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業教育給中國的一些啟示

美國職業教育給中國的一些啟示

導讀

每當提起中國的職業教育,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提出德國的“雙元制”進行比較。然而, 卻很少人會提及到美國的職業教育。本文談及目前美國職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對中美職業教育進行初步的對比。中國的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仍有進一步的融合的更大想象空間,相信可以從美國的職業教育中借鑑一些經驗。

美國職業教育現狀

雖然美國沒有明確將社區學院定義為職業教育,但從針對的學生人群、課程設置以及學生的就業定位來看,其與我們熟悉的職業院校有高度相似之處。

社區學院往往都是公立,兩年制,學生通常獲得associate degree,即“副學士”,或者證書。從2014年起,少部分大型社區學院也開始提供本科學位。目前,全美有1000餘所社區學院,近550萬註冊學生,相當於有約35%的大學生都在社區學院體系內。比較主流的專業包括護士、會計、計算機支持(Computer Support)、法務助理、廚藝等。

社區學院旨在為當地的就業市場提供技能型人才,走讀型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和周圍社區及僱主有更強的連接。在經濟低迷、失業率較高的時期,一部分本科文憑持有者甚至會選擇在社區學院以較高的性價比重新學習一門技能。

美国职业教育给中国的一些启示

社區學院的痛點仍然存在。儘管持高中畢業文憑就可直接申請入學,且學費被優惠政策大幅度減免,從2010到2018年,社區學院的註冊人數卻以1%~3%的速度連年下跌。主要原因來自於極低的完成率,兩年制的學習,三年之內能夠順利畢業的人數不足20%。這是由於大部分學生來自於低收入家庭,就算學費被大幅度減免,學生仍需要至少一份兼職支持課本費用和生活成本。

儘管是社區學院,學生畢業所需的學分依然被嚴格地規定,其中大部分學生由於數學能力不足,在假期也需要參加特殊的“補救學習”(remedial work),不靈活的課時制度對於經濟能力侷促的學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再加上沒有在全職工作上導致的機會成本,很多學生髮現短期成本大於收益時會選擇離開校園。州政府的經費緊縮導致部分社區學院無法按照承諾提供專業課程也是原因之一。

美国职业教育给中国的一些启示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MOOC課程同樣無法解決這一問題。Udacity曾經在社區學院中開設項目,發現學生的完成率要遠低於自律性更強的普通本科生。事實上,缺乏輔導老師的關注和監督,也是社區學院低完成率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新型的職業教育機構應運而生。非營利機構中,IBM在2011年首創的P-Tech模式讓學生完成9年級到14年級(即高中畢業後兩年)的一貫制學習,不僅可以收穫常規的副學士學位,還可以學到IT、先進製造、醫藥健康和金融領域中的實用技能。

目前,這樣的P-Tech學校在全世界已有119所。而在營利性領域中,編程訓練營(coding bootcamp)和線上大學是兩種最主要的機構類型。一方面有以Fullstack Academy、General Assembly等為代表的IT技能訓練營,旨在通過線下高強度的集訓練習幫助零基礎或基礎較弱的學生掌握就業所需技能,並通過收入分成或延後交付學費等方案降低入學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制的編程學校Make School目前已經拿到傳統需要四年才能獲得的本科學位的授權,證明其對於美國高等學歷教育的顛覆有了主流的認可。

另一方面,線上大學開始興起,主要針對於美國超3000萬曾經上過大學,卻出於種種原因沒能獲得學位的群體。這類機構的目標清晰——以更短的時間和更低的價格幫助學生“回爐重造”。

以擁有近10萬名線上學生的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為例,其提供商務、教育(包括早教和特殊教育)、IT和健康四種強職業導向的本科和碩士學位,不對學分和課時進行硬性要求,僅以學生是否能夠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水平為評判標準,同時輔以1對1的教學輔導服務保障效果。這類學校的成功也給了美國其他大學通過線上項目完成規模化的動機,促成了以2U、Noodle為代表的線上學習管理平臺(Online Program Management)的興起。

中美職業教育市場對比

與中國強政策引領的職業教育體系不同,美國職業教育的演變更多是市場選擇的行為。美國高等教育資源相對中國更加飽和,在中國一部分學生依舊對高等學位趨之若鶩的時候,美國學生開始質疑副學士學位和本科學位的價值。

競爭日趨激烈、需求方買單意願走低,刺激機構將原本兩到四年的全職項目,解構為靈活化、線上化、職業導向化的教育產品進行“銷售”。不論是允許學分轉換的MOOC、IT技能集訓營還是線上大學的出現,都是傳統教育被解構的產物。而線上學習管理平臺等To B類學習管理平臺的興盛,也標誌著產業鏈的逐步完善。

在這些大的趨勢下,我們也觀察到一些小的趨勢,例如:Handshake等平臺逐漸替代了美國大學中的就業輔導服務,幫助僱主以更高效的方式提前挖掘人才;Capella University等線上大學開始開設線下小型校區,向線上課程 + 線下個性化服務/小組學習的模式過渡,這些趨勢可能都會逐漸構成未來職業教育理想形態的雛形。

回過來看中國的職業教育,可以明顯看到政策方和實際需求方兩種影響下導致的斷層。校外的職業教育欣欣向榮,校內的職業教育雖然在努力推動革新,但成果較為緩慢。

筆者認為,中國職業教育被賦予的戰略意義,可能成為了其快速創新道路上的負重。例如,學校被大力倡導開設早幼教、養老護理等學科,目的是想用專業人才的儲備倒逼產業的進步,但是與現在的市場實際需求卻略有脫節。而美國的職業教育多圍繞IT、商務和醫護展開,也比較符合其產業特點。

我國的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會有進一步的融合的更大想象空間。隨著高等學歷的普及化和校外職業教育滲透率的提升,中國成人學生對於自己期待什麼樣的教育產品會有更強的感知。到那時,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或許也會像K12一樣,發展成為具有更高“消費品”屬性的市場,更多具有被

互聯網和技術革新化的可能。

美国职业教育给中国的一些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