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達5.68萬億,產生了哪些“牛股”?

創業板10週年觀察①|市值達5.68萬億,產生了哪些“牛股”?

10年前的今天(2009年10月23日),創業板正式開板;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集體掛牌,啟動創業板的市場交易。

創業板在10年的發展過程中,公司數量已從28家增加到773家,總市值達5.68萬億元。其中,邁瑞醫療、溫氏乳業等4家公司市值超千億元,25家公司市值超過300億元。有19家公司漲幅超過10倍,其中,康泰生物、愛爾眼科、泰格醫藥等3家公司漲幅超20倍。

10年來,創業板聚集了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寧德時代、樂普醫療、智飛生物、東方財富、溫氏股份等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企業。創業板公司超九成為高新技術企業,超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七成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產業升級轉型,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從28家到773家,創業板發生“質的飛躍”

據南方+記者統計,截至2019年9月30日,創業板市場共有773家上市公司,佔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20.84%;總市值為5.6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10.23%,已成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09年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掛牌以來,創業板累計通過IPO募資達4040億元,再融資金額(含重組配套融資)3418億元,股權融資總額累計達7458億元,直接融資投向創新創業領域,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創業板不允許公司使用募集資金進行高風險投資,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發展主業、支付併購對價、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等,將資金引入實體經濟的作用明顯。

回顧2009年,創業板沒有一家公司年收入超過30億元或淨利潤超過5億元,經過十年發展,2018年營業總收入超過30億元的公司有93家,淨利潤超過5億元的公司有45家。2019年上半年,創業板實現淨利潤1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69家,其中128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高新技術企業扎堆聚集,生物醫藥領域表現搶眼

目前,創業板超過九成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八成擁有自主研發核心能力,超過七成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中國新經濟集聚地、科技創新企業的主要上市板塊。

讓資本市場為創新服務,原本就是創業板的設立初衷和使命。20世紀90年代,中國全方位改革開放格局逐步形成,並進入 2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創業板應運而生。

不同於A股產業結構,創業板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的板塊特色明顯。2004年中小板開板之前,A股上市公司中重工化產業、房地產、金融業及其他傳統制造業占主導地位;2009年創業板開板之前,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佔比不足26%;然而,2019年9月末,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佔比已提高至45%,前三大市值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 邁瑞醫療、愛爾眼科、樂普醫療、智飛生物等生物醫藥領域企業的表現尤其搶眼。

在549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尤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為代表的產業聚集效應明顯。 創新企業集聚,研發實力硬核,近十年創業板公司平均研發強度超過5%,2018年更有91家公司的研發強度高於10%,研發投入持續高於A股平均水平,為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記者】張豔

【策劃統籌】謝美琴 陳穎

【作者】 張豔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經濟部自營號~289財經熱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