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要說起各地的商業街、美食街,通常情況下都喜歡起個通俗好記的名字,博個好彩頭的同時關鍵是讓人容易記住。可如果你要去了合肥,一定會覺得意外,因為這裡的特色商業街“嫌棄”通俗字而偏愛“生僻字”,怎麼說呢,就是這街道的名字怎麼難念我怎麼起,別說一般人不認識,就是大學教授也有可能被難住。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偏愛“生僻字”的城市。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也是皖江城市帶的核心城市。素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譽。或許正是因為有著悠久的歷史,合肥的街道名稱顯得特別有文化,你要是沒文化就不會念。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位於合肥市寧國南路與水陽江路交叉口的罍街,是合肥市最大的惠民夜市,這條街應該是最早的“生僻字街”。罍讀lei ,你讀對了嗎?罍街以尋根安徽飲食文化為己任,是當地一條很有特色的美食街。“罍”的意思是指古代的酒器,用做美食街區的名字,倒也有些文化內涵和韻味,跟這條街的經營內容還是很吻合的。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我們再來看看位於合肥新站區磨店職教城夢溪路與學府路交口的黌街。這個“黌”字兒著實難住了不少的遊客。黌讀hong,是古代對學校的稱謂。《後漢書·仇覽傳》有載:“農事既畢,乃令弟子群居,還就黌學。黌街周圍有19座高等院校,定位就是要成為合肥唯一科教文化特色街區,因此這個名字起的也是恰如其分。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黌街的裝飾復古又不失創意,滿街的燈籠並不是那種很俗氣的大紅燈籠,而是富有設計感,又帶有江南的韻味。週末這裡是學生們逛街的好去處,你會看到三三兩兩的學生,或情侶,或閨蜜,在這裡購物,品嚐美食。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作為一個吃喝玩樂為一體的特色街區,每個來合肥的人都聞名而來,打個卡,逛一逛。而黌街街區旁邊除了有多路公交經過外,未來還可以乘坐地鐵3號線到達這裡。此外黌街還擁有水街、廬州書院、少荃祠、合肥科教人文主題公園,還有龔家祠堂、少荃祠,妥妥的科教文化特色街區,合肥人說,這裡就是科教之城的文脈記憶!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安徽最偏愛“生僻字”的城市,街道名稱太生僻,遊客見了都犯蒙

由此可見,合肥是多麼偏愛“生僻字”了。坐落於馬鞍山路與太湖路交口綠地瀛海大廈,一個佔地超過3000平方米的全新美食街區叫簠街;大學城附近還有一個簋街,這兩條街的名字你會念嗎?留言告訴我吧。關注:路燈攝影,每天為您分享旅途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