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橫山島,隸屬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東出象山港,西近灣底,南屬寧海強蛟鎮,北望奉化區桐照鎮望台山。

從地圖上看,橫山島西邊的水域,狀如獅子,桐照鎮和強蛟鎮,南北呈合攏趨勢,恰如獅子口,因此橫山島所在水域,稱為獅子口海域。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橫山島不大,南北走向,長僅0.76公里,寬0.23公里,面積0.175平方公里,島上的最高點海拔僅51米。

橫山島向東,或向西,都狀如橫倒的“山”字,因此而名橫山島。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橫山島,我去過兩次。第一次去橫山島的時候,距今已經八年了。

那時候,我喜歡和網絡上的驢友隊伍一起,跋山涉水,走遍了寧波的山山水水。

我現在對寧波的人文地理非常熟悉,得益於那些年用腳步丈量寧波。

雖然勞累,然而很多人一起遊山玩水,樂趣無窮。

2011年7月17日,我隨同驢友隊伍,近五十人,從奉化區的桐照碼頭,包了兩艘漁船,往返橫山島。

從桐照碼頭往橫山島,可遠望奉化區海上小長城和黃賢土樓。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橫山島上,有一處自然景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島上有棵香樟樹,距今一百多年,樹幹已經中空成洞。

奇妙的是,一株竹子從朽腐的樹洞中長出來,沖天而上。

遺憾的是,這株從樹芯中長出來的竹子,已經面臨乾枯,令人嘆息!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據引路的老人講,這株竹子本來長勢很好,因為這些年來島上的遊人越來越多,看見這棵從樹洞中長出來的竹子,都非常新奇,喜歡去摸一摸,搖一搖,還有很多人在竹子上刻字,竹子上已經刻得密密麻麻,大多都是“××到此一遊”,甚至有些人還要順著竹子向上爬,所謂爬杆運動,竹子哪經得起這樣長期折騰!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我和朋友們第二次去橫山島,從寧海的強蛟碼頭包了一艘漁船,撒網捕魚,收穫還不錯。

還收穫了一條十間魚。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捕獲完畢後,則登上橫山島遊玩,結束後再回漁船上用餐,捕獲的成果,已端上餐桌。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這次上島後,我又去參觀“樹生竹”景觀,原來那株乾枯的竹子已經不見蹤影,意外的是已經有三株小竹子,正在旺盛生長!

“樹生竹”景觀,已悄然換代。

樹生三竹,生生不息,可謂自然的奇蹟。

竹子的生命力極強,也許還會長出五株、六株,甚至更多的竹子。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橫山島上有700多年的桑樹和芙蓉樹,歷盡滄桑而不老。

島上的鎮福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洪武是明朝的第一個年號,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明朝開國,年號洪武,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洪武年號共經歷31年,在此期間,橫山島上的鎮福寺建成,至今已有600多年,期間屢廢屢建,但是基腳仍是明代所建。

島上茂林修竹,鬱郁蒼蒼,清幽雅靜,各地的善男信女遠道而來,絡繹不絕,橫山島因此也有“小普陀”之美譽。

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被迫宣告“引退”,回到奉化。

4月23日,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長江,佔領南京。

4月25日下午,蔣介石一行從寧海縣西店鄉團堧村下海,乘坐“太康”號軍艦,離開故鄉,從此再也沒能回到溪口老家。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獅子口,橫山島,樹生三竹

據傳蔣介石從寧海離開前,曾來橫山島鎮福寺向高僧求籤,所求的籤卦如何,至今是迷,但是人們從蔣介石的結局,也能猜測一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