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導語:最近,看到很多的家長都在討論孩子第一次月考的事情,特別是高一新生。

上次,有位朋友跟我說,她家兒子馬上就要迎來高中的第一次月考了。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於是,她試著問了下孩子的學習情況?問問考試有無把握?她兒子卻只回復了她兩個字,“還好”。

一聽兒子說這話,她的心裡就開始忐忑不安起來,很是著急,但又不好纏著繼續追問,只得忍下,再另外想辦法。

如上面朋友說的情況,那些喜歡回答父母問題時,特別是有關學習方面的事兒,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說“還好”。

這已是一種極普遍的現象了。

作為高一新生,第一次月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關係到分班,又影響著老師對孩子的印象和定位。

可是在這裡,我要說的不是月考有多麼地重要,我們要怎麼怎麼地重視。

我想說的是在高中三年的初始階段,對於孩子在學習上的各種“還好”,家長們一定要留心了。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所謂的“還好”,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將就。

當問到孩子學習情況時,孩子總是回你一句“還好”或“還行”,這其實是一種對自己所學的不確定,更是一種對自己的將就。

學的將就,考試就會不確定,每一天在“還好”的自我安慰中度過。

在生活中的很多時刻,對於那些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的人事物,我們大多都會選擇說“還好”、“還行”和“還不錯”等這樣的話。

這樣的說詞從表面上看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一般般、還過得去的意思。可是,我們若仔細去思索求證一下,就能明白它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①經常說“還好”,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對待學習,沒什麼信心;對待自己,也沒什麼自信。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在學習上,自己覺得學會了一些知識,可真正用起來又好像沒學會的樣子,心裡發虛不確定,只能用模稜兩可的言語來應付。

“還行”、“還好”或“還不錯”等這些不確定的詞,說到底它就是不怎麼好的意思。

學得不怎麼好,有人問起來,自然就沒法肯定地回覆,信心也就不足夠了。

②不清楚自己要什麼

德國作家伊曼努爾•康德說:“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一個人不清楚自己要什麼,沒有學習的目標,差不多就是一種混日子的狀態,得過且過,飄到哪就是哪。

可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那麼他就會想方設法的去達成所願,而不是隨便地敷衍了事,將就一下就好了。

因此,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往那個方向使勁,這很重要。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現在,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藏在“還好”背後的本質是將就。那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對於孩子愛說的“還好”應該怎麼做吧?

首先,重點關注和了解孩子的想法

心理學指出,高一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

孩子進入高中後,成年的腳步離他已是越來越近,不論是心理、生理還是身體都在發生著急速地變化。

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的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父母的管教甚是牴觸和厭煩。他們的內心世界極是活躍,卻從不會在父母的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或感受,變得內隱和沉默。而這些特點往往阻礙著父母與子女的相互瞭解。

因此,重點關注和了解孩子的想法比月考來得更重要。

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父母能夠清晰明瞭孩子的想法,在關鍵時刻幫一把,這對孩子的成長將大有助益。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其次,注重和孩子的高效溝通

說到高效溝通,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很不錯的一種方式。

認識一對父母,初中三年從沒有一次缺席過接送孩子上下學。

三年下來,他們的孩子從班裡倒數,躋身年級的前幾名,進入高一的重點班,完美的做到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

問他們是怎麼做到每天接送孩子的?他們說習慣成自然。

他們還說,每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趁著走路回家那會,跟孩子說說話,聊聊在學校裡或者同學之間發生的事情,對於瞭解孩子的想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溝通起來也更高效,並且還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現在,他們和孩子之間有的是說不完的話,孩子也是什麼都願意和父母說,彼此都心照不宣,更加厚愛對方。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再次,一定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叛逆,他們的自主意識越來越明顯,聽不進父母的話更是常事。往往是父母剛一開口說話,孩子就會不耐煩的趕緊拒絕。

在這種狀態下的孩子,其實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他希望父母能夠承認自己已經長大,可以獨自處理很多事情,也渴望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

在美國教育家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中,講到正面管教孩子方法的核心是和善與堅定並行,其實也就是說的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最後,一定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美國作家富蘭克林也說:“保持身體健康,這是對自己的義務,甚至也是對社會的義務”。

高中階段的孩子,身體生長髮育最快,思想上的變化也是日新月異。

從初三下學期開始,我家兒子的衣服褲子和鞋子,一會不是小了,就是又短了,更新得特別快,思想上的變化還更大。

孩子現在高一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

學校的大鍋菜他不大愛吃。因此,每晚下自習回來,他總要吃上一大碗飯,早上還得給他準備好牛奶,並且不定期地要給他做些營養餐。

他想吃什麼,只要合理,我都會盡量地滿足。

高中第一次月考,面對那些學習“還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留心了

有道是把身體養得倍棒倍棒的,才能更好的學習。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於歆傑在2019清華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發言說:“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也不是3000米中長跑,而是馬拉松”。

一個好身體才是學習的根本,更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礎。

有了好身體,才能跑好人生的這一場馬拉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