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一位徐州七中老知青對家鄉童年的記憶

值賈汪老三屆知青紀念上山下鄉五十週年喜逢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謹以此文獻給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故鄉同齡人。讓我們永葆童心,永懷感恩,永不忘本!

——魯慶玲

童年的記憶·兒時的故鄉

「薦讀」一位徐州七中老知青對家鄉童年的記憶

青絲變白髮,一別五十年。從老三屆知青下放離開家鄉到現在已經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啊!時間的流逝不僅沒有沖淡我對家鄉的眷戀與思念,反而使塵封於心底深處的記憶歷久彌新更加清晰,縈繞心頭揮之不去。思念若春水,無日不悠悠。我的故鄉在徐州賈汪,她是一座百年煤城,懷怉於青山綠水之中。

她不南不北,

不熱不冷。

春夏秋冬,

四季分明。

她資源豐富,

植被茂盛。

山清水秀,

人傑地靈。

【一】

很小的時候,只知道賈汪有老礦、新礦,東面有徐州七中(因我表哥表姐都在七中讀書),西面有火車站,南面有韓場。直到後來我三姨搬新家,才知道新礦東面還有個“新工區一片大瓦房。”

老礦是賈汪的主城區,政府部門主要集中在老城區的官坊裡,工商所、稅務所、房管所、派出所、看守所及當地醫院等單位也在這個大院裡。

新礦在老礦南面約三里遠的地方,被一條公路一分為二,路西是賈汪煤礦,路東的新莊是商業區和居民生活娛樂區。

在老礦的鐵道門外,有一條長約三里的碎石碴子公路(一條馬路寬又長,老礦新礦到韓場)向南延伸通往新礦,路基很高,兩側低窪,碎石渣子路面,既不分上下行,也沒有快慢道,更無紅綠燈,路兩邊沒鋪碎石渣子的路面算是人行道。那時候機動車輛稀少,只是偶爾有救護車、救火車(消防車)或是部隊的大卡車、吉普車和軍用摩托車呼嘯而過,還有從部隊營房開出來的龐然大物,轟慢騰騰地向新礦方向駛去,所過之處都會給路面留下兩道深深的“傷痕”。大人說那是打仗用的大炮坦克車,我們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那時候大家走道都很規矩,從來沒聽說發生過什麼車禍。

從老礦鐵道門開始,大路的東側依次為礦醫院和部隊的西圍牆、排水溝(家鄉稱這種無上蓋的為陽溝、反之稱陰溝)和一條向南延伸的羊腸小道。八初中和新新校(礦小)在新礦半路(就是現在的桃花島地段)東側約百米遠的地方。八初中北面的不遠處有一條土路向東可以通往徐州七中,新新校的南面是北宿舍(相信對於新礦而言)。晴好的天氣裡,家住老礦的兩所學校的學生都是抄近道走小路,也無須家長接送。還有一家工人療養院和賈汪礦務局辦公樓也在新礦半路(後來因為採空區塌陷附近所有的建築全部拆遷了)。往南沒多遠有一條向西的比石碴子路底而窄的碳渣子路(煤城特色,此路面滲水性強,雨雪天不粘腳),通往賈汪火車站(該站客運已停多年)。沿著大路繼續向南走不過一里地,就是礦裡的老東門,其不遠處是礦裡的新東門,新東門裡的不遠處還有一個向西去的大門通往賈汪發電廠。(因為我三姨家就住在礦裡的六道房,所以對新礦不是很陌生)老東門的對面有市場、商店、郵局、儲蓄所、飯店……在新東門對面十字路口的東北角有一座倍受礦工及老人和孩子們喜愛的公園,公園裡有假山、涼亭、小橋流水、許多爭奇鬥豔的花草和高大的樹木,更有一個比老礦戲園子氣派許多的工人文化宮。當年的賈汪煤礦在國家煤礦系統中知名度很高(我們勞工街有個叫“陳傻子”的大爺,他女婿就是一位煤礦的勞模,到北京參加過群英會),經常有像中國煤礦文工團這樣大型的文化藝術團體來賈汪煤礦進行慰問演出。

