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文丨人骨收集者

最近的院線片裡可看的真的不太多,說真的,都有點不想走進電影院了。

不過,馬上就要在11月1日上映的《終結者:黑暗命運》,我可是說什麼都要去看的。很多人大概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走進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但對於我而言,走進電影看到它,就像是圓了多年前的一個夢一樣。因為《終結者1、2》就是那種經典到你恨自己晚生了幾年,沒能在電影院親眼一睹真容的電影。

而「終結者」這個詞,已經不僅僅是一部或者一個系列電影的名字,它是一個銀幕神話,是最偉大的動作英雄的代號,是一個無可超越的神聖符號,它對於我的意義,或許對於很多影迷的意義,都已經遠遠超過了電影本身。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在電影特效還不是那麼發達的過去,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八九十年代,《終結者1、2》所為我們展示的未來世界的構想,天網統治人類的恐慌,還有那個幾乎和人類一模一樣,卻又機械無情的T-800,都共同構成了一種堪稱恐怖未來主義式的冷酷。

而當你對這種未來的機械化充滿恐懼之時,卡梅隆又用T-800跟小約翰的相擁告別,還有那個豎起的大拇指,來讓你又重新相信了人性的溫暖。

所以我到現在都還特別清楚地記得當時跟我推薦這部電影的同學說的那句話:「你不僅會嚇成傻逼,還會哭成傻逼的。」

相信很多人心中也都有跟我一樣的執念,《終結者》的神話屬於且只屬於卡梅隆操刀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這也是少見的續作比第一部還經典的電影。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終結者2》

因為這種震撼和眼淚,我從去年就開始等著《終結者:黑暗命運》的上映了,因為這是卡梅隆+施瓦辛格的《終結者:黑暗命運》。

它說起來是「終結者」系列的第六部,但其實在時間線上,是直接續接《終結者2》的故事。

當看到施瓦辛格迴歸的那一刻,用什麼語言都無法形容我內心的那種澎湃了。這位最偉大的動作英雄,終於又回到了這部最偉大的動作電影裡。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除了T-800,在《終結者》中被追殺的莎拉·康納(琳達·漢密爾頓飾)也再次成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

只不過她已經從當年需要別人保護的少女,變成了可以保護別人的硬派女性。琳達·漢密爾頓自己也說,她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在35年以後再次飾演莎拉這個角色。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最最重要的,《終結者:黑暗命運》還是由卡梅隆自己編劇和監製,因為這種全陣容的原班人馬的迴歸,《終結者:黑暗命運》完全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結者3」的故事。

《終結者:黑暗命運》的故事發生在《終結者2》,莎拉·康納阻止了審判日之後的二十多年後,但現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樂觀,就像片中說到的那樣,「你也許改變了某個未來,但你沒有改變我們的命運」。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這一次的故事從少女丹妮身上開始,本來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墨西哥的她看起來就是個普通女孩,卻遭到了來自未來最新型號的終結者Rev-9的追殺。

因為她的身上,藏著決定人類未來命運的秘密。

有點像是第一部故事的一種呼應,這一次,曾經被追殺並在被追殺中成長的莎拉·康納不得不去保護丹妮,就好像保護多年前的自己一樣。與此同時,保護丹妮的還有從未來回來的超級女戰士格蕾絲。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這有點像是雙雄模式的變體,格蕾絲一開始和莎拉·康納處於某種對抗的狀態,但隨著劇情的發展,她們慢慢發現兩人的目標都是一致的,便開始聯手保護丹妮,在逃亡的路上她們也慢慢發現,這個秘密的背後,和我們最熟悉的那個終結者——施瓦辛格飾演的T-800有著密切的聯繫。

到這裡你肯定已經看出來了,女性角色在《終結者:黑暗命運》承擔了非常重要的戲劇作用,並且也還延續了《終結者1、2》中守護、時間旅行和成長的幾個母題。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少女丹妮就好像是《終結者1》中還是少女的莎拉·康納,在完全不自知自己對世界命運有重大影響的狀態下被捲入亡命之旅,並在這種被保護的狀態下慢慢成長。

而曾經的莎拉·康納也成長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女性保護者形象,再加上來自未來的格蕾絲也同樣是個女性,《終結者:黑暗命運》可以說是整個系列中最為「女性」的一部了。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當然,作為當年最燃爆的科幻片的續作,《終結者:黑暗命運》最讓人期待的肯定還是動作戲的部分。

