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沒有城牆的日子多久了?那些東南西北門如今咋樣了?

穿過城門進城,再穿過城門出城,雄赳赳地走兩步回首,發現身後的門樓、城牆都已消失。往前看,悵然而欣喜,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對於寶雞人來說,雖然古老的城牆門樓消失了,可是,一個新城又建了起來。

寶雞城門你見過嗎?寶雞人沒有城牆的日子有多久了?對這些問題,90後、00後反應:又上哪款新遊戲了?80後、70後乾脆回答:不知道。60後想半天,搖頭。50後、40後撓頭,皺眉:有點印象。85歲以上的老人說:“讓我來告訴你老城的事吧。”

東 門

舊稱:迎恩門 位置:紅旗路北口曙光照相館附近

寶雞地域文化研究者李春林先生根據方誌的描述,繪製了一幅明清時期寶雞故城圖。

從圖上看,當時的寶雞縣城輪廓被城牆清晰地勾勒出來,呈一個完整的“凸”字形狀。“凸”頭枕北坡向南傾斜,兩邊土城牆順著坡勢轉折後向東西延伸,此為北城牆,但沒有城門;東、西、南段均為帶城垛的磚牆,東城門叫“迎恩門”,西城門叫“來遠門”,南城門叫“解阜門”,並且西門和南門外都有護城河環繞。其形勢左金陵,右玉澗,面渭水,背陵塬,是一個軍事重鎮的模樣。

據李春林介紹,現今的寶雞市區,是在原來寶雞縣城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寶雞縣城建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周時期,距今已有 1450餘年歷史。北周天和元年( 566年),在今寶雞市區中山西路一帶,建起了一座留谷城。起初,這座城只是用於軍事防衛目的;到了隋代末年,陳倉縣治遷入此城,從此,軍事和行政功能合一;又過了 143年,即 757年,陳倉縣以“神雞鳴瑞”的傳說改名寶雞縣,此後一直沿用下來。“三個城門的命名是在明朝萬曆三年( 1575年),那時寶雞還是個袖珍縣城,城區面積約 1平方公里左右,城圍約二里七,方誌上記載有 1128個垛口、 5個敵樓,城內設 18個下水道。城內除縣署、縣丞署、典史署等行政統治機構外,還 有文廟、儒學、義學、書院等教育機構,壇廟、寺觀、牌坊等宗教、禮教場所,以及驛站、總鋪等交通機構。此外,還有負責城防的防衛設施,救濟貧弱的養濟院、留養局、漏澤園等。從不同時代的志書所述及其附圖來看,城內的建築、機構及其佈局各不相同,但大體上都包括了上述幾類機構和場所。”

關於“迎恩門”這個名字,許多地方的城門也這麼叫,比如山海關的西門。之所以取名“迎恩”,李春林解釋,是因為皇帝在東面,有天恩浩蕩,過往莫不迎之之意。

不過,東門“迎恩門”可能是三個城門中最早被拆除的。據民國版寶雞縣誌記載,1941年,陝西省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由鳳翔遷入寶雞,從此關中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都轉移到了寶雞,明清鳳翔府時代成為歷史。同時,對於寶雞縣城的改造主要是將城區向東、向南擴展,城區要拓展新路,修建建築,添加市政基礎設施。 1942年,寶雞縣縣長王奉瑞下令拆除了縣城的東城門,東段的城牆也隨之拆除。

西 門

舊稱:來遠門 位置:西關十字寶商家美佳超市附近

從李春林的手繪圖看,老城內有一條東城門直通西城門的通衢大街,大街兩旁分佈有財神廟、黨宅、關帝廟、火神廟、縣衙、城隍廟、金臺書院、文廟等機構。這條通衢大街應該是中山路的前身,路的最西頭就是西門“來遠門”。

“來遠”取自成語“實曠來遠”,其出處為《淮南子·主術訓》:“先王之所以應時修備,富國利民,實曠來遠者,其道備矣。”意為充實空曠的土地,招來遠方的人。這是個開放大氣的名字。

