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倚秋窗聽雨聲

靜倚秋窗聽雨聲

若這世上有一扇窗,能打開人生不同階段的三重境界,那當然是在詩裡。若說這光陰裡最美妙聲音是雨聲,那麼聽雨便是這世上最溫柔的慈悲。若歲月深處荒蕪一片,也是可悲的懷念,只為了聽雨,也要留一片空地,在庭院裡植下花草樹木。此時,走到晚秋,翠綠寂寥的蕉葉,厚厚堆積起來的落葉,只為等待一場雨水瀟瀟。

靜倚秋窗聽雨聲

淅淅瀝瀝,淅淅瀝瀝,聽雨水打在葉子花木之上,於幽靜中體味秋之韻味,雨之出塵。無法以恰當的語言言明,只覺得身心舒暢,情懷萌動。詩詞裡有一句,枕書同聽雨聲眠,尤為鍾情,世界之大,在某一個角落,無數扇窗前,都還有一個捧書靜讀的人,趁著夜色也好,偎著孤燈也是好的,共同連接之處,是天下的一簾細雨,枕著入眠。

靜倚秋窗聽雨聲

詩詞歌賦,是人們從尋常日子裡撿起來的落花,雨水清甜,浸潤的精粹,應當憐憫珍惜。南宋的蔣捷,是個聽雨的撿花人,他寫的虞美人,讀來如雨中漫步山間,一句一重山,句句不同意境,大有拾級而上的眼目開闊之感。少年聽雨,人在歌樓,也曾一日踏盡長安花,肆意揮霍得意時的鮮衣怒馬。

靜倚秋窗聽雨聲

第二重,壯年聽雨,人在客舟。經歷過世態炎涼,歷經世事磨礪,為了追逐夢想,或為了尋求繁花遍開之地,人在江湖漂泊,借船為足,棲舟為家,壯志未酬的抑鬱,漫漫江水難平。而今聽雨,人在僧廬,這第三重,總結了一生。雨是警醒的精靈,可曾經入耳的不過是瑣碎雜聲,真正聽懂雨聲,入心入境的那一刻,已是懂得了離合悲歡總無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