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課題:

人物頭像寫生(男女青年)

年級:二年級

課時:16課時

工具:鉛筆

尺寸材料:4開素描紙

寫生頭像是附中素描的重要一課。教學中要求學生掌握頭部的解剖知識,嚴格把握和描繪出頭的鮮明形象特點並理解頭與頸項、雙肩的結構關係。結合解剖課程,研究頭部結構的基本規律與特點及其在空間中運動所形成的透視規律,從而使學生獲得對頭部結構較完整、清晰的認識。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一、擺模特:

教師擺作業是重要的第一步。以圖為例,這位女青年是一位大學生,整個臉形特點和五官特點簡明生動,輪廓結構清楚,並具有當代大學生的氣質。為了便於深入刻畫,選用了自然光線(天窗頂光和窗戶側光),沒有大的陰影和強烈的黑白對比。通過布光強調出頭部形象的形體特點與結構關係。如此處理,是為了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讓他們明白寫生頭像的要求是什麼,以避免學生在畫寫生頭像時,過分地將主要精力放在光影的處理上面。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二、位置的選擇:

有經驗的教師不是從學生動手畫時才輔導,而是從學生們一見到對象就開始指導。要告訴學生從一見到對象,就要用最大的激情去觀察、認識對象,憑著直觀的感受在心裡先畫一幅作品,去尋找最能表現出對象特點的角度,而不是一坐下便急忙畫起來,見到對象的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應該使之保持在整個繪畫的過程之中。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三、起稿:

與靜止不動的石膏像不同,寫生頭像的難點主要在於:

1、對象稍稍動一點,整個結構、明暗關係全變,充滿生機的真人模特兒不可能一動不動,於是常有人把對象關係畫錯了。這是未能把在石膏像學習中掌握到的基本規律,活用到寫生頭像中來的緣故。

2、真人形象、結構的偶然性較多,不可能長得十分標準,有些結構可能有些含糊。這就要求學生掌握規律去主動塑造。

3、真人膚色的深淺常干擾了學生對明暗關係的把握並被生動的細節所吸引,而忽略了正確的體面和明暗關係。或過於概念地處理明暗關係,忽略對象細節生動性所體現的生命力、氣質、精神的表現。

當選定位置後,就要開始動手在畫紙上構圖和輪廓了。首先勾畫出頭部在畫面中的大小比例位置,盡力畫出頭部的造型特點與動態特點,並要注意構圖適當。當然,這一步應從整體著眼、局部入手,同時鮮明地畫出頭像的基本形特點、五官特點,並處理好頭部與雙肩的銜接關係

要找出在特定透視角度下頭部的各個面的關係。如顏面(上至前額的二個額結節,左右額骨和下頜)、側面(線、顴骨、下頜及頭部後側),上面(顳線、額結節以上)、或下面(下頜骨以下)。在刻畫推敲五官位置時,先應找到頭像中部的輔助中軸線(雙眉中間,鼻骨當中,人中,嘴唇中間及下頜骨中間至頸窩),因為五官都是兩邊對稱的。同時還要找出雙眼的內、外眼角到耳朵上端所連成的一條線,鼻翼根部與耳的下端的一條線。弄明白這幾條橫的線與頭部的中軸線相交而形成的透視變化,以確定頭部的方向,及在透視變化中五官,頭髮的結構與髮型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常用一些比喻,來提示學生對人物頭部造型特徵的關注。如:這個頭部象“梨”,那個象個“鴨蛋”,使學生對頭部有更強烈的整體造型意識,而這些造型落實在結構上,則主要是由顱、額、顴、上頜等的結構特徵構成。同時,還應提示學生注意,人物情緒、氣質、個性特徵,又常在眉、眼、嘴角等部位的微妙變化中流露出來,要把頭部理解為是處在一個立方體框架中的形象,這些都要提醒學生去認真體會、分析。

“三庭五眼”,“一個巴掌半個臉”,“雙耳齊眉及鼻尖”,“立七坐五盤三半”,“一頭擔兩肩”,“臉部五嶽”(指額結節、鼻、下頦、雙額等五個高點),“三星定準”(雙眼及鼻下端),“一腳一個頭”等等關於人體造型比例關係的流傳口訣,雖然不能精確描述,卻提出了一個簡明框架,在實際應用時,可以幫助初學者有效地處理這些關係,在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這些方法,會幫助學生儘快掌握人物基本的造型規律。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四、深人刻畫:

當確定了頭像的基本造型和五官特點,頭部的體積、比例之後,就需要認真深入研究形體結構及體面的來龍去脈並加以塑造如果把一幅畫的製作過程簡化為“慢、快、慢”三步驟的話,那麼現在就該“快”這一步了。第一步因需選擇位置、定角度、構圖及起輪廓,思考的多,動手則少,反映到畫面效果上就顯得較慢。而到了這一步驟,則應多動手,在畫面上反覆推敲,刻畫塑造形體。並要求學生頭腦冷靜、清醒、邊畫邊要認真觀察研究,不斷修改、完善,深入刻畫進去。深入過程應在已建立的基礎上進一步刻畫,把五官形體的起點,經過的部位和止點盡力交待清楚,注意應處理好五官的形和結構的轉折及與周圍部位的銜接。例如,畫眼睛要注意與鼻樑、眉弓、額骨和顏面的銜接關係;畫鼻子要注意與眉弓、雙眼、上嘴唇、人中和顏面的銜接關係,畫嘴要注意左、右嘴角、唇線及上、下頜的銜接關係,畫耳朵要注意額弓、下頜角和頭髮的銜接關係;畫眉毛注意和眉弓、眼睛、鼻骨線及前額的銜接關係。這樣總是在結構的起伏上用筆,這就叫畫在實處。由淺入深,由大到小,逐漸把形體塑造起來。再有,對象不同部位的質感的描繪也是重要的,如骨骼明顯凸起處,肌肉豐滿處,眼睛的透明水晶體和頭髮的質感都是不同的,在處理時要區分開在處理頭像與環境空間的關係時,要意識到能把雙手繞到頭像後面碰在一起,就是說要有空間。要比較背景空間的明暗調子與臉部明暗調子的關係。並在畫面上結合構圖、透視儘可能恰如其份地表達出來,一味塗黑或靠局部的明暗對比都不足取,所以在畫背景環境時不能局部塗明暗,而是在頭像的前後左右同時畫。同時,這一步要求把自己對頭像的認識、理解和所看到的東西儘可能既充分又有重點地畫出來。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五、統一調整:

這一步就到了“慢、快、慢”的後一個“慢”字了。最後的調整畫面是作品成敗的關鍵一環。動腦思考多,而動手少了。首先從整體觀察開始,努力追憶最初的印象,以及作畫過程不斷加深的認識與理解,強調五官特點的部位,進一步概括調整細節,使其服從整體。調整畫面色調,明確亮部與暗部的轉折與銜接,處理好頭像和環境的關係。當然,這還包括對對象精神狀態與氣質的把握和表現。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檢查:

1、頭部的基本形特點和五官特點是否明確,對象的精神氣質把握得是否準確?

2、結構是否有力?明暗關係黑白灰層次變化是否合適?不同質感是否表現出來?

3、形體結構是否鬆散,缺乏聯繫?顱頂枕部、頭頸的比例與銜接是否準確?耳的位置是否符合結枘透視關係?動態的把握是否合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課題:寫生人物頭像

年級:四年級

課時:4-8課時

工具:鉛筆/木炭條

尺寸材料:4開素描紙

四年級短期素描頭像作業教學,通過反覆練習,旨在訓練學生在短時間內,準確而又生動地塑造頭像的能力。是對學生在附中四年來素描學習中所掌握的造型能力和對形體認識與理解程度的集中訓練與檢驗。

這段教學繼續培養學生整體地、立體地觀察對象,提高塑造形體的能力。同時在基本訓練中也注意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使學生能把握造型的意味。

一、總的要求是:

作業要具有“準確性”、“生動性”、“鮮明性”和“具體性”,並要求比較熟練。

1、大的基本形要準確

2、特徵鮮明

(1)體塊飽滿;

(2)大面明確;

(3)明暗交界線要準確豐富;

(4)輪廓線處理要有空間厚度感;

(5)有方有圓,有骨有肉,塑造結實,生動傳神。

3、要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

4、在畫頭像的過程中要注意頭部的幾何結構和解剖關係。

5、要繼續糾正觀察方法問題:

(1)要有總的感受、總有形象感,並從中發現妙趣;

(2)互相比較、在整體之中找出各部分之間的聯繫;

(3)克服錯覺:

①亮面容易畫大,暗面容易畫小;

②繁的部分容易畫大,簡的部分容易畫小;臉部容易畫大,顱頂和後腦顱畫小等等;

③透視縮減看不出來,容易把退遠的轉過去的形畫大且有翻過來的感覺。

6.繪畫性的要求:

(1)畫面有主有次,有松有緊,力求做到“關係緊”、“筆墨松”,有精到之處,也有簡括之處。

(2)對形體要經過觀察理解來概括篩選,作業中的形體感要適當強化,而不應比對象弱。

擺模特要符合教學目的與要求,用光要能體現出結構特點。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二、繪畫的方法步驟:

素描短期作業既不是長期作業又不是速寫所以它既不能慢慢兜圈子,造型逐步肯定落實,又不能一下子局部深入地抓下來。而要求在把握整體的基礎上,迅速抓住對象的造型特徵,把大的形“立”起來,然後抓住主要的部分,把畫面帶動起來。在過程中,一直要注意把握整體關係,不斷深入刻畫,最後經檢查統一概括處理。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素描寫生也遵循這個道理,畫頭像並非照像式的翻版、照抄也不是沒有感受的主觀臆造。畫得是作者對客觀對象的感受,需要把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和生動的直觀感受結合起來;把具體分析和整體概括結合起來;把嚴格的寫實要求和藝術表現結合起來,需把在對象中發現具有繪因素的妙趣,提練昇華,概括篩選,整理,使之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在教學中強調要畫得“硬”,畫得“方”,所畫得“硬”、“方”,是指對象被表面現象所掩的一些基本結構造型關係在畫面上要指示出來,交待清楚,比較出骨骼的硬度與肌肉的彈性,明暗關係也應比對象更為概括,主次分明。

不要把“寧方勿圓”理解簡單化了。“寧方勿圓”並非沒有感覺地機械地分小方塊,造型應該有方有圓,都是“方”的就機械、簡單、薄氣,都是“圓”的就“軟”。“寧拙勿巧”則是指藝術品格,刻意追求表現作者的感受,而不是投機取巧,只圖畫面表面的“漂亮”效果,要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去描繪,推動真情實感。

教學中還強調:在畫之前要對模特兒有總的鮮明的感受,包括頭的基本造形和特徵等因素。開始時要把對象的造形看得單純一些,這樣容易儘快地把握住整體。然後通過具體細節刻畫表現總的感受,而不是用各個局部的東西來拼接。畫局部時,要明確它在整體中的地位。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短期頭像作業中,有時部分學生往往忽略對對象的具體感受與造型的具體性、人的氣質等因素,而畫得毫無生氣、機械、呆板、概念。這就要教師提醒學生在注意把握對象造型、特徵的同時,能敏銳地抓住對象最能反映其精神、氣質的細節。這些細節反映在不同的人物頭像上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有時這些細節會出現在眼角、眉弓上;有時會出現在嘴角、鼻翼旁;或者出現在對象眼睛看的方式上等等。而這些又都與臉部的其它部分有一種內在聯繫。教師要啟發學生在觀察不同的對象時,找出這些生動的細節,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去認識表現出來。

根據不同畫種的專業要求,在完成這組作業時,在素描表現手法上應允許多樣化。例如:學中國畫的,在手法上可以側重形體結構,多用些線來造型,減弱光線因素;學油畫的則可側重體面色調造型;學雕塑的也可用側重形體結構的手法完成頭像素描。這種情況同樣適用由於學生個人不同的興趣感受,選擇不同的表現手法。一個班的學生畫出來的作業都是一個樣子,是違背藝術教育規律的。但在基礎教育階段又必須使學生掌握繪畫造型的基本功,在附中高年級教學中應注意處理好這一層關係。在頭像作業的單元裡,也可適當安排幾個半身肖像作業,這也是為了適應不同專業的需要。

對高年級的素描作業應提出“完整性”的要求。就是平時常說的“要把畫畫完”。“完整”並不等於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在表現意象上,要求明確、充分,神完氣足。注意了這些,不論作畫時間長短,作品都可以是完整的,反之,也會支離零散。對短期作業要求完整性尤其重要,其難度也較大。要更主動而敏銳地處理主次關係,進行概括,提煉、取捨、加工。

三、學生作業容易出現的問題:

1、整體的造型觀念不夠強。一噝同學對面顱比較重視,對腦顱的形體不夠重視,所以整個頭形抓不住,畫得瑣碎、素描關係散亂。

2、特徵不明確,人物塑造不生動。

3、畫得平、單薄了一些。有的畫得平均,主次,層次不清,黑乎乎一片。

4、把握形象的速度跟不上來,用長期作業的方法來畫短期頭像,有些不適應。甚至丟掉了基本規律,慌亂去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分別存在的不同問題進行輔導,仍要注意強調學生對頭部幾何結構和解剖結構的理解,要求熟練和靈活地運用素描的基本規律ABC,在表現手法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藝術語言。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留校作品欣賞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解密中央美院附中素描教學——頭像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