我的故鄉雖然不大,但卻是蘇北及淮海地區的工業重鎮。這裡有當年在國內極有影響力的賈汪煤礦和賈汪發電廠(戲劇性的是我先生幾十年後竟在此主持工作了近十年,在以王天琦為首的賈汪區政府和當地老百姓的支持下,同全廠職工團結拼搏再創輝煌,將一座小廠老廠易址擴建成了一座節能環保百萬容量的闞山發電廠),當時徐州最早的一家煤礦醫院、徐州煤礦和徐州電力的最高領導機構及銅山縣政府都設在賈汪,徐州地區裝甲部隊也在此駐防。不僅如此,當年的煤城賈汪還為淮北、淮南、魯南地區的韓莊、棗莊以及三線建設甚至是北京、河南等地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的煤、電技術骨幹。(我二姨家的大表哥就是從賈汪走出去的,先調去北京後來又去了三門峽,二表哥留在北京直至退休)。

這裡還是方圓幾百裡的第二大商貿城(僅次於徐州市區),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各種設施、商鋪、店鋪、手工作坊一應俱全。學校、醫院、銀行、郵局、糧店、新華書店,老礦的戲園子、說書場、照相館,新礦的文化宮和公園,東街的大澡堂、小商店、敬老院(有一位張院長是我奶奶家的老鄰居,其小女兒與我同齡),西集的商店、裁縫鋪、飯店、冰糕房、畫像館、藥鋪、茶爐房、大農貿市場、各種手工作坊應有盡有。老礦每年的春會更是熱鬧非凡(延續至今),周邊蘇魯豫皖的買賣雙方皆聚於此,水洩不通,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


「薦讀」一位徐州七中老知青對家鄉童年的記憶


老礦東南約三里處還有一所在當時知名度很高的學府——徐州七中。那可是我少小時心中的殿堂!始建於1945年,前身為華東煤礦子弟學校,1956年更名為徐州市第七中學。據說這個新校址是老紅軍出身的熊校長選的,為了能讓學生有一個幽靜的學習環境,所以選擇了這個遠離鬧市區的地方。我六一年小學畢業便毫不猶豫捨近求遠地報考了徐州七中。那時候實行的是小學六年制義務教育,小升初要擇優錄取。賈汪城區和周邊四五個鄉的幾十個小學畢業班只錄取八個班級,八初中和七中各四個班。少小的我認為胸前能彆著一枚“徐州市第七中學”的校徽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當時我們徐州七中就巳經為江蘇、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最知名的應數煤礦作家孫友田。(我二舅家的大表哥劉伯華是五八年由徐州七中考入南藝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故鄉,雖然沒有寬闊的馬路、沒有高大的樓房、更無私家車輛,“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只是夢想(最初的中國夢)。我們小孩子也沒有高檔玩具、沒有心儀的漂亮衣裳,沒有那麼多美味零食……但是,也沒有琳琅滿目的塑料製品、品種繁多的化纖產品、更沒聽說過何為轉基因食品、假冒偽劣產品、地溝油,也不懂什麼霧霾、空氣汙染指數……我們的日用傢什都是用竹子、藤條、柳條、蒲草、秫秸、麥杆等編制的。鍋碗盆是鑄鐵、黃銅、泥瓦、陶瓷、搪瓷、竹子、白鐵皮和木頭的,瓢是葫蘆一鋸為二做成的,傢俱都是木質的……

小時候,左鄰右舍大部分家庭已經用電燈取代了煙熏火燎光線昏暗的煤油燈,儘管捨不得用大功率的燈泡,一般都用15瓦或者25瓦的,最多也只是40瓦的白熾燈,因為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所以那時候的中小學生幾乎沒有近視眼,不像現在連幼兒園的好多小朋友都戴著近視鏡。

