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strong>折多山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境內,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關。自從二郎山隧道貫通後,折多山便成了川藏線上的第一座具有挑戰性的高山。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壩州的大、小金川一帶,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從折多山起,才進入了真正的藏區。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是“折多”二字。

折多其實是雙重含義:一是路面彎折多,二是進入真正意義的康巴第一關,搞不定的,就趕緊折回去吧!

過了康定縣城,汽車就開始慢慢地爬升,蜿蜒的公路一直向前。

折多山的盤山公路是名副其實的“九曲十八彎”,路面挺窄,也不是那麼平整,經常塌方,似乎都在修路。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一路上,運貨的大卡車居多。公路來回盤繞,拐了一個彎接著又是一個彎,彎彎曲曲,盤旋著慢慢上升。開始還不很適應這樣的山區公路,所以一直用比較慢的速度走這一段,可以說是龜速慢行了。

天氣也逐漸變好,一路的風景。每拐一個彎又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望著窗外美麗的景色,藍天白雲、綠水青山。使平時暈機、暈船、偶爾也暈車的粵薇,居然感覺還行。

汽車慢慢地爬升,從明媚的風景開始變得有絲絲涼意。就在一路的不斷髮現和小小驚喜中,來到了折多山埡口。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埡口,是出川入藏的第一個高山埡口,充滿了藏族的特色。埡口上有一座大大的白塔,白塔周圍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經幡,藏民叫它“風馬旗”,上面印著看不明白的經文,風兒吹動彩色經幡獵獵作響。第一次見到遠處白色的雪山,在寒風中飄動的彩色經幡,感覺特別激動!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在埡口處立了一座石碑,上面還刻有“西出折多”四個大字。剛到折多山的我特別好奇,這裡是折多山,碑上為什麼不刻“折多山”而是刻了“西出折多”呢?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後來才知道,因為折多山是有“康巴第一關”之稱的關隘,是進入康巴藏區的第一關,在此立碑本身就有著特殊的意義。

西:一路向西,地理位置指向318國道的遠方。出:以折多山為起點,走出平原,正式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青藏高原。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當時康定市旅遊局面向社會徵集折多山埡口的新名稱,得到各方的積極響應,人們都按自己的想法選了許多埡口的名稱。最後,在眾多的名稱中選中了“西出折多”這個名稱。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越來越多的自駕遊的愛好者和驢友,在翻越折多山時,到了新石碑處都會停留駐足,與石碑合影留念。石碑上不但有“西出折多”,還有折多山的海拔高度“4298米”。留下這麼一張合影,能夠豪邁地宣稱自己又成功翻越一座高山,刷新自己挑戰的海拔新高度了,折多山埡口成了遊人必打卡的網紅地。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山頂有一條棧道,通往一座白塔。慢慢爬上去,感覺氣喘吁吁,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在4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了。在平原生活得太久,在高原還是得慢慢適應才行。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埡口的風特別大,而且由於海拔高的緣故,氣溫驟然降低了許多,所以一定穿上擋風的厚衣服才能下車拍照哦。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登上觀景臺,周圍的風景一覽無遺。望著遠處連綿不斷的貢嘎山脈。遺憾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佈滿了厚厚的深灰色雲層,沒有看到傳說中最高的貢嘎雪山。在觀景臺逗留了一會,天空終於出現了一抹藍,那可真叫美呀!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折多山埡口停車場停了許多汽車和旅遊大巴,汽車一停下來,馬上有藏民過來收取10元的停車費。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翻越了折多山,也就是說:我們的川藏318線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第一次走過這麼高的海拔,能夠順利過關,也意味著可以繼續前行了!

一路西行-----自駕川藏318之六·翻越折多山

粵薇自駕川藏318國道,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轉發、關注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