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編者:HK君

圖:網絡


編者:曾經有一段時間,網上流行一段話,叫做——不要叫我宅女,請叫我居里夫人!

說正題,如果有這麼一個問題:誰是世界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大家一定會給出很多個不同的答案。

那麼,我們換一個問題:誰是世界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族?

玫玫一定會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今天,玫玫在此隆重介紹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法國的居里家族(法語:Famille Curie):這個家族共有皮埃爾·居里、瑪麗·居里,以及他們的大女婿弗雷德裡克·居里、大女兒伊雷娜·居里,以及他們的小女婿小亨利·拉布伊斯五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橫跨諾貝爾物理、化學、和平三大領域,其中瑪麗·居里更是一人獲兩獎。

更讓人敬重的是,這個家族因為長期研究放射性元素,先後三人因公死於輻射,還有一人死於工作途中的車禍。

第一代:科學王國的開拓者

雅克·居里(Paul-Jacques Curie,1856-1941),法國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教授。他的父親尤金·居里是一名醫生。尤金·居里的母親,則是傑出數學家約翰·伯努利(歐拉的老師)的後裔。

1880年與其弟皮埃爾·居里發現晶體的壓電效應。1881年,他們通過實驗驗證了逆壓電效應,並得出了正逆壓電常數。

介電材料對直流電壓階躍輸入的響應關係,被命名為居里-馮·施維德勒定律,用以紀念雅克·居里與埃貢·馮·施維德勒。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雅克·居里(左上)、皮埃爾·居里(右上)與父母

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曾經由於發現放射性元素鐳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皮埃爾由父親在家親自教育,自小就在物理與數學方面展現過人才能,後於索邦大學完成學業;其中有關磁性的研究“居里定律”最為著名。皮埃爾·居里發現,具有磁性的物體會由於溫度的增加而減少其磁性,而這樣的研究後來成為所謂的“居里溫度”,也就是包括鐵在內的強磁性體失去磁性的溫度。

皮埃爾·居里後與瑪麗·居里結婚,並且共同從事於發射性元素鐳與釙;皮埃爾由於接觸過量的放射線,往往晚上成眠時都會因為劇痛而被驚醒,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對放射能物質的研究;1903年,皮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由於放射性物質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肯定。

皮埃爾·居里最有名的學生,就是保羅·郎之萬——朗之萬動力學及朗之萬方程的創立者。

皮埃爾·居里47歲時,因為長期被輻射,身體已經很虛弱了,但是他還整天沉溺於科學研究。1906年4月19日,為了工作趕路,他邊穿越馬路邊思考學問,因為天降暴雨而視線不良,他被疾馳而來的馬車撞死。

皮埃爾·居里死後移葬先賢祠

96號化學元素鋦(Cm)為紀念居里夫婦而命名。放射性強度的單位——居里(符號Ci)也為紀念居里夫婦而命名。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皮埃爾·居里——靠老婆出名的男人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1934),通稱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皮埃爾·居里之妻。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

居里夫人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及目前唯一的女性,亦是目前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

瑪麗·居里生於當時俄羅斯帝國統治下的波蘭會議王國的華沙,即現在波蘭的首都。她在華沙地下移動大學讀書,並開始接受真正的科學訓練。她在華沙生活至24歲,1891年追隨姐姐布洛尼斯拉娃至巴黎讀書。她在巴黎取得學位並在畢業後留在巴黎從事科學研究。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可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瑪麗·居里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放射性的英文 Radioactivity 是她造的詞,她發明了分離放射性同位素的技術,以及發現兩種新元素釙(Po)和鐳(Ra)。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腫瘤。她在巴黎和華沙各創辦了一座居里研究所,這兩個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醫學研究中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創辦了第一批戰地放射中心,並利用她本人發明的流動式X光機協助外科醫生。

雖然居里夫人是法國公民,生活在法國,但也從未忘記她的祖國波蘭。她教女兒波蘭文,多次帶她們去波蘭。她以祖國波蘭的名字命名她所發現的第一種元素釙(Po)。

居里夫人的工作有助於推翻物理和化學的舊有概念,而且給社會帶來同樣深刻的影響。無論在祖國還是異鄉,為了科研,她都必須克服社會給女性強加的重重阻礙。她被譽為科學上為了爭取女性平等地位的先驅前輩。1903年諾貝爾獎評選時,本來只有她丈夫皮埃爾的名字,是皮埃爾堅持上訴,才讓居里夫人成為了諾貝爾獎首個女性獲得者。

居里夫人的誠實正直和節儉的生活方式為人熟知。1893年,有人曾捐給她一小筆錢,以資助她的學業,1897年她剛剛自己賺錢,能維持生活,便立即將其如數奉還。她將第一個諾貝爾獎的獎金中的一大部分給了朋友、家人、學生和科研助手。她還曾做出人意料的決定,刻意不為鐳分離法申請專利,不給科研設置阻礙。她堅持把各類獎金全數捐獻給所屬的科研機構,自己卻分文不取;她和丈夫更是時常謝絕獎項和獎章。愛因斯坦曾評論道,居里夫人大概是世上唯一不為名利腐蝕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1935年,因長期接受放射性元素的輻射,居里夫人死於再生不良性貧血。

居里夫人死後國葬,後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居里夫人

第二代:科學世界的建設者

莫里斯·居里(Maurice Curie,1888-1975年),雅克·居里之子,皮埃爾·居里之侄。法國著名物理學家,索邦大學物理學教授。他曾加入居里實驗室,成為居里夫人的同事。也曾服役,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凡爾登戰役。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1897- 1956),居里夫婦之長女,妹妹是艾芙·居里。法國原子物理學家。