我們小時候用水主要靠井水,自來水還沒有進入尋常百姓家,只有幾個公共供水點(免費)。自來水主要用以飲用和做飯,洗洗涮涮仍用井水,洗滌大件衣物傢什去井沿或河沿。故鄉的老井都是石頭砌的,井臺為邊長約四米左右如球面狀的正方形,井口設在井臺中央的最高處,井臺一側留有下水口與井臺下的排水溝相連。街公所每年都會組織人掏井,掏出來的東西五花八門,有鑰匙、髮卡、鋼筆、有頭繩、手絹、口罩、硬幣、湯匙、瓦片、石子、磚塊、繩頭、甚至還有……如今自來水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兒時的故鄉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習俗。例如娶親一定要“吹喇叭放鞭炮,新娘子做花轎”、“竹板一打嘩啦啦,毛主席號召婚姻法。男二十女十八,喇叭轎子送到家”,婚後的女子也不再梳著兩條辮子而是盤起了髮髻。所以,那時候年輕些的女性從髮型上就可以看出是已婚還是未婚,從服裝上就可以看出是職業女性還是家庭婦女。像中心校的王敏校長就是一位衣著時尚燙著短髮非常美麗脫俗的已婚女子。如果是身著蘇聯大花布的布拉吉(連衣裙)或者揹帶裙的年輕女孩多數為學生或是公職人員。三十歲以上的著老式衣服扎著褲腳的小腳女人一定是家庭婦女,我奶奶和大伯母就屬於此類。看著她們走路搖搖晃晃的樣子,隨時都有跌到的危險,心中十分不忍,總是會想起母親教唱的“舊社會好比是,黑咕咚的枯井萬丈深,井底下壓著咱們老百姓,婦女最底層”。所以我常常充當奶奶的小柺杖(只可惜我的身高始終沒趕上奶奶),奶奶洗腳我也會盡力幫忙。

身高一米七的奶奶卻有著與身高體重極不相稱的“三寸金蓮”,走路全靠兩隻腳後跟支撐。奶奶的小腳很美,不僅造型美觀而且皮膚白皙、細嫩、光潔,就像一件精美的玉雕藝術品,難怪人們稱女人的小腳為“三寸金蓮”。微微凸起的腳面呈弧線滑向前腳趾根部,五個腳趾只有大腳趾倔犟地呈自然狀,其餘四個腳趾依次以遞減狀彎向腳底心,趾縫也呈漸變(小)狀,很有層次感。奶奶的腳後跟特別厚實健碩,而被擠壓變形的小腳趾乖乖地趴在腳心處,其餘三個腳趾仍以遞減狀斜向大腳趾,只有大腳趾孤傲地保持著原生態,與腳後跟形成了一個近似三角形的腳底板。

洗腳對於奶奶來說可是一項大工程,要先把已經磨好的剪刀、割腳刀,乾淨的裹腳步、襪子、繡花鞋套、雞油(過年家裡殺雞留下的,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等用品準備齊全,才開始泡腳、洗腳、修腳,然後均勻地塗抹上雞油,再把裹腳步像包紮傷口那樣一圈一圈地把整個腳裹緊、套上軟鞋套,這樣才能把三寸金蓮塞進鞋子裡,之後還要把縫在鞋幫後面的鞋帶繞幾圈繫緊,最後再把褲腿腳紮上綁腿,才算完工。

我們小時候人們生病習慣看中醫吃中藥(中醫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健身,本人至今仍習慣用中醫藥調理),熬中藥的罐子只能借用不可以歸還,什麼時候主家需用再來取。藥渣子要一早趁街上沒人時,倒在馬路中間。

