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被人爽約有多不爽?

昨晚上,之前約的一個客戶突然說不來了,我心裡正要開罵,他發來了道歉的表情包。

原來他之前答應兒子參加一個學校活動,後來給忘了。他不想讓孩子失望,只好跟我改約時間,請我吃飯賠罪。

知道原因後,我突然就不氣了。為人父母,有多少能做到他這樣呢?

在最近一期《做家務的男人》中,演員張歆藝也談到這個問題。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小時候,家裡條件差,她經常只能穿舊衣舊鞋,這就算了!

有一次,她鼓足勇氣告訴媽媽,想要一雙99塊的白球鞋。媽媽說,只要她考到班裡前幾名,就給她買。

結果她很努力真的考到了,媽媽卻食言了……

小時候未被滿足的願望,最易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我一個出身農村的朋友,更是差點被這樣的經歷毀掉!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她和雙胞胎弟弟同時中考,父母承諾,誰考的好,就送誰去縣裡讀高中。

結果,她努力考了全縣第一,父母卻反悔了:“女孩子出去打幾年工好嫁人了,我們老了還得靠你弟弟呢!”

父母總有各種各樣的藉口,把親口的承諾當笑話……

1.是孩子“作”?還是父母“壞”?

2019春節前,貴州清鎮市一個二年級小學生因走出“六親不認”步伐而走紅網絡。

原因是媽媽承諾,期末考試考到90分以上,就給他買自行車。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結果孩子真的做到了!

他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踹門”回家,要求兌現,最後真的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自行車。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新聞下的評論,一片讚揚: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言出必行,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嗎?

怎麼這個媽媽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反而成了“育兒典範”?

那是因為有更多的父母,從心底裡就想著怎麼“糊弄孩子”!

去年,微博就曝光了一則由父母食言引發的“兒童失蹤案”:一個7歲女孩,因為父母答應帶她去公園卻沒去,反而給安排了鋼琴課,女孩憤而從琴行出走……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知乎上也有個熱門問題,引發了萬人關注、千人回覆: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當初允諾的太乾脆”,事到臨頭卻想反悔?

而且更匪夷所思的操作還在後面!

只要孩子堅持讓父母兌現承諾,必會迎來父母的倒打一耙:

“我只是隨口說說,你怎麼還當真呢?”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一點都不體諒父母的難處?”

“這次你是瞎貓碰到死耗子,有本事下次再考個第一?”

你以為孩子小不會懂,可孩子心裡卻早已埋下失望!

《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分別對4年級和8年級孩子做了調查:你最反感父母哪些不良行為?

“答應的事情做不到”,不約而同,高居首位!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電影《四重奏》裡有句經典臺詞:“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

孩子把自己的信任都給了父母,帶著滿心期盼努力,最後卻是滿腹委屈。

這種失落感,比之“天雷轟頂”、“撕心裂肺”,有過之無不及!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2.爽約一時,毀娃一世


在成人的世界裡,一次爽約,有的是無盡的苦果。


而在孩子的世界,多少次父母爽約,就只能算了?


一個網友說起自己的經歷,簡直讓人心疼: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社會學家林.扎克曾說過:

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接觸世界的第一媒介,因此如同我們成年人世界裡對靠譜的人的期許一樣,

孩子也希望父母對於承諾的事情有著落,有回應,尤其是針對於通過孩子自己努力爭取來的“父母承諾”。

如果連父母都不值得信任,這個世界,得有多麼冷若冰霜?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童年期間父母一次次“失約”,還會讓孩子一生無法擺脫“報復性補償心理”:

長大後的張歆藝,自己賺錢買了很多白色的鞋;

現代快報也做過一個調查:每年,有7千萬成年人給自己買玩具;

2019年,大白兔奶糖系列香水、唇膏走紅,也暴露了一大批小時候被壓抑渴望的成年“寶寶”……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有人說,童年不幸福的孩子,長大以後70%以上,都缺乏幸福感。

你以為孩子在乎的,只是一顆糖、一雙鞋、一條牛仔褲、一輛自行車;

但其實,孩子想要的,只是努力被肯定、需求被看見、夢想被尊重。

對父母的坦誠與信賴、對世界的善意和憧憬,可是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3.萬一兌現不了承諾,怎麼辦?

看電影《銀河補習班》時,有一個片段直戳淚點:

鄧超飾演的父親馬皓文,剛出監獄,一窮二白,連請兒子吃碗麵的錢都拿不出來,卻為了鼓勵孩子學習,一口答應下來給孩子買電腦。

為了快速湊夠錢,他跑去工地賣苦力,偷偷去醫院賣血。最終,給兒子搬回了一臺電腦。

兒子雖然只說了一句:“爸爸太酷了!”

但多年來,孩子對父親的怨恨、不解、誤會,都在這一刻雪融冰消。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贏得信任的感覺雖然美好,可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尤其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恨不能“三頭六臂”,卻只有“身不由己”。


實在兌現不了的承諾,怎麼辦?


《親密關係》裡有一句話:

“每當家長們以各種各樣的理由爽約時,孩子在乎的從不是理由,而是結果。”

如果父母做不到,就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


如果臨時出現變故,也要及時告知孩子原因,並給予補償;


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最能影響人類幸福的,不是金錢和地位,而是童年時期你與父母的關係。


良好的信任感,才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前提!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另外,要著重提醒父母的一點是,千萬不要把“談條件”,作為教育孩子的寶典;


一個朋友,家裡就有這樣的苦惱:

孩子小的時候,夫妻倆工作都忙,為了節約精力成本,“你乖乖聽話,爸爸下班給你買玩具”、“你好好考試,考到班裡前十,媽媽帶你去遊樂園”,就成了管理孩子的常用手段。

漸漸地,孩子長大了,不僅對父母情感冷漠,還養成了“想要我做事,先談條件”的壞習慣。

小時候的糖果、玩具已經滿足不了他,現在張口閉口就是電子產品、微信轉賬,金額越來越高,條件愈加苛刻,夫妻倆真是苦不堪言……


張歆藝憶童年崩潰:毀掉一個孩子,騙他一次就夠了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劉建洪博士曾說:“孩子是否有內在動機和主動性,才決定了他能否做好一件事。”

僅僅為了得到獎勵而勉強去做,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就是無意義的。


“三流”的父母靠欺騙,“二流”的父母講條件,“一流”的父母有方法!


就拿培養孩子學習主動性這事兒來說,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就比“承諾提分獎勵”靠譜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