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萬仙山的美,盛大、從容而熱烈,讓人愛得深入骨髓

萬仙山的絕壁長廊、掛壁公路文明海內外,聲名遠揚。但這遠不是萬仙山景區的全部。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流泉,既有雄強而蒼茫的紅巖絕壁景觀,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鄉風韻,集雄、壯、奇、幽、峻為一體,這才是真正的萬仙山景區。

在太行山區域,如果想找到一個有紅巖絕壁、溶洞、瀑布、峽谷、松林、村落,乃至攀巖、崖壁徒步穿越等觀賞和體驗形態最齊備,最有品質和感覺體驗的地方,萬仙山是一個不多的地方。萬仙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太行山最美的地方,也是國內著名的影視拍攝基地、美術寫生創作基地、戶外體育運動基地、避暑休閒度假勝地。

太行山萬仙山的美,盛大、從容而熱烈,讓人愛得深入骨髓

萬仙山位於新鄉南太行輝縣市沙窯鄉境內,距新鄉市70公里。景區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部分組成。萬仙山景區主要景點有紅巖絕壁大峽谷、郭亮影視村、絕壁長廊、天池、喊泉、白龍洞、日月星石、黑龍潭瀑布、丹分溝、五峰山林海、黃龍洞、磨劍峰、七郎峰、葫蘆峰、孫臏泉、羅姐寨等200餘處。目前對外開放的是郭亮和南坪兩大部分。

萬仙山不見香火,沒有廟宇,為何叫萬仙山?原因在萬仙山一帶是太行山山頂峰林地貌發育最豐富、最多形態的地區。這裡群峰競秀,宛似群仙,故而得名萬仙。概言仙多,並取之於“仙山瓊閣”之意。萬仙山是薈萃南太行山水精華,保留原始自然風貌的遊覽勝地。

萬仙山四季四景,應時變幻。春天繁華錦簇,夏天綠海蔽眼,秋天紅葉似火,冬天積雪如銀,一年四季可遊可觀。這裡氣候獨特,山高氣爽,氣溫與山下相差6-8度。盛夏季節,山下酷熱難當,山上清涼如秋,是天然的避暑勝地。萬仙山境內現保留著原始次生林,覆蓋著古老的植被,森林資源豐富,覆蓋率達95%以上,生長著1900餘種植物,900餘種中草藥,40多種食用菌,可稱得上植物菌類的天然寶庫。這裡山高林密,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天然繁殖棲息場所。現有野生動物260多種,鳥類170餘種,還有多種色彩斑斕的蝴蝶及昆蟲百餘種。萬仙山由於長期保留著完好的生態自然環境,如今仍然充盈著洪荒野氣。

太行山萬仙山的美,盛大、從容而熱烈,讓人愛得深入骨髓

萬仙山還有一個特殊地貌景觀,那就是紅巖絕壁大峽谷。這條大峽谷長有20多公里,深度平均200餘米,從谷底算起落差有千餘米,寬500餘米,最窄的地方只有1米多。兩旁的峭壁如同刀劈斧剁,裸露著紅色巖體,橫亙天際,雄偉壯觀。這裡可以看到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分佈,具有國內外典型地質構造現象,呈現的繁多紋理,如書可讀,如畫可賞,有云集萬千的信息供人品賞,是進行地質科普教育的理想課堂。地質專家稱萬仙山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

萬仙山的郭亮就坐落在這樣一個美景裡。盛名遠聞的絕壁長廊、掛壁公路就是郭亮風景的一部分。郭亮有的是風景,遠遠不止這一條掛壁公路而已。郭亮,位於海拔千米的紅巖絕壁之上,是一個美麗的自然村落。郭亮村因人得名,相傳西漢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太行山民郭亮率眾起義,朝廷派重兵鎮壓。郭亮設“懸羊擂鼓”之計,趁機逃脫。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機智的農民起義軍領袖,將村改名“郭亮”。郭亮村四周環山,是一個石頭的世界,石桌、石凳、石頭房、石磨、石碾、石院牆、石橋、石路,還有石頭炕,舉目全是石頭。荒古自然,山清水秀,幽雅清靜。民宅依山傍河,隨山勢而建,層層遞增,錯落有致。優美的自然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藝術名家、影視巨星、美院師生。從20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日本名古屋電視臺在這裡拍攝《開拓太行山的人們》電視片,著名導演謝晉三上郭亮拍攝《清涼寺鐘聲》。從此,萬仙山撩開了他神秘的面紗,至今先後有《雙雄會》、《絕壁人家》、《石頭世界》、《倒黴大叔的婚事》、《走出地平線》、《戰爭角落》、《舉起手來》、《天高地厚》等6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全國知名美術院校每年數萬名師生在這裡臨景習作,被100多所院校定為寫生繪畫基地,省內外30多個攝影協會定為採風攝影基地。這裡80%的村民都當過群眾演員,故又稱“影視村”。著名導演謝晉三上郭亮,稱郭亮為“太行明珠”,山水畫家張仃則稱這裡是“華夏奇觀”。郭亮隨著影視、寫生、旅遊規模的不斷擴大,從默默無聞的深山小村,到越來越多的遊客青睞和光顧,呈現出繁華熱鬧的發展局面,已發展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太行山萬仙山的美,盛大、從容而熱烈,讓人愛得深入骨髓