從年初一到年初三不許動剪子,過年時不允許說“完”了,只能說“好”了。所以每到過年辦年夜飯如炸丸子、包餃子,大人們都會把我們攆走:“一邊玩去吧!別在家多嘴多舌的!”、“別走遠,到了飯時會叫你們”。我們哪裡會走遠?早就迫不及待了。

我們小孩子最盼望過年,不僅有好吃的好玩的,還能穿上新衣服得到壓歲錢。剛進臘月我們就開始抑制不住興奮地跳著唱著:“二十三糖果沾,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買豆腐,二十六去買肉買了豬肉買羊肉,二十七去殺雞殺了公雞殺母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喝喜酒,大年初一把秧歌扭。”、“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點花燈放鞭炮,你說熱鬧不熱鬧”。那時候過年不像現在只有七天,而是從年三十到二月二龍抬頭吃過糖豆才算結束。

過年前後,街公所的幹部們可忙了,一面要為年後的慶祝活動做準備,一面還要釆辦豬肉、粉條、米、面等物品,然後一大幫人抬著或用平板車拉著,敲鑼打鼓給軍烈屬送年貨。雖然過去了六十多年,這些場景仍然歷歷在目,彷彿就在眼前。年初的慶祝遊行隊伍非常壯觀,有劃旱船的、騎毛驢的、坐花轎的、踩高蹺的(有的邊踩著高蹺邊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有耍獅子舞龍的、有打腰鼓的、扭秧歌的……在扭秧歌的隊伍中,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大活寶,他們化妝打扮得很誇張,一個人的耳朵綴著紅色的尖辣椒,一個人手持長煙袋,邊扭邊表演各種搞笑的表情、動作,可愛極了。到了正月十五還有燈會,都是自制的,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有孫悟空、豬八戒的造型,有的還可旋轉,有的花燈很大需用平車拉著,有的花燈四周還有燈謎,還有用大紅蘿蔔、大南瓜雕刻而成的,工藝精湛、非常美觀。我當時就非常佩服,心想咱賈汪的能人怎麼這麼多呢。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活動都消失了。

我們小時候的生活雖然不富裕,更無電子玩具,但是絲毫不影響孩子們的興致。健康又環保的玩法可多了。我們跳繩、跳皮筋、踢毽子、擲沙包、推鐵環、玩石子、跳房子、挑繩子、唱兒歌、玩摺紙、拍洋畫、過家家、丟手絹、老鷹捉小雞、藏貓貓……春秋天去野外放風箏,夏天去小河邊戲水玩耍,冬天滑冰、堆雪人、打雪仗、去屋簷下打冰冰(有的草屋很低矮,結的冰冰卻很長,像是倒置的鐵棍山藥)。每天玩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家裡的長輩們有時會說我“託生錯了”(意思是有點像男孩)。我大伯母也會常常叫上我,陪她一起去街公所的掃盲識字班學認字(繁體字)以便回家教她。掃盲識字班成就了我的學前教育。

我們小時候,國家正處於戰後重建階段,百廢待興。由於連年的戰亂(很慶幸,我們賈汪是和平解放)國家底子薄物質匱乏,老百姓生活貧困。所以政府特別號召要“勤儉節約、勤儉持家”,有關的標語口號隨處可見:“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約是美德,浪費是可恥”……後來上小學,我們中心校唱歌(音樂)課上柴老師還教唱過一首《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建設離不了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還是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錢都要用得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燒。”所以我們小時候不管是公家還是私家,無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以節約為美德,能省就省“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各家各戶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用的、玩的很少買現成的。像我們全家老小的衣服都是大伯母和我母親縫製的,家裡用的線是奶奶捻的,捻線的砣子也是自制的。捻線的砣子製作很簡單,只要把兩個方孔銅錢套在筷子的方頭一邊固定即可,然後一手提著砣子向一個方向旋轉,另一隻手握著一把上等的新棉花,用大拇指和食指邊拉扯邊向同一個方向捻動,然後再用砣子上勁,先捻一股,然後再把兩三股合成一股。奶奶捻的線又勻又細又結實,不僅能縫衣服也可納鞋底。那時從春聯到年夜團圓飯、正月十五的花燈和元宵、二月二的糖豆、春秋天放的風箏(與花燈的骨架都是從舊竹簾上抽下來的)、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都是自家做的。不像現在年夜、中秋的團圓飯去飯店,連平時吃的水餃麵條都買現成的。有的人平時很少動鍋灶,不是叫外賣就是吃快餐。煙、酒、衣服、鞋子、手機、包包一定要名牌。

