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李雲龍虎亭伏擊戰完全能俘虜敵軍少佐,為何不抓回去領賞?

宜興蔣較瘦 2019-09-18 08:36

《亮劍》中的李雲龍可以說是讓日軍聞風喪膽,在與日軍的交戰中多次以奇制勝,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虎亭伏擊戰。在打這場戰役的時候,李雲龍的上級並不知道,結果也是獲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上級並沒有獎勵他,而是 “功過相抵”。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亮劍:李雲龍虎亭伏擊戰完全能俘虜敵軍少佐,為何不抓回去領賞?

其實在虎亭伏擊戰這場戰鬥中,李雲龍以少勝多把日軍派來華北的觀摩團殲滅。作為觀摩團在這其中當然少不了很多大官,讓人記憶最深的就是有一名少將和六個少佐,如果李雲龍把這些人帶回去交給上級,最後的結果絕對是受到很大的獎賞,開會表彰,甚至還會升個一官半職都不在話下。

亮劍:李雲龍虎亭伏擊戰完全能俘虜敵軍少佐,為何不抓回去領賞?

李雲龍也確實有能力這樣做,但是他並沒有。因為他並不貪念升官發財,在戰鬥的最後時刻當少將和六個少佐被包圍起來之後,日本人在此時仍然想要垂死掙扎,提出要一對一單挑,以李雲龍的性格,自然不怕。最終導致這個少佐戰死,並且殺死了剩下的人。

亮劍:李雲龍虎亭伏擊戰完全能俘虜敵軍少佐,為何不抓回去領賞?

很多人會問李雲龍為什麼沒有抓他們回去領賞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日本人都非常相信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從以前,日本官方就會給軍人甚至百姓灌輸這樣的一種思想。而日本軍人也都相信這樣一種思想,所以才會有剖腹自盡這一說。就是小小的士兵都會這樣做,更不用說有地位的少將和少佐,他們絕不會讓自己成為對方的俘虜。李雲龍也是深深的知道這一點,他知道這些日本會頑強抵抗,不會懼怕犧牲,這樣可能會出現讓日本人臨死之前拉進去幾個墊背的,死傷更多的兄弟,而且這樣的日軍是很難把他們活抓回去的,可能在途中還會選擇同歸於盡。

亮劍:李雲龍虎亭伏擊戰完全能俘虜敵軍少佐,為何不抓回去領賞?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雲龍基本上沒有學過思想政治教育,從他一次次不同意政委的話就可以看出來,而這次政委並沒有一同前去,所以在戰場上他沒有給俘虜機會,他就認為這些日本軍人就該死。另外在這次戰鬥中,他們也傷亡慘重,自己人也沒剩下多少,如果抓這些日本軍人的話,可能會因為自己兵力不足出了什麼意外,到時候更是自己的失職,所以不如殺了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