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日照30年|月伴初心照夢想

婁善偉

春夜如花/站在橋頭/天上的星星/和遠處的燈光/閃耀著/數不清的/對你的思念

路燈下/那株幽蘭/格外地芬芳/即使/千米之外/我依然能辨出/你一路走過的模樣

前世/我是那路燈/還是你是那株幽蘭/抑或彼此/是這不盡的星光

要不/為何今夜/幽蘭與路燈靜伴/星光瀰漫/傾訴著一世的/不渝絕戀

如果,我不作答,誰又能知道,這詩中的“你”,不過是我今生的教育初心和夢想!當年,選擇了教師職業,選擇了此生魂之所依,何曾忘記,在曲師園孔聖塑像前,許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情壯志,依如千年來讀書為師者同樣的夢想和誓言!去年,在春夜星月下漫步香河,回首過往種種,禁不住吟出了上面的詩行……

曾幾何時,自己的夢想,僅僅就是努力讀書,走出大山,能衣食無憂地去行走人生!

1999年的我,已自豪地入列為一名人民教師。當我看到那一個個頑皮而又單純的學生,看到那一雙雙懵懂而又快樂的眼睛,我心中的夢想,是竭己所能去教育好每一名學生,讓他們每人都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記得那時,月亮總是圓潤如面,輝映著熄燈後自己檢查學生晚休的神情。

2009年的我,已成長為學校發展的骨幹力量。我心中的夢想,是希冀於各級政府能進一步重視校外實踐教育,期望學校能實現大投入大發展,讓城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均等的實踐教育待遇和機會。記得那時,月亮總是殘半似鉤,勾畫出深夜裡自己在校園中巡查安全的身形。

2019年的今天,我已離開河山、離開那熟悉的校園,成為局機關的一名工作者,成為教育系統的一名黨建人,工作生活在日照城區兩年了。

兩年來,因工作與身份的關係,自己如此近距離地解讀著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與投入。就東港區而言,僅2018年,就推進或完工學校建設項目22處,創歷年之最。其中,完成投資3.64億元,開工建設12. 44萬平方米,竣工建築面積8.55萬平方米。城區大班額化解、陽光劃片招生、學前教育普惠園建設、城鄉教師輪崗交流、城鄉學校聯合辦學等一項項惠民政策的實施,城鄉間、校際間辦學差距日益縮小,教育資源整合優化得以高效利用,東港教育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格局,一個所有教育人夢想的時代,已然到來!

每每週末,自駕20分鐘左右,就可以從城裡回到老家。當駕車離開山海路,右拐至鳳凰湖環湖東線寬闊通暢的柏油路上時,總是禁不住遐思萬千。我彷彿看到了20多年前,在幫父母農忙後的週末傍晚,自己乘著溫涼的月光,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在這條柏油路下原先那條崎嶇的山間土公路上顛簸回日照曲師園的場景,看到了自己騎行在那連接老城區與石臼間惟一的柏油路——海曲路上時,望著昭陽路東和市醫院間十里荒野的無奈與嘆息。可誰會想得到,誰又能想得到,短短二十幾年,十里荒野,就已被那一幢幢聳入雲端的高樓,那一道道四通八達的寬闊馬路,那一條條縱穿南北的綠水清河所取代。作為這過程中的一名普通日照人,作為這場翻天覆地鉅變的經歷者、見證者甚至是參與者、建設者,自己怎能不驕傲和自豪?!

歸鄉的路,總是最不缺乏美景。柏油路旁兩側的那一片片青山綠水,接連不停地闖入視野,時不時地喚回那在歲月流光中放飛的思緒。越過獅子嶺,當一眼望見那曾經是尹家河中學的舊園,望見那已近竣工的尹家河小學樓房,又不禁連連感嘆,嘆艱苦求學的不易,嘆今日幸福生活的美好,嘆人生是奮鬥出來的真諦,更感嘆今日的鄉鎮,最好的房子在學校,最美的環境在教育!而便利的交通,第二、三產業的發達,讓更多的家鄉人走進城裡,或置業安家,或勤勞務工,實現了子女教育的選擇權和獲得感。

前些日子,欣聞老家鄰村的3個孩子分別被北大、清華錄取,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內心更是久久不能平靜。在這最能夢想成真的新時代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家鄉的孩子們,在衣食無憂的成長時光裡,用他們為中華強盛而讀書的志向和為自我價值實現去拼搏的奮鬥,書寫出了一卷鄉村少年最美的追夢歲月,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日照建市30週年獻上了一份最合格的答卷!

……

夏末秋初的香河公園。

明月,是如此溫潤、明朗而圓滿。

站在香河的高拱橋上,望著頭頂的滿月,靜靜地影落在一片碧波之上,將一縷縷月芒無聲地灑向這宛如人間仙境的香河兩岸。那一行行的楊柳櫻花樹,那一簇簇的香蒲蘆葦蕩,那一片片的青竹松樹林,以及遠處那夜空下的海曲人家,都融化在那五彩絢爛的燈虹霓光裡,和著這處子般的月華,光影琉璃,溢彩紛呈,如夢似幻,讓人分不清哪裡是燈光,哪裡是月光。當清風徐來,從那河橋遠處傳遞來的月輝溫婉,又不禁讓人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來:“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正圓,已當空。這輪香河的明月,此刻,也照著祖國天北的莘莘學子,照著日照城裡鄉間勤讀的孩子吧。

想必他們,亦正對月許願吧。那琅琅書聲,與月同向,照亮著前方的書香之夢……

(投稿地址:[email protected],聯繫電話:8779520。郵件請註明“30年徵文”字樣,徵文需署作者真實姓名並附聯繫電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