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俄羅斯之傷

提起俄羅斯不少中國人對俄羅斯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戰鬥民族”。的確,俄國人生性好鬥、體格健碩,但他們從不認可“戰鬥民族”這一稱謂。

車臣俄羅斯之傷

相反,在俄羅斯,“戰鬥民族”這個詞屬於哥薩克人和車臣人:前者長期忠於俄中央政權,為俄國百年的開疆大業立下汗馬功勞;後者則對斯拉夫民族的統治堅拒不從,同樣歷經百年讓自己與俄族人立下不共戴天之仇,成為了讓“戰鬥民族”最頭疼的“戰鬥民族”。

車臣俄羅斯之傷

車臣共和國是現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之一,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其中絕大多數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

車臣俄羅斯之傷

車臣雖然只是處於裡海與黑海之間的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進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須經過這裡,一旦阻塞,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將相當嚴重。因此,長期以來,俄國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車臣作為它的重要國策。在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俄羅斯對車臣/北高加索的殖民影響就開始了,但是那一時期主要是非軍事性的;到18世紀彼得一世和葉卡捷林娜時期,俄羅斯人代之以軍事遠征。

車臣俄羅斯之傷

18世紀80年代,車臣人在伊斯蘭教的曼蘇爾教長領導下發起針對沙俄侵略者的鬥爭,揭開車臣人長達200餘年反抗俄羅斯侵略戰爭的第一個篇章。

沙俄統治者將車臣人從平地驅趕到丘陵與山地地區,隨後又驅逐到奧斯曼土耳其境內;但是其間車臣人仍然時有反抗。俄羅斯帝國的種族鎮壓、種族滅絕與種族驅逐無所不用其極,結果是車臣人口大幅度減少。

在對車臣實行殖民化統治的過程中,沙俄統治者還在文化上“同化”,在車臣開辦俄語學校推廣俄語,並拉攏與吸收一些願意依附殖民統治者的車臣“精英”階層,參與當地的政治生活,其目的無非是為了消滅車臣故有的宗教文化,加強對車臣的控制,使其馴服地接受沙俄的統治。

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後,兵鋒一路指向高加索地區,以搶奪格羅茲尼的石油。因為民族主義氾濫而仇恨蘇聯制度,大部分車臣人乘機試圖與德國軍隊合作謀求獨立。但隨著蘇德戰爭轉入反攻階段,車臣重新被蘇軍控制。斯大林在1944年抓住了車臣人通敵(德國)的把柄,下令將38.7萬多車臣人強制遷移到中亞哈薩克斯坦。直到49年,有4%的移民死亡。那個所謂的自治共和國也從俄羅斯的行政區劃上消失了。

車臣俄羅斯之傷

直到1957年1月9日,赫魯曉夫執政時期,蘇聯最高蘇維埃才決定恢復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的建制,歸俄羅斯聯邦管轄經歷13年中亞生活的車臣人陸續返回車臣,繼續接受社會主義改造與再教育。蘇聯的解體使各族民族主義爆發,少數人趁機煽動仇恨,則催生起車臣人強烈的反俄羅斯情結,車臣民族主義便產生覺醒在蘇聯土崩瓦解的廢墟之上。

車臣俄羅斯之傷

蘇聯解體後,車臣立刻趁機獨立,與俄國人的又一輪惡鬥開始了。

這一輪獨立的領導人焦哈爾•杜達耶夫是蘇聯軍中首位車臣將領。由於在阿富汗戰爭中表現突出,杜達耶夫被調任愛沙尼亞駐軍司令,負責鎮壓波羅的海民主革命。

但愛沙尼亞人的遭遇喚醒了杜達耶夫關於本族人悲苦命運的回憶,同病相憐的民族同情油然而生。杜達耶夫非但沒有鎮壓獨立運動,反而在暗中與克格勃特工鬥智鬥勇,保護愛沙尼亞獨立分子,獨立進程得以順利推動。

波羅的海三國相繼獨立後,在將軍的腦海中,車臣共和國的未來畫卷也在徐徐展開。

車臣俄羅斯之傷

1991年9月,被革職的杜達耶夫推翻了車臣蘇維埃政權,宣佈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出任首任總統。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顧不暇,葉利欽於是選擇了對車臣妥協。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聯邦分配財產條約》,俄聯邦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北高加索軍區的大量武器裝備也移交給了車臣武裝。車臣的完全獨立,僅差一份書面聲明,然而車臣獨立所面臨的困難也不少,俄羅斯從來沒有從書面上承認車臣獨立,車臣的完全獨立顯然為葉利欽所不容。和車臣和解只是俄羅斯高層的

緩兵之計。從1993年開始,車臣人又像他們的先祖一樣,對領近的印古什共和國和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打家劫舍”,造假幣、偷石油、打劫列車、勒索贖金儼然成了車臣的主要資金來源。

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的準備工作十分不充分,部分將領還以軍費短缺為由公開反對此次戰爭,甚至鬧出了“國防部副部長罷戰辭職、前線司令拒絕指揮戰鬥”的鬧劇。

車臣俄羅斯之傷

第二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終於復仇成功,巴薩耶夫們再也沒有回到格羅茲尼。曾經的車臣大穆夫提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老卡德羅夫)在關鍵時刻倒向俄軍併為其“帶路”,這也使其獲得了普京的信任,並在2003年10月正式就任車臣總統。一個

新紀元開始,“戰鬥民族”貌似開始臣服於“戰鬥民族”了。

近些年來車臣似乎恢復了平靜,卡德羅夫家族歷經15年的經營讓車臣遠離了電視上的“熱點新聞地區”版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