我們能看到莎拉·康納用重機槍狂掃Rev-9,但他即便被打穿了,也依舊向前狂奔,想要殺掉丹妮——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我們也能看到T-800在飛機上和機器人的對戰,被打到只剩金屬骨架的機器人的眼神帶來的是一種純機械化的恐懼——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格蕾絲的戰鬥場景,不管是敏捷度還是力量感都絲毫相當有衝擊力,連莎拉·康納都說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終結者——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但格蕾絲坦白說,自己「就是人類,只不過是加強版的。」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莎拉·康納和T-800強強聯手並肩作戰的場景,簡直每一個情懷黨都要落淚了。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至於丹妮為什麼會被追殺,T-800和莎拉·康納這對故人又將有怎樣的後續發展,在這裡就不多劇透了。

不過,曾經屬於T-800那句最經典的臺詞「我會回來的」,現在換成由莎拉·康納之口說出來,其實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暗示。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當年的《終結者》可謂是橫空出世,它最早的構想誕生在《食人魚2》在羅馬上映的時候,這部影片口碑不咋地,卡梅隆也生病了。他有天在夢裡夢到一具金屬軀體,雖然已經殘破不堪,但還是手拿菜刀從爆炸中走了出來。後來這一幕也被拍到了《終結者》裡,成了很多人的童年噩夢。

關於《終結者》為什麼能呈現成現在這樣還有個流傳已久的八卦,卡梅隆當時只用一美元的價格就把劇本賣掉了,唯一的要求就是這個劇本只能由自己來拍,因為大概只有他自己的腦子裡,才知道這部電影應該是什麼樣的,當時的很多技術甚至都還不能實現他的構想,比如《終結者2》中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設計其實在一開始就有了,直到拍第二部的時候才得以實現。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終結者2》

所以,《終結者:黑暗命運》中其實也實現了卡梅隆關於這個系列最為核心,在當初沒能實現的那些構想,他自己也在採訪中表示:「我認為,要想更好地理解《終結者:黑暗命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看作是《終結者2》的續集。它冷酷、節奏快,整個故事發生在36小時內,是一段緊張刺激的旅程。」

換句話說,看了《終結者:黑暗命運》,才能算是真正瞭解了卡梅隆當初構想的那個宏大的世界。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不過,35年過去了,當初那個終結者的故事,也必然發生著改變。《終結者》能在當時爆火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施瓦辛格的終結者形象強悍、堅毅、充滿肌肉,在外形上和八十年代美國社會對男性氣質的主流審美觀完全符合。他雖然不是「人」,卻有著超於人類角色的忠誠、執著、純粹,他從追殺者到保護者的變化,那種鐵漢柔情的反差感,學習微笑時候的那種初生兒般的單純,可以說幾乎滿足了觀眾們對完美男性的那種終極想象。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施瓦辛格都能以「男性符號」存在於銀幕內外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雖然《終結者》系列是訴諸男性荷爾蒙的動作科幻電影,但它依舊嵌入了卡梅隆作品中非常獨特且標籤化的女性意識,想想《泰坦尼克號》中覺醒的露絲,《阿凡達》裡堪稱男主角精神導師的納美部落公主你就能明白了。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終結者2》

貫穿《終結者1、2》的,是一個「保護母親/女性」的主題,在T-800之外,從懵懂少女成長為人類拯救者的莎拉·康納也是這個系列的靈魂人物之一,而如今這種女性意識也同樣被延續到了卡梅隆自己編劇的《終結者:黑暗命運》中來。

就像莎拉·康納面對她為什麼要保護丹妮的時候的那句回答一樣:「因為她就是曾經的我」。35年過去了,曾經的被保護者成為了保護者甚至是更加主動的獵殺著,這種硬派的、獨立的、自覺的女性形象,顯然更為當下。

這是一部從男性終結者跨越到女性終結者的故事。銀幕上也出現過夠多改變世界的男性了,這一次,改變世界的也有女人。

35年過去,施瓦辛格還是最完美的動作英雄

在35年前,卡梅隆憑藉《終結者》改變了科幻電影的歷史,從更大的層面上來說,他也憑藉這部電影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從《終結者》起,世界級導演的名錄裡多了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從T-800起,這個機器人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們對「Man」這個詞的認知,它等於施瓦辛格,更等於一個擁有完美體格的男人,加上忠誠和不屈的內心,和那麼一點點的柔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