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如何才能不當諾獎的“吃瓜群眾”?

中國人如何才能不當諾獎的“吃瓜群眾”?| 社會科學報

2019年諾貝爾獎已經出爐。每年該獎項的評選都會在全世界範圍引起廣泛的關注甚至爭議。國人對諾貝爾獎項的關注,體現了中國積極融入和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的追求。同時,我們也需再度思考,諾貝爾獎對我們的科學技術創新發展帶來了哪些經驗和啟示。

原文 :《創造讓科學家專注的條件》

作者 |上海師範大學知識與價值科學研究所所長 何雲峰

圖片 |網絡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陸續公佈了。100多年來,已經先後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經濟學以及和平等6個領域裡的900多人和20多個團體獲得諾貝爾獎。遺憾的是,中國本土科學家獲得諾獎的人數寥寥無幾。所以,每次公佈獲獎者名單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中國本土科學家為什麼難以有諾獎得主?筆者以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科學家不能專注。有的人甚至認為諾獎的評選過程或評選標準有問題。我認為,對這一目前全世界都公認的最高獎項,沒有必要去懷疑它的公允性和合理性。相比和平獎的爭議性而言,四大科學研究獎項幾乎少有爭議。文學獎有時候有點意外,但意見一致性還是很顯然的。

中国人如何才能不当诺奖的“吃瓜群众”?| 社会科学报

科學研究類諾獎有個重要特點,就是被獎勵的研究成果是經過較長時間證明過的。有的研究成果甚至要20年或30年以後才會獲獎。屠呦呦獲諾獎的成果是多年前就出來的。所以,獲得諾獎的成果都要有經過反覆驗證的重大影響,才能得到認可。成果的影響持久、深遠而巨大成為獲獎的依據。這個標準對急功近利的研究者來說,幾乎是完全不同的路徑。我們越是想快速投入快速產出,就越難產生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成果。對於我們的研究者來說,恐怕最好的心態是,根本不應該總是想著這個獎那個獎,而應該聚精會神地去探索真理。只要我們的研究出成果了,真的產生影響了,自然會得到公認。像水稻專家袁隆平那樣實實在在地做研究,真心地解決人們吃飽飯的問題,所獲得的成就舉世公認。這樣的研究成果,即使不獲諾獎,對社會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與其盯著獎項,不如聚焦於科學真理本身。真理的力量本身積聚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征服世界。

中国人如何才能不当诺奖的“吃瓜群众”?| 社会科学报

最關鍵的是,我們的科學家如果要有諾獎級的科學成果,第一需要的絕對不是研究經費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環境。與研究經費同等重要的是給科學家創造良好的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條件。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條件,涵蓋了能夠使研究人員保持良好心態的所有外部積極因素。科學研究需要像池塘養魚那樣的條件,如塘水的清澈、寧靜,塘魚的自由自在不受打擾,良好的空氣和陽光等。當很多外在因素無端地干擾科學家潛心於科學研究的時候,科學家的專注力會被破壞。讓科學家能夠專注,這就是獲諾獎的秘密。當然,要讓科學家真正地專注於研究,首先需要良好的制度設計。當前甚至長期以來,很多科學研究人員都感到不能專注。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要求他們去取得科研方面的重大成就。所以,諾獎頒佈的時候,我們做“吃瓜群眾”也就是必然的了。

中国人如何才能不当诺奖的“吃瓜群众”?| 社会科学报

要怎樣才能讓科學家專注呢?除了科學家本人要甘於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之外,更關鍵的是,我們要創造真正能讓科學家專注下來的條件。我們應該好好地研究能讓科學家專注的制度和具體條件。例如,我們總是想用激勵的方法,對科學家的成就給予承認。於是,眾多的人才計劃、人才獎勵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樣的獎勵初衷是好的。但有時為了獎勵帶來的光環可以變成實實在在的利益,於是有的科研工作者就不能專注了,有的人實驗還沒有做完,項目剛剛立項,甚至研究設想都還是起始狀態,便開始自吹自擂,急於申報這樣那樣的“人才”計劃或獎項了。於是,五花八門的激勵變成了使科學家不能淡定的迷魂湯。當然,這僅僅是科學家不能專注的冰山一角。

中国人如何才能不当诺奖的“吃瓜群众”?| 社会科学报

如果我們要讓我們的科學家做出諾獎級的科學成就,那麼我們一定要創造能夠讓他們專注的條件來。要相信中國科學家的實力,只要讓他們專注了,他們一定能行。否則,我們永遠只能在諾獎頒佈的時候做一名“吃瓜群眾”。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78期第4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www.shekebao.com.cn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