正如前面所說,想找見過城門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記者在新維巷一帶的老民居里尋訪,碰見一位 85歲的老人,他叫常喜善,在新維巷住了一輩子。

老人說,西門比東門地勢高些,站在自家院子裡就能望見門樓。“西門當時是什麼樣?”老人回憶了一番介紹道,棗紅色的兩扇大木門,碗口大的大泡釘子在門上釘著。沒有門房,也沒見關過城門;城門外是甕城,出了甕城是條護城河,但河裡的水不多,人們進出城是通過吊橋。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日本飛機來,火車拉汽笛發警報,西門門樓的長杆上就掛起了紅燈籠,日本的飛機把城牆炸塌一截子,傷了不少人。飛機炸完走了,長長的杆子上再掛綠燈籠,看見這綠燈籠,老百姓才能放心地做事情。至於西門什麼時候沒有了,老人說他也不知道, 1958年他從部隊回來時,城門就沒有了。

北 門

位置:引渭路與新維巷交會處北部

所謂北門,嚴格地講不是門,而是北城牆的一截挖開的豁口,方便城裡人由此通過去城外種地,也方便了城裡百姓看大戲。

常喜善老人回憶說:“市府巷端對曙光教堂的位置上北坡有個城牆豁口。過去北坡上有個李家窯村,過年敲大鼓、唱皮影戲,城牆裡面都能聽見,聽得城裡人心癢癢,城牆有一二十米高,沒門總不能跳城吧?於是大家就挖了個豁口——北城牆是夯土壘的,好挖,過去種菜、砍柴、看戲。”

北城牆雖然沒有門,由於建在坡上,避開了城市東擴南建的改造,所以存在時間比東西南城牆要長。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修水利時,北城牆也陸續拆了。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沿紅旗路中軸線北坡公園大踏步上去,有個叫“風匣嘴”的地方,還殘存有長 150米、高 4.5米、基寬 3米的東西向夯築城牆兩處,它是寶雞縣故城的見證。

南 門

舊稱:解阜門 位置:南門口南關路立交橋下面

老城地圖顯示,除了東西向的通衢大街外,還有一條通往南城門的大路,剛好與東西大街交叉形成“ T”字形結構。這條南北向很短的路即現在的南關路前身。

南門外額題字“解阜門”,“解阜”二字出於舜帝《南風歌》,據《禮記》記載:“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南風歌雲:“南風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 ,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意為做官者要為百姓排憂解難,減輕百姓負擔,增加百姓收入,使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雅緻的名字。

據《寶雞城市演變史的考察和分析》文章統計,自明景泰二年(1451年)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近450年間,曾有13任寶雞縣令主持了對寶雞城的重修。其中重大的修整有: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修寶雞縣城;明萬曆三年(1575年),創東西月城二重並於三座城門上鐫石題字;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新增甕城、樓臺,又增高城堞,並建南門外水城,疏浚玉澗之水繞城東,注於金陵河;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重修譙樓於縣治前;清雍正元年(1723年)懸鐘於東門;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魁星樓於城東南隅;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東、西、南三座門各建轉角樓一座,加固城周圍垛牆,修建炮臺八座、更房四處、馬道三條,各門城洞二重;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添築炮樓,添修女牆並疏浚城壕。

1936年,隴海鐵路修建至寶雞,寶雞城區向東延伸到金陵店、十里鋪一帶,形成新市鎮;向南延伸到姜城堡一帶,形成河灘鎮,1947年改名“渭濱鎮”。到1949年,寶雞城區面積已達6.7平方公里,人口9.8萬,包括縣城鎮、新市鎮、渭濱鎮三個部分。寶雞城區已頗具現代城市風貌,和傳統縣城面貌迥然不同,初步完成了向現代城市的演變。

“南門口這地方,之前叫水巷口,也叫南關坡子。南門是個雙城門,中間大門兩邊小門,城門洞壁是用磚箍過的,也帶甕城。城門位置就在南關路立交橋下面。大約在1956年或1957年吧,南門隨著城市南擴也拆掉了。”常喜善老人說。(作者:寶雞日報社 巨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