六十多年前的故鄉,衣、食無疑是自然環保的,但是住、行遠不如現在。

當時的服裝面料只有棉、麻、絲、毛、皮。我們小孩子喜歡爬高上低,不是這兒扯了就是那兒颳了,所以小孩子的衣服都是棉布的,有些大人會穿絲綢的。記得夏天,父親常常穿著名曰橫羅的絲織便裝,腳下一雙黑色圓口布鞋,瀟灑飄逸“非常儒雅”(其學生、候中的孫校長對他的評價)還有些年齡大一點的老人,會穿著一種黑色發亮的油綢面料的上衣,顯得富貴大氣。幹粗活的大人們的衣服也是棉布的,有的還是老粗布。夏天有些幹粗活的男人,會穿一種黃褐色的蚊帳布做的短衫,這是自制的。據說是把用白紗布做的短衫,放在用石榴皮炮製的水裡長時間浸泡就成了。這種衣服耐汙、涼快、不粘皮。至於當時冬天的老茅窩,夏天的蓑衣、斗笠、木拖鞋,小孩的虎頭帽、虎頭鞋、繡花肚兜,還有小腳女人的繡花鞋和繡花鞋套,現在也只能去民俗文化博物館一飽眼福了。

故鄉舌尖上的美食也令人回味無窮。家鄉人愛吃麵食,有煎餅、餎饃、饅頭、花捲、油餅、火燒、壯饃、水餃、麵條、煎包、蒸包、餛飩……而我們家的主食是煎餅,奶奶總是說:“煎餅省饃饃費,吃了油餅賣了地”。街頭的早點品種繁多,食客多為外地人或單身漢。有家有院的當地人大部分在家裡就餐,家裡的早餐一般都是煎餅、餎饃、稀飯、鹹菜、辣椒、鹽豆。(沒有雞蛋,只有生病了或磕破了頭、劃破了手才能吃到雞蛋。)有時爺爺也會帶我們去西集吃早點,熱粥泡油條是我的最愛。剛盛好的熱粥一吹一個坑,剛出鍋的油條泡進去,外面酥脆裡面鬆軟,口齒留香,味道好極了!偶爾爺爺也會買些小籠蒸包用荷葉包著帶給我們(還沒實行用糧票)。我則是孫家醬菜店的常客(因為大人們工作,奶奶和大伯母是小腳,堂哥上學,姐姐行動不便,我自然成了這個大家庭的小菜買,後來二伯父家的堂妹陸續出生,奶奶家實在住不下了,我家才搬出去另立門戶),店主是一位身材微胖個子不高的老先生,非常乾淨利落(其雙胞胎孫女和我同齡,另一孫女後來是我高中同學)。孫家醬菜多為各種南方口味的小菜,我最喜歡吃八寶菜裡的鹿角和去皮花生米,甜鹹適度嘎嘣脆。五十年代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還是不錯的,吃得飽穿得暖,可謂童年不識餓滋味。忍飢挨餓那是五九年以後的事。

