。他們將攜手奏響樂團首次訪華的輝煌篇章。陳銳曾與多個世界頂尖的交響樂團,如倫敦愛樂樂團、美國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合作。2012年,陳銳受邀在諾貝爾獎電視直播音樂會上為獲獎者和瑞典皇室演奏,成為了參與該盛會最年輕的獨奏家。他的首張炫技小品合集《Virtuoso》更是獲得了德國古典回聲大獎。

經典傳世,餘音繞樑

《魔彈射手》是由韋伯創作的三幕歌劇。劇本由金德(Friedrich Kind)根據德國民間故事改編而成。1821年6月18日在柏林上演。韋伯在他的日記中提到,對於這場演出,聽眾們的熱情高漲、令人難以置信;聽眾要求再演序曲和民謠部分。歌劇的序曲十分有名,常常在音樂會上作為單獨曲目演奏,其以奏鳴曲形式開始,管絃樂運用自如,圓號和單簧管的出場尤為精彩,序曲包含了歌劇中大部分主題的旋律,並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極具原創性。華麗的段落產生了無法抗拒的效果。儘管上演過無數次

,《魔彈射手》(Der Freischütz)序曲仍舊經久不衰。柏遼茲評論道:“這首序曲是冠冕堂皇的女皇。這是喚起新的創作的典範。”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創作開始於1838年。這位時年28歲的天才正在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的指揮,當時的樂團首席小提琴手叫斐迪南·大衛(Ferdinand David),這首協奏曲就是為他創作的。門德爾松原計劃第二年首演這首協奏曲,誰知卻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那就是信心不足,門德爾松感到自己無法創作好這部作品。整整6年時間,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一直沒有問世,直到1844年,門德爾松最後一次訪 問英格蘭歸來,靈感突然眷顧,才最終寫完了樂曲。作品於1845年首次上演。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中,這一首是最為著名的,與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並稱為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全曲分三個樂章,按照作曲家的要求,要不間斷的演奏,作曲者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圍的快速流動被切斷。有不少評論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是一首女性氣質的協奏曲,溫婉多情,有時還流露著一點點的感傷。整部作品充滿了柔美的浪漫情緒和均勻齊整的形式美,

小提琴的處理手法精妙絕倫,旋律優美,技巧華麗,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不僅是門德爾松最傑出的作品,也是德國浪漫樂派誕生以來,最美麗的小提琴代表作。有人甚至認為部作品是小提琴協奏曲的“壓卷之作”。

樂史名作,經典再現

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紀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出生於布拉格(時屬奧匈帝國,現屬捷克)內拉霍奇夫斯鎮,早年入布拉格音樂學校,畢業後進行音樂創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在此期間他受到祖國民族復興、發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響,接觸了西歐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應邀在美國紐約音樂學院教學並任院長,後回國任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1904年去世。

古典鉅獻| 艾森巴赫與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

《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這是德沃夏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紀民族樂派交響曲的代表作,在整個音樂史上也是不容忽視的傑作。1892年到美國後三個月,德沃夏克開始為這部交響曲起稿, 1893年5月,交響曲總譜完成,這年的12月,第九交響曲在紐約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應薩爾伯夫人的請求,德沃夏克在出版第九交響曲時加上了“來自新大陸”的副標題。

作為民族主義音樂家的德沃夏克一向珍視民間音樂的節奏、旋律,對黑人音樂的評價更是充滿熱情,對這塊迅速發展的土地上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命運深表同情,這些在《第九交響曲》裡都有情緒化的表現。德沃夏克在美國儘管待遇優厚工作愉快,但他總在懷念遙遠的波希米亞家鄉,《自新世界》交響曲裡也大量地寄託了懷鄉情緒,表現最突出的是第二樂章,這一樂章是整部交響曲中最為有名的樂章,經常被提出來單獨演奏,其濃烈的鄉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處他鄉時,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的體現。整個樂隊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區合奏出充滿哀傷氣氛的幾個和絃之後,由英國管獨奏出充滿奇異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題,絃樂以簡單的和絃作為伴奏,這就是本樂章的第一主題,此部分被譽為所有交響曲中最為動人的慢板樂章。

事實上,也正因為有了這段旋律,這首交響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愛。這充滿對故鄉無限深情的美麗旋律,這個主題被後人改編成各種器樂獨奏曲,還填配歌詞,在許多國家傳唱,歌詞內容大多是懷念家鄉。在中國,二三十年代就已進入學堂樂歌的《思故鄉》就是它的改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