伊雷娜出生於巴黎,在巴黎大學以一項針對釙元素的α粒子相關的研究而獲得了學位。

1926年,她與母親瑪麗的助手弗雷德裡克·約里奧結婚。1934年合成了磷-30,1935年因《人造放射性同位素研究》與丈夫弗雷德裡克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後,伊雷娜與丈夫的合作研究就結束了,並在1936年成為了母親的繼任者,擔任了索邦大學教授。伊雷娜在那裡講課的同時,繼續在鐳研究所進行研究,並著手進行有關核分裂的研究。1947年,她再次與丈夫合作,研製了法國第一個核反應堆。

1956年,因長期接受放射性元素的輻射,伊雷娜死於白血病。

伊雷娜死後國葬

法國對於科學家真是太重視了。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居里夫人與兩個女兒

讓·弗雷德裡克·約里奧-居里(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1900-1958年)。伊雷娜·居里之夫。法國原子物理學家。

弗雷德裡克出生於法國巴黎,師從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1925年,在朗之萬的推薦下,他成為居里夫人在鐳學研究所的助手。不久,他與居里夫人的長女伊雷娜·居里墮入愛河,並在1926年結婚。在瑪麗的堅持要求下,約里奧在從事放射性元素電化學分析期間獲得了理學士學位和理學博士學位。在擔任巴黎理學院講師期間,他與妻子合作研究原子結構,主攻原子射線。他們曾兩次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第一次,1932年,約里奧-居里夫婦合作,用放射性釙所產生的α射線轟擊鈹、鋰、硼等元素,發現了前所未見的穿透性強的輻射,但未能正確識別而使得,後來被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歸結研究,確立為中子,查德威克因發現中子而獲得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二次,約里奧-居里夫婦最早在實驗中得到正電子,同樣因為未能正確識別而使得這一榮譽最終歸結到卡爾·戴維·安德森頭上,安德森因發現正電子而獲得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過,因為穩定的人工放射性的發現,他們獲得了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他也是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35歲)。

1937年,他成功通過利用鈾和重水實現可控核裂變的核反應產生能量,愛因斯坦稱他為鏈式反應的主導科學家,但他拒絕研究核武器。二戰後,他組建了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卻因為抵制核武,被開除。

1956年,因長期接受放射性元素的輻射,弗雷德裡克死於肝癌。

弗雷德裡克死後國葬。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小居里夫婦

艾芙·丹尼絲·居里·拉布伊斯(E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1904-2007),居里夫婦之次女,姐姐是伊雷娜·居里。法國作家,

艾芙是居里家族唯一一個沒有選擇成為科學家的家庭成員,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她是一名記者,撰寫了她母親的傳記《居里夫人傳》(Madame Curie)和一本戰地報告文學作品《勇士之旅》。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她致力於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工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和母親提供幫助。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艾芙·居里

小亨利·理查森·拉博尼斯(Henry Richardson Labouisse Jr. ,1904 – 1987),艾芙·居里之夫。美國律師、外交家。

他曾是美國負責執行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官員。1952-1954年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1954年與艾芙·居里結婚;1954-1958年擔任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1962-1965年擔任美國駐希臘大使;1965-1979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任。1968年尼日利亞內戰期間,他向雙方提供了救濟;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後,他向柬埔寨提供了救濟。

為了表彰他對世界和平建設的貢獻,1965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成為了居里家族第五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小亨利·拉博尼斯

第三代與第四代:科學世家的薪火相傳

莫里斯·居里之子丹尼·居里(Daniel Curie,1927-2000),著名的物理學家。

小居里夫婦的長女埃萊娜·約里奧-居里(Hélène Langevin-Joliot-Curie,1927-),更是一名偉大的核物理學家,現任法國核研究所所長。

她的丈夫米歇爾·朗之萬(Michel Langevin,1926-1985),則是世界頂級物理學家保羅·朗之萬的孫子,著名女物理學家露西·杜布的兒子。也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

埃萊娜夫婦的兒子伊夫·朗之萬(Yves Langevin,1951-),則是歐洲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他曾任奧賽空間天體物理學研究所所長。有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埃萊娜·約里奧-居里

小居里夫婦的兒子皮埃爾·約里奧-居里(Pierre Joliot-Curie,1932-),歐洲生物學界的泰斗級科學家。法國總統的科學顧問,法國生物能源委員會主席。

他的妻子安妮·格里科洛夫(Anne Gricouroff),著名的法籍俄裔放射生物學家喬治·格里科洛夫之女,也是一名著名的生物學家。

皮埃爾夫婦有兩個兒子,長子馬克·約里奧-居里(Marc Joliot-Curie,1962-),著名的神經學醫學家。

次子阿蘭·約里奧-居里(Alain Joliot-Curie,1964-),著名的生物學家。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皮埃爾與安妮夫婦

世界科學史上第一家族——居里家族傳

居里家族樹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在科學道路上,無私奉獻自己生命的偉人!

玫玫,寫於2019年7月18日,居里夫婦發現釙121週年紀念日。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忙:

1. 點贊、轉發, 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

2. 關注我和專欄, 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3. 關注微信公眾號「起點作家HK君」, 第一時間閱讀我專欄的最新課程,也歡迎向我投稿,謝謝

謝謝你的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