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忙”是一種病,折損黨員幹部形象

“瞎忙”在黨員幹部中並不鮮見。比如,有的人樂於上“文山”、下“會海”,就是不解決實際問題;有的人看似提前上班、每日加班,卻迷迷糊糊、混混沌沌,盤點一天的工作,卻是無成績,混時間。至於一些人“忙”著亂作為,更是令人不齒。

古人云,為官避事平生恥。某種程度上,“瞎忙”看似不避事,卻到底是為了遮掩自己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推諉扯皮、不思進取,一樣也應該感到羞愧和恥辱。

抽絲剝繭,一些黨員幹部“瞎忙”,大抵緣於兩種情況:其一,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由此官氣十足、獨斷專行,典型的官僚做派凸現。其二,無實事求是之意,有譁眾取寵之心,對形式主義樂此不疲。換言之,黨員幹部的“瞎忙”是一種病,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聽之任之,折損的只能是黨員幹部的形象、各級黨委與政府的公信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事實也是如此,面向決勝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關鍵時間節點,容不得優哉遊哉、歇腳鬆氣。因此,忙得有質量,忙得有目標,才是黨員幹部應有的狀態

只是這忙絕非“瞎忙”,而是敢於擔當、勇於作為、勤於奉獻的忙,是新時代始終如一、一以貫之高揚我們黨初心和使命的忙。譬如,脫貧攻堅工作,要求黨員幹部永葆“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赤誠情懷,矢志幫助貧困群眾。又如,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黨員幹部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方面殫精竭慮,夙夜在公。實踐表明,只有這樣的忙,才真正是黨員幹部“我很忙”的樣子,也才能在這樣的忙中,讓黨員幹部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公僕形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唯有黨員幹部徹底摒棄“瞎忙”的做派,讓忙始終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忙得務實、紮實與充實,忙才會既有價值,更顯意義。

(原題:為官“瞎忙”要不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