絕壁長廊,亦即掛壁公路,是到達萬丈絕壁上的郭亮村,在絕壁上開出的臨崖通道。這條橫穿絕壁的長廊,是郭亮村村民自己動手,用簡單的工具歷經艱辛挖鑿而成。1972年農曆2月2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長1250米,寬6米,高4米,投工3萬個,清理石渣2.4萬立方,消耗鋼釺12噸,鐵錘2000個。郭亮洞挖鑿之初,村內挑選了13名硬漢組成施工隊,稱十三壯士,腰繫大繩,凌空作業,鋼釺鑿赤巖,鐵錘破石壁。郭亮絕壁與太行山斷層一樣,屬砂質沉積岩,硬度達到8.3級。一支鋼釺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10公分深的炮眼,8鎊重的鐵錘要打4000次。開鑿郭亮洞打了多少個炮眼,掄了多少次鐵錘,是無法統計的天文數字。13壯士掄錘打釺放炮,炸出的石渣,全村人都來清理,上至70歲的老人,下至8歲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塊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塊裝進筐、簍、籃子裡,倒到崖下。人人肩頭成繭,十指出血。郭亮人用5年時間打通了隧道,1977年5月1日,汽車橫穿絕壁,盤旋而上,開進郭亮村,天塹從此有通途。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個橫穿絕壁的隧道,號稱太行隧道之父。十三壯士出郭亮,掄錘執釺鑿太行,打通天嶄破石壁,橫斷千仞穿一廊。日本名古屋電視臺攝影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如今這也成為新鄉太行山紅色精神教育的基地。

郭亮處在萬丈紅崖絕壁之上,群山環繞之中,溝谷縱橫,郭亮洞之外,可遊覽的經典還有絕峰之巔的蓮花盆、有絕壁滴水成泉的含泉、有劉秀避難的老柳樹、有郭亮老村、謝晉居等,只要有時間,可以住下來慢慢品味。

萬仙山的另一遊覽區域是南坪。南坪有清幽山鄉之稱。既名清幽,足見風景的秀麗和雅緻。若果說郭亮是處於萬丈絕壁之上,豪放雄偉之中頗見幽古思遠之奇的風景,那麼,南坪處於萬丈紅巖絕壁之下,群山圍繞、翠林掩映之中,溪流成瀑,自成一世界的世外桃源。

南坪以峽谷秀水見勝。南坪的風景,沿龍潭峽一路走來,是一條經典線路。龍潭峽,當地人稱“龍潭溝”。沿著峽谷的石階步道,走約800米可以到達黑龍潭瀑布。進入峽谷內,只見兩側群峰對峙,危崖峭壁,林木深茂,峽谷幽深,滿谷怪石嶙峋,造像逼真。一幅幅代表沉積岩岩石結構的天然奇石畫,有“中國心”、“甲骨文卷”、“狂草文書”、“雨痕石”、“波紋石”等舉目可及,令人感嘆自然造化的奇妙。龍潭峽谷的盡頭,就是黑龍潭瀑布。黑龍潭瀑布落差不大,瀑布頂端的壑口上下約20多米,歷經歲月,在石板上拉磨出一道深深的塹痕。瀑水下衝,出一潭,因潭深,水呈墨綠色。當地人傳說,潭內有黑龍盤臥,取名為黑龍潭。黑龍潭有多深呢?1998年夏天,濟南軍區某部潛水員下水探深,到14米處,因潭底成螺旋狀,無法下潛。黑龍潭步行向上百米之外,就是白龍潭瀑布了。百步之內,兩瀑相連,是太行山瀑布的另一種溫柔之美。沿白龍瀑紅巖絕壁一路向上,穿梭在丹分溝的巖壁、平臺、山洞、峽谷之間,時而宛如盆景,時而面對萬丈紅巖絕壁,時而谷底,時而崖顛,風景和角色,時空和視覺轉化之快,差別之大,令人呼吸之間,思維來不及反應,這就是南坪峽谷的另一種味道。直至登上萬丈紅巖之上,才走出這變化莫測的自然世界。而世界之外的丹分溝,又是重重群山、老村,有黃龍洞、五峰山林海等景觀等著您的到來。

太行山萬仙山的美,盛大、從容而熱烈,讓人愛得深入骨髓

南坪另外一條經典線路是神龍峽,峽谷的盡頭是磨劍峰瀑布。沿著這條線路,可以達到南馬鞍、北馬鞍,甚至穿越到鄰居轎頂山、山西的王莽嶺景區的峰巔之上,看太行山的大氣縱橫捭闔,和千峰競秀的風景。

萬仙山還是世界知名的戶外自然攀巖的聖地,國家唯一的攀巖公園。相繼舉辦了多起世界級的攀巖大賽。看著攀巖高手在紅崖絕壁上攀爬著與眾不同的道路,跳著巖壁上的芭蕾,心有豔羨,感嘆這世界的不一樣的活法。

萬仙山的風景,說的再好,總讓人有掛一漏萬的感覺。重重的峽谷、山峰之間,景緻隨所到,隨遇見,萬仙山郭亮、南坪的經典名錄、奇異景點,堪稱星羅棋佈。遊覽中,穿絕壁、踏虛梯、越棧道、探幽峽、戲溪水、霖甘泉,宿農舍、品農飯,無不使人驚心動魄、心曠神怡。來領略北國風光之雄偉與豪放,感悟南國山水之清秀與玲瓏,品味古樸山鄉之濃情,萬仙山敞開胸懷,歡迎八方賓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