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兒遠赴浙江打工後,陝西64歲大叔將大山裡的生活過成了世外桃源


有一定歲數和生活閱歷的朋友都能感悟到:人在不同的階段,就有不同的心態,對人生和生活的態度也就不一樣。與年輕時年輕氣盛相比,很多人歲數大了,對生活的慾望就會少很多,逐步趨於平淡,樂於安靜,也看淡和看開了很多人和事。64歲的農村老漢寇代軍大叔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妻兒外出打工後,他一個人守著家,雖然沒有人做伴兒,但也過得悠哉而幸福。他說自己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也非常喜歡住在山裡的田園生活。

寇代軍是陝西安康石泉縣後柳鎮漢陰溝村人,今年已經64歲了,他坦言自己屬於典型的晚婚晚育,妻子比他小很多。27歲的兒子和21歲的女兒跟隨妻子遠赴浙江打工後,家裡就剩下了寇代軍一個人,他也像中國無數的留守家庭一樣成了留守大軍中的一員,只是與別的家庭不同的是,他們家是妻兒外出打工,他負責留守照料家裡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要照顧好自己。

寇代軍的家在半山腰上,遠遠的就能聽到狗叫雞鳴聲,非常的接地氣,也很有農村的生活氣息。寇代軍說這個老房子是他1980年花了三千元修建的,雖然是土胚房,但冬暖夏涼,住習慣了,也住出感情來了,他非常喜歡住在這裡。


寇代軍說,除了山上的老房子,他們家還在山下的集鎮上購買了新房子,妻子和兒女外出打工後,他一個人更喜歡住在山上的老房子裡,只有過年妻子兒女回家的時候,一家人才會在新房裡歡聚。

雖然是一個人住,但寇代軍也閒不著,因為他在家種了1畝土豆、3畝核桃、4畝玉米,還養了一些豬和雞。“忙了一輩子了,哪裡閒的住呢!當你真閒的住了,估計也快倒下了!咱莊稼人,一輩子就是勞累的命!年輕時為自己和家庭,老了就是為了兒女!”寇代軍滿懷深情地說道。

平日裡,寇代軍除了種地養豬餵雞外,最喜歡和左鄰右舍聊天解悶兒,他說自己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留守生活,對於女兒,他希望孩子們有更美好的未來。圖為住在對面山坡的聾啞大叔和寇大叔“聊天”,聾啞大叔聽不見不會說,但就是喜歡到寇大叔家來找他“聊天”,也許,這也是山裡人打發寂寞的一種方式吧,畢竟人的屬性更喜歡群居。


值得一提的是,寇代軍雖是一個人住沒人管束,雖然每天干農活弄的全身都是泥土,雖然土胚房已是老房子也很簡陋,但他不但將一個人的日子過得井井有條,還將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圖為雖然牆壁已經被煙燻黑了,但鍋臺被寇代軍擦拭的乾乾淨淨。

“有的孩子雖年輕,住著闊氣的大房子,出門穿得也像模像樣,但不一定能將家裡收拾的很利索;有的人可能獨居寒室,但可能將個人的小家收拾的一塵不染。一個人能將日子過成啥樣,關鍵看個人習慣和喜好!”寇代軍說道。圖為寇代軍的臥室和床鋪都很整潔,一看就是利索的講究人。

寇代軍家裡的冰箱擺放著不少食品,他說有的是妻子和兒女過年時給自己買的,有的是平日裡妻子和兒女給自己郵寄的,也有的是自己下山時購買的。對此,寇大叔很知足又幸福地說道:“其實他們也不用為我操心,歲數大了,對吃啥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一個人也吃得不多,光我自己種的就吃不完。”編後語:等我老了,也離開城市,找一個山頭,蓋一個小屋,過那種清淨悠哉又沒有紛爭的生活。若喜歡,敬請轉發圖集,關注上方“北疆記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