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郭德綱的努力,德雲社的騰飛,也離不開這些“貴人”的相助

老郭一路走來不容易,如今的局面更是隻手遮天。有人說老郭是半壁江山,哈哈那除了老郭的另外半壁也太少點了吧!這個天是一九開的嗎?老郭的德雲社獨霸相聲演出市場,觸角都已經深到了海外。尤其是鋼絲節之後。德雲眾將分分挑班掛帥,各自出發。張雲雷在墨爾本,張鶴倫在倫敦,老郭在西雅圖。地表最強相聲男團大有侵佔全世界華人娛樂市場的勢頭。

踏下心來想一想,這一切的一切,除了老郭的藝術和弟子們的努力之外。對於德雲社的運作,也就是除了行內的業務扶持之外的德雲品牌打造,才是德雲社當下火的關鍵。到底是誰幫助了老郭呢?到底是誰助力了老郭呢?

除了郭德綱的努力,德雲社的騰飛,也離不開這些“貴人”的相助

一、大鵬

此君真的是功不可沒。老郭在自己的訪談節目裡反覆提過。那麼大鵬到底是怎麼幫忙呢?那還得是早期德雲社賣不出票的時候。也就是德雲社最難的時候。沒有知名度,沒有人知道,沒人看的起。

北京電臺每天下午三點有個節目叫《開心茶館》播相聲為主,大鵬就是這個節目單主播。因為是常年播相聲,這個節目積攢了大量的聽眾。可以說那時候聽相聲的人都在聽大鵬的《開心茶館》。就在這個時候,大鵬的發現了天橋角落裡的德雲社。出去對老郭相聲水平的認可,出於對老郭先生迴歸劇場理念的認同,出於大鵬本身對曲藝和相聲的熱愛。他開始在自己經營多年的《開心茶館》裡播放小小德雲社的現場錄音。你可能不知道他頂著多大壓力。那時候,小劇場的活可是有不規矩,他的節目電臺播出可是有監聽的。多少次電臺不讓他播德雲社,在庫裡找點老段子不好嗎?大鵬的答案是不好。讓聽眾聽到原汁原味的劇場相聲,讓觀眾知道德雲社,讓老郭的藝術不被埋沒。不慣什麼原因吧!大鵬,用自己的節目,用公眾媒體平臺宣傳了德雲社。德雲社最早的一批粉絲,包括筆者在內,都是聽《開心茶館》知道的德雲社,並且是大鵬每次都詳細的描述地址,才讓我們找到躲在犄角旮旯的德雲社。

除了郭德綱的努力,德雲社的騰飛,也離不開這些“貴人”的相助

二、王海

此君現在是郭德綱都經濟人。記得零三年那會兒他還是和我們一樣的觀眾。筆者不知道,他是不是每場必到,反正筆者每次去都能看到這個留著辮子的糙老爺們。德雲社早期的音頻,特別是老郭最早發過的那張CD裡,你總能聽到一個特別有標誌性的笑聲。那個就是王海。記得那時他還有錄像的癖好,每次都帶個那時非常精貴的攝像機。

據說啊!筆者沒有調查。王海家世背景比較顯赫,可能在宣傳口或者媒體口有一定背景。就像高曉松說自己是他們家裡是沒有文化的一個一樣。王海是他們家最沒有做為的一個。但是,王海沉迷相聲,崇拜郭德綱,用自己的關係為德雲社貢獻不少。

三、北京臺

要說郭德綱和北京臺,大家都會想到那次風波。那在前幾年鬧得可真是水火不相容。甚至到了雙雙要把對方搞垮的地步。

筆者只想說: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說得有些誇張,郭德綱跟北京臺雖然不是同根生,但是在一開始也是親密合作夥伴。德雲社靠北京臺擁有更多的知名度和演出舞臺,甚至北京臺也幫德雲社捧紅何偉,曹金等人。而北京臺也要依靠德雲社的相聲藝術來撐場面,可以說要是沒有郭德綱這一班子的相聲演員,北京臺的知名度要比現在要小很多。

所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能看出當年兩者之間的互惠互利關係是多麼的要緊,雙方對各自的發展也是多麼的重要。但是就是在這種親密的合作下,沒想到雙方說鬧掰就鬧掰了。原因大家都知道,當年假記者去德雲社偷拍,為的是要曝光郭德綱圈佔綠地,因此郭德綱的徒弟李鶴彪阻止了記者,後來記者稱自己在當時遭了打。而老郭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汙衊,是斷章取義,還說:打人者是英雄,記者不如妓女。就是這件事,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因此也猜測是不是老郭出了名之後膨脹了,變得霸道目中無人了。

除了郭德綱的努力,德雲社的騰飛,也離不開這些“貴人”的相助

其實,也不用多說什麼,筆者覺得這還是小人作怪。老郭是得罪了北京臺的某幾個人。北京臺對於德雲社還是有幫助的。畢竟,那時的最強宣傳手段非電視莫屬。

俗語有云:得道者多助是到這寡助。德雲社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有很多人很多單位都是助力不少的。德雲社是一步步走到當今的位置,也是在一個個“恩人”幫助下成長為現在的樣子。任何一個人一個團體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德雲社的老少爺們,好好的做藝吧!你們會吸引更多的人幫助你們,加油吧!

除了郭德綱的努力,德雲社的騰飛,也離不開這些“貴人”的相助

【各位尊敬的粉絲,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小鋼的支持。喜歡老郭的相聲並有意願購買收聽的,私信小鋼回覆“相聲”二字即可。(限時促銷,買對口專輯送單口專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