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檢察院 “三個統一”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省檢察機關以“一個基礎、兩個重點、三個統一”為思路,依法履行職能,精準縱深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8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黑社會性質組織119個1780人,已提起公訴110個2018人;批准逮捕涉嫌惡勢力犯罪人員5739人,已提起公訴5235人。

夯實“一個基礎”促進專項鬥爭依法規範運行

省檢察院黨組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在全省三級檢察院成立涉黑犯罪檢察組,實行專業化、一體化辦案機制,並將辦案機制建設作為保障專項鬥爭目標實現的基礎工作,推動專項鬥爭依法規範運行。在今年年初的全省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改革中,省檢察院黨組明確提出,各級涉黑犯罪檢察組要保留,人員要加強。省院檢察組新增4名業務骨幹,總數達19人,6月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涉黑惡犯罪案件專業化一體化辦理機制的意見》,7月印發《關於對惡勢力案件加強指導的通知》,重申所有涉惡案件由各省轄市檢察院統一指導把關,所有涉黑和重大涉惡案件由省檢察院統一把關,確保“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抓好“兩個重點”掃黑除惡與“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同步進行

全省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把“打傘破網”“打財斷血”作為專項鬥爭主攻方向,協同其他成員單位,堅決摧毀黑惡勢力賴以生存的“保護傘”“關係網”。一是緊盯黑惡勢力的“傘”“網”,在協同深挖徹查上下功夫,加強與紀檢監察、公安、法院等單位溝通協調,做好信息溝通、線索移送、核查反饋工作。截至8月底,全省檢察機關發現並向紀委監委、公安機關移交“保護傘”線索858件。二是嚴查黑惡勢力的“財”“血”,在推動繳扣罰沒上下功夫,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配合,準確查明涉案財產性質、價值、來源及去向等,為提出精準量刑建議和處置建議打下基礎。在辦理張某領等21人涉黑案中,檢察機關在開庭前發現張某領的小兒子還有700多萬元的預期債權,於是建議辦案部門採取措施。最終,該筆款項被依法沒收。

實現“三個統一”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專項鬥爭中,省檢察院確立了“三個統一”原則,嚴格證明標準,嚴把案件質量關,嚴格責任擔當,不斷推動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

把法律適用標準統一到有關法律司法解釋上。該院恪守罪刑法定原則,嚴格把握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四個特徵和惡勢力犯罪的基本輪廓,確保精準認定。袁某保涉黑案中,該院先後研究4次,並請偵查人員列席,針對爭議焦點詳細討論,將案件事實和證據與相關法律、司法解釋認真比對分析,最終認定該案符合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把證明標準統一到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要求上。該院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嚴守訴之裁量、指控和證明原則,積極發揮訴前過濾和審前主導作用,堅持把證明標準統一到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要求上,做到案件審查遵循司法規律、案件認定遵循客觀公正立場、案件辦理遵循“質量效率效果並重”,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歷史的檢驗。

把案件質效標準統一到司法責任制改革要求上。該院堅決落實辦案責任,強化上級院的統一領導和把關,確保案件統一“出口標準”;抓好與省級政法單位的溝通協調工作,幫助基層檢察院及時解決問題,排除辦案阻力。各市分院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在聽取彙報前認真閱卷、吃透案情、拿準意見,把好第一道關。承辦案件的檢察官(辦案組)切實承擔辦案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檢察官權力清單依法行使辦案權限,做到“誰決定,誰負責”。同時,各級檢察院堅持“打、治、建”一體原則,在依法嚴厲打擊涉黑惡犯罪的同時,積極參與綜合治理,對在辦案中發現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其他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與完善建議,有關部門及時整改與反饋,推動社會依法治理水平提升。截至8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共向有關部門發出建議268份,積極推動社會治理的完善,最大限度擠壓黑惡勢力滋生的空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