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舊影:1941年,老北京街頭的炸醬麵館、爆肚攤和餛飩挑子


在北京,炸醬麵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它是老北京人非常鍾情的一道傳統麵食,就像小面之於重慶,燴麵之於河南(更多各地民國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這是1941年的一家北京麵館,麵館的師傅正在揉麵

師傅在檢查面揉的程度

開始抻面,抻面下出的麵條,才地道

麵條下鍋煮(更多各地民國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撈麵過水

煮好的面上桌,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放上炸醬和菜碼

這是北京街頭的另一種風味小吃——爆肚。看上去攤上的夥計非常整潔

爆肚的主要食材是鮮牛肚或鮮羊肚,經營者多為回族朋友(更多各地民國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夥計將肚片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

出鍋後的肚片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而不油膩,享後唇齒留香

1941年,北京街頭的餛飩挑子(更多各地民國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舊時的餛飩鍋很講究,中間立著一個鐵箅子,一邊煮著大豬棒骨,一邊煮餛飩

老北京人不說“吃餛飩”,叫“喝餛飩”。 餛飩挑子沒有板凳,顧客都是站著喝,儘管如此,在當年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吧(更多各地民國老照片,盡在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