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晚清大臣舊照,周馥深得李鴻章賞識、戴鴻慈軍機大臣


1889年8月,調署湖廣總督,除了1894年和1902年兩度赴南京暫署兩江總督外,長期經營湖北,大舉興辦洋務,迅速成為洋務運動後的重要首領。1898年,張之洞作《勸學篇》反對變法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張之洞參與"東南互保"。1906年晉協辦大學士,有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戴鴻慈、端方在美國考察憲政時的照片

戴鴻慈,字光孺,號少懷,廣東南海人。1876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歷任禮部、戶部侍郎,法部尚書,經筵講官、參預政務大臣,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太子少保等職。1905年,出使歐美考察政治。回國後極力主張以立憲政體代替專制政體。改刑部為法部,戴首任尚書。他還提倡中國要富強,必須固邊疆、振興實業及開礦、興學、修鐵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開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

戴鴻慈、端方在美國考察憲政時的照片

中日甲午戰爭後,劉坤一以欽差大臣身份駐守山海關,節制關內外陸軍,一戰而敗。 1895年強學會成立,他致函各省督撫,表示支持,並捐五千金列名入會。維新運動起,他攻擊康、梁變法,但又反對廢黜光緒帝。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劉坤一與張之洞等聯合倡導"東南互保"。1902年卒,追封一等男爵,贈太傅,諡忠誠。

張之洞,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自號抱冰。直隸南皮人。1863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1880年授翰林院侍讀。次年擢內閣學士。1881年底,張之洞被任命為山西巡撫,開始向洋務派轉化。1884年,任兩廣總督,積極籌備戰守和支持福建、臺灣、雲南等省的抗法鬥爭。

周馥(1837-1921),字務山,號蘭溪,安徽人。諸生出身。咸豐末年,避戰亂到省城安慶。1862年春,李鴻章組建淮軍。周馥應募,深得李鴻章賞識,即“招往辦文案”。從此,他跟隨李鴻章辦洋務達30餘年。成為淮系集團中頗有建樹和影響的人物。1902年,周馥升任山東巡撫,並加兵部尚書銜。1906年,調任閩浙總督,未到任。又調補兩廣總督。次年,以年老多病,奏請“回籍就醫”。1921年8月21日病逝於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