但是當年的住房實在不咋的,房屋陰暗(普遍沒後窗)、低矮、潮溼。多數房屋室內地面低窪,每到夏天,都要在屋門口築堰,防止雨水倒灌。(最難的是沒有衛生間,特別是惡劣的天氣去公廁對於老人和孩子實在不易,經常有老人在公廁滑倒造成骨折)有些老房子還是茅草屋頂土坯牆,老式的實木門,左右各一個木稜子窗戶,冬天用紙糊上,夏天再撕掉。室內擺設大同小異(困難戶除外),屋當門靠後牆擺一個長條几,正中間是八仙桌,左右各一把太師椅,左右兩間為臥室。條件好些的家庭,傢俱用的是上等木料,款式古樸造型考究而且有雕花,條件差些的傢俱相對簡陋些。

當時人們出行不太方便,主要靠兩條腿一雙腳。小腳女人很少出門,必須出門只能坐平板車,自行車是稀罕物。周邊農村小腳女人出行還有騎毛驢的坐馬車的(毛驢和馬的屁股後面帶著糞兜),出遠門可以乘坐火車,當時的賈汪火車站還是很熱鬧的。(記得後來每當春運高峰,賈汪的綠皮火車廂經常臨時更換成黑色的“悶罐子”。)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晃幾十年,我們這些當年的孫輩們,如今早已成了爺爺奶奶,百年煤礦也不再輝煌,但是百年煤城鳳凰湼槃。

這裡有電力先行官百萬容量的闞山發電廠(納稅大戶),有光明使者服務至上的賈汪供電公司,有紅色記憶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舊址、有醫療設備技術先進的賈汪人民醫院,有修繕一新環境優雅的夏橋公園,有四季綠意盎然的十里沿河公園,有美倫美奐的御龍灣燈光音樂噴泉,有人材倍出的徐州七中和徐師大分校……數萬平米的群眾文化廣場(一線城市絕無僅有)和電影院、圖書館、體育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為小城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休閒娛樂場所。小城食材瓜果不僅新鮮且物美價廉,金維豆製品廠的豆製品和滷製品非常馳名。各種商鋪、大小飯店、超市、小商品批發市場、美容院、足療店星羅密佈。賈汪歷史上不曾有過的汽配城、汽車美容、裝飾城、房地產公司、裝修公司、旅遊公司、快捷酒店、快遞公司也應運而生。

鱗次櫛比的居民樓房錯落有致,密度小、空間大,美化綠化覆蓋率高。室內設施齊全、設備完善,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現在的孩子們不懂得什麼叫起痱子、什麼是生凍瘡)。“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最初的中國夢早已變為現實。

縱橫交錯的公路網四通八達,各種品牌不同型號的機動車輛應有盡有,小到環保自行車,大到飛機、高鐵。這裡道路通暢沒有擁堵,上班族不會像大城市那樣因道遠路堵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往返途中(比大城市每天人均至少節省一小時),開車族也沒有行車難、停車難的煩惱。故鄉人再也不用為出行犯愁。

手機電視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足不出戶知天下,坐在家中會親友(視頻聊天敘舊)。

百年煤城正在積極藉助原有的資源優勢成功地進行轉型發展。風光旖旎的潘安湖國家溼地公園、徐州第一峰江蘇第二峰的大洞山、“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的“異鄉”茱萸寺、冬季的大型滑雪場、夏天的海嘯大世界、萬畝石榴園等十大旅遊景區吸引著八方來客,更有舌尖上的美食和熱情周到的服務令遊客們樂而忘返。一座新興的山水文化旅遊城正在崛起!

百年煤城,

舊貌換新顏。

煤城變綠洲,

徐州的後花園。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祝願故鄉,更加精彩!

魯慶玲

2019、10、18、於南京

「薦讀」一位徐州七中老知青對家鄉童年的記憶


徐州七中老三屆知青,土生土長的老賈汪老礦人。離鄉整整半個世紀!近年來懷舊情節特濃,許多往事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目前,全家定居南京鼓樓區省委黨校隔壁。其祖父母為煤城的第一代居民,家族在此生活了百年,繁衍生息了六代人。父輩中最小的姑母尚在,已九十二歲高齡。第四代長孫幾年前已升級為爺爺,現在是兩個